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两年来,随着调整、改革、整顿、据高方针的逐步贯彻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的开展,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的先进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新科技革命和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方兴未艾。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历史证明,社会实践的发展决定着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人们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一思维方式就是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逻辑,是主体在思维中反映和把握客体的方式,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途径、手段和做法。它表明人们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认识的过程中,如何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如何进行分析和综合,如何达到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思维方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客观事物在人们脑头中的反映。它包括人们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改革方兴未艾,从农村发展到了城市。改革是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不仅对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而且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将发生重大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实践证明,思想方式的改变在今天尤为重要。对改革的认识和态度如何,从根本上说来,和人们的思想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进行的改革既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它不仅会带来社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也必然会改变那些不适时的观念、准则和思维方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早就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正在蓬勃开展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的一次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大变革。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指:出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这场改革的深入发展不仅正在改变着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一系列环节,而且也正在改变着与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许多方  相似文献   

6.
在结束十年动乱之后,从人心思定到人心思改,这预示着我国历史将有新的巨大发展,并且已经开始起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预见到改革的必然趋势,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进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突出地表现为:①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现代化经济、技术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我们正面临一场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体制改革要适应这股潮流,就要求我们进行知识更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要求职工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操作能力。即使有了能够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也还要有相应的经营人才。以上形势,迫使我们加强对职工的文化建设。②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正冲刷着“左”的思想影响、传统观念、习惯势力和陈规旧章,改变着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夯实并拓宽着四化建设的道路。人们从这里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出路,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满了信心。为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探索,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现就几个理论问题谈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改革中,有人问道:改革既然是一场革命,而且是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那末,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革命?它的目的是什么?它同过去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有什么区别?从理论上弄清这些问题,加深对改革的认识,对于促进改革的顺利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省城市商业改革已经迈出了新步伐,旧的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商业体制开始被突破,出现了好的势头。如何因势利导,按照中央总体改革方案的要求,把积极改革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使改革不断深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效益,是需要不断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商业体制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城市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对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保证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说明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关系,我们不妨追溯一下商业的萌发和城市的兴起。大家知道,在原始部落社会里,社会的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所获得的劳动产品仅仅聊以维持自己的生存,根本没有剩余产品可以出卖。因此也就没有商业。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有了分工,劳动产品有  相似文献   

11.
<正> 思维方式不同,不但影响到主体对客体认识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而且影响到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的成败或成就大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随着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随着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等改革,需要观念更新,与之配套成龙,即确立和强化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新的“观念群”,才能真正保证我国的全面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观念群”的更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进行与经济体制等改革相适应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也就是以科学型思维方式取代经验型思维方式,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思维方式的变革,是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应当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应当不断完善和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几年来,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党和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我国政治体制上的许多弊端相继暴露出来,进一步改革政治体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越来越显示出来。人们从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不搞好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好;政治体制改革应当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前进,互相依赖,互相配合。否则,社会主义优越的政治制度只是抽象的概念,必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正面临一项新的任务,就是进行一场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这对于今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小平同志也讲到:通过这次改革之后,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这次改革不是个别方面,城市改革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生产关系、经济制度方面的一场革命。但这个革命同“文化大革命”那种“革命”是截然不同的,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而是在生产关系内部,对生产关系某些不适应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党的建设李长凤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项涉及整个社会领域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从总体目标和发展趋势来说,它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历史性的变...  相似文献   

15.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不仅是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者,而且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创者,为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进行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特别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加快所有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但大大拓宽了政策,而且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接受新形势的严峻考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谈经济改革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目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理论探讨,用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说明它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前途,以提高人们对改革的认识,动员更多的人们自觉地投身于改革的洪流中去,将是很有意义的。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应的,但在某些方面、环节和因素上还存在着矛盾。这种基本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表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要作相应的变化。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它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社会主义社会的这种变动性,是我国目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二战以来,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群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汇成了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促进了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现代工业体系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科技与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新格局,它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动力,并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新技术革命作为生产力发展中的一次飞跃,它给社会带来了空前巨大的新生产力,从而引起整个社会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关于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认为当前文化体制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确保这场革命取得预期成果,一是必须创新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二是必须转变党对意识形态的管理方式。文章对此作了深入阐发。  相似文献   

19.
<正>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历经10年,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性选择.因此,进一步明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探索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途径,对于深化农村改革意义重大. (一) 通过改革,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要求的新的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这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或目的性.具体地  相似文献   

20.
<正> 广东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是近举行年会,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一国两制”等问题,展开学术交流和探讨,一,关于改革与开放问题与会者普遍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改革也是一种“革命”,但这不是本来意义上讲的革命,即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革命.其革命意义在于: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涉及政治、文化、教育和卫生等各个领域,从而出现全面变革的局面.这种革命,表现为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在稳定的政治局面下逐步实现的,但却是更加深刻的一种特殊的革命.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具有普遍意义,它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是受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性质的规律所支配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不断完善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