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扶贫是党和国家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理念和举措.2020年后,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和乡村振兴的全民推进,扶贫工作的重心从摆脱绝对贫困转向帮扶相对贫困.精神扶贫对于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特殊意蕴.要继续把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放在首位,引导群众在实现物质脱贫的基础上追求美好生活;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切入点,激活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积极回应民族地区群众对教育科学文化和知识技能的更高诉求,加强教育扶贫力度,提高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  相似文献   

2.
明亮  王苹 《民族学刊》2019,10(6):23-31, 116-119
因地理生态和历史文化原因,凉山彝族地区长期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凉山彝族地区的贫困治理是我国反贫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凉山扶贫起点比全国整体意义上的扶贫开发要早,其发展进程得益于我国扶贫政策、理论体系和实践探索的不断完善。在脱贫攻坚和精准脱贫时代,民族地区已成为国家贫困治理的主战场,相关经验对于全国和全世界反贫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当前,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尊重民族群众的主体地位,增强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地性,处理好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成燕  赵云 《民族学刊》2022,13(2):50-59, 138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指导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产业兴旺为前提,综合考虑产业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关系,摸清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的基本情况。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思想,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定量评价道孚县产业精准扶贫绩效。实证分析发现,道孚县产业精准扶贫绩效综合评价良好,在精准识别、脱贫成效上成果显著,但是在定点帮扶和资金扶贫上仍然有待提高。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出发,制定基于扶贫共同体的产业精准扶贫思路,建立由“政府—企业—贫困户”“政府—农村经济组织—贫困户”“企业—农村经济组织—贫困户”组成的三大扶贫共同体,为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献计施策。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新一轮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通过对个案的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贫困人口收入低,易地移民搬迁任务重,贫困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依然突出.同时还面临着贫困人口指标层层分解与贫困对象识别不精准、脱贫攻坚项目实施资金投入刚性需求与扶贫资金投入供给能力不足、产业扶贫项目脱贫效应的时滞性与年度脱贫目标要求短期性、贫困农村“空心化”与脱贫任务艰巨性等突出矛盾.为此,要抓紧完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机制,建立以目标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机制,改革精准脱贫成效的考核办法,切实加强贫困村扶贫治理能力建设,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高山、深山群众下山脱贫工作,把它作为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强领导和引导,制订了一些优惠政策,并安排了专项经费,帮助群众解决在下山脱贫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由于领导重视,措施有力,群众积极性很高,这几年有大批群众从高山上搬下来。如武义县,总人口有 32万,至今有250个村、1.1 万农户、3.5万人  相似文献   

6.
仅仅依靠农民的内生动力和主体性,很难解决小农户横向合作、一二三产业各个环节纵向衔接等困扰农民致富的难题。脱贫攻坚政策代理“责任到人”,下沉到基层,将国家政策红利变现,推动了一个又一个农民组合,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产业组合,这才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通过脱贫攻坚的实践,继续深化国家体制改革,锻造、选拔出一批既具备行政职业素养,又谙熟基层社会实际的行政队伍,是乡村振兴衔接全面脱贫的动力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白杨  代显华 《民族学刊》2022,13(1):39-45, 135
村落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空间单元,直接关系着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拓展。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民族地区出现了村落萎缩、组织体系崩溃、价值体系扭曲、内生动力与脱贫稳定性不足等问题。脱贫攻坚具有的乡村空间内涵以及与乡村空间的潜在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基于空间研究视角解构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脱贫攻坚面临的问题,有利于改善和提升脱贫攻坚效能。以提升内生动力为中心和多层协同自主治理是新时期脱贫攻坚与乡村空间关系优化的基本路径。乡村振兴的实现应基于乡村空间整体的综合考虑与整合推进,建立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内公共机构等参与的乡村振兴学习共同体,促进乡村空间多功能协同转型,显示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之全新的空间维度。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扶贫攻坚中政府行为的特殊性民族地区扶贫攻坚中政府行为的特殊性是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特殊性所决定的。由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所具有的特点,以改善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状况为目的的政府扶贫行为也必然具有和非民族地区政府行为不同的一面。首先,它的基础不同,民族地区政府行为的基础较差,是建立在经济不发达,文化落后的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其次,阶段性的工作任务也不同。一般来说,在现阶段,民族地区政府行为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温饱问题,而非民族地区政府行为的主要任务却是如何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第三,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存在着差别,民族…  相似文献   

9.
扶贫资金是国家扶持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治穷脱贫的一项重要资金。管好扶贫资金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和经济政策研究中的一大课题。联系我们保靖县经济违纪案件中涉及扶贫资金的情况,试就完善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资金管理政策的原则作些探讨。据对我县近几年纪检、监察机关办案情况的调查,乡(镇)村两级党员、非党监察对象直接或间接涉及扶贫资金的案件有44起,违纪金额99573元,分别占经济案件总数和违纪金额总数的77%和76%。这说明,乡村的经济违  相似文献   

10.
鲁丽梅 《民族论坛》2012,(14):48-51
国家已经确定武陵山区作为国家扶贫攻坚试点片区,这是武陵山区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文章分析了武陵山区发展的现状,揭示了当前在扶贫攻坚中存在的若干误区,提出了武陵山区扶贫攻坚的几点策略。这有利于帮助政府制定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长远性的扶贫政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基层实践入手,以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布楞沟村为个案,考察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现状。在总结其"内连外搭、融合推进"衔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民族地区实现两大战略有效衔接,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坚持农村农民主体地位,创新性转化乡土文化潜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战略衔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从后脱贫时代向全面乡村振兴阶段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2.
正又是一年春天,美丽的武陵山片区,春暖花开。随着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发展战略的实施,湖南武陵山区从"藏在深山"到"建设热土",一年多以来,武陵山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个在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中率先启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地方,历史和现实都赋予了它不同凡响的使命。它的脱贫发展,事关中国扶贫开发战略大局,事关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初秋时节,行走在宣恩县珠山镇甘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鳞次栉比、如诗如画,三三两两的安置居民漫步于小区,闲适惬意。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脱贫攻坚"头号战役"和"标志性工程"推进,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探索以党建统领服务、以服务凝聚人心的"多元共治"社会治理模式,不断提升易迁安置点社区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相似文献   

14.
徐明 《民族研究》2022,(5):38-56+136
省际横向对口帮扶是中国脱贫攻坚实践中的重要创新。利用这一政策影响,基于中国民族地区473个县市2004—2016年观测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中国民族地区省际扶贫政策中的政府财政支出乘数效应。研究发现:新疆受援地区县市政府整体支出乘数小于1,表明政府支出的综合效率有待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来自东中部支援方的财政帮扶和企业帮扶可以发挥更佳的乘数效应,并且相较于社会力量(企业)帮扶,政府财政资金的帮扶乘数效应更大(大于1)。这意味着,省际扶贫政策发挥了积极成效。此外,还探讨了影响乘数效应的外部基础条件,发现地区初始禀赋条件是制约乘数效应的重要因素,因而政府应比市场主体更早介入帮扶活动,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条件,使其突破门槛限制。研究结果不仅为民族地区的扶贫成效提供了新证据,也为新发展阶段欠发达地区更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启示和可能的路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5.
8月23日,常德市委书记卿渐伟深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试点县石门县白云乡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并听取了石门县委关于扶贫工作汇报。近年来,石门县积极向上争取扶贫项目资金,加大配套投入,整合惠农资金,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扶贫攻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石门县扶贫工作起步晚、基础差,一些群众仍然处于贫困状态。卿渐伟要求石门的扶贫工作还要继续抓紧抓好抓实。就如何做好下阶段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试点工作,贯彻落实《常德市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2011-2020年)》,他强调,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干部要联点联村联户,特别是村级组织要富有战斗力,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二是要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以农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三是要加强宣传,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改善山区发展环境,让贫困群体看到希望和盼头。  相似文献   

16.
四月时节,巴渝大地山花绽放,满目葱盈,生机勃发。4月20日至27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长江师范学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在重庆涪陵举办,来自全国20余所院校的40多位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参会。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张谋在开班式上表示,当前正值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的国家战略正式开局,正是谋划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地区,需要学术界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的九曲黄河第一湾,是我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致贫原因复杂,脱贫成本高、难度大。近年来,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发展的第一要务,深入实施'八个一批'和'十个专项'行动,探索建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地方配套、金融信贷、援青帮扶'六位一体'扶贫帮扶机制,稳步实施一批到户产业、技能培训、乡村旅游、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扶贫项目。截至2018年底,全州顺利实现河南县脱贫'摘帽'和79个贫困村退出、4.11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20.68%下降到4.17%,在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方面形成'黄南经验'黄南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公路修到民族乡村,线路架进畲乡瑶寨,少数民族群众骑上摩托去赶集,从电视电话里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特色农业使他们告别拮据的生活,科技扶贫把他们送上了致富路……这一切,都是缘由 1997年以来江西开展的省直部门对口支援民族乡村工作,都是社会各界与少数民族共同共同谱写下的繁荣篇章。   江西省计委把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列入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安排老区建设投资和以工代赈等扶贫资金的年度计划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项目给予优先, 1996年至 1999年累计安排投资 424万元;把对口支援铅山县篁碧畲族乡工作摆上议事…  相似文献   

19.
邓彦斐  易建州 《民族学刊》2020,11(2):22-29, 125-126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大国,近些年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的增长,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推动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西部民族地区作为全国扶贫工作攻坚难点地区的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各类形态的特色文化资源,因此西部民族地区通过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脱贫工作并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可行性。但是,西部民族地区因历史地理等原因,生态系统脆弱、社会文化复杂多样以及文化资源本身的特点等客观因素决定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开发必须考虑生态系统和当地社会的承载能力。因此在扶贫视角下,西南民族地区通过开发文化资源脱贫并实现文化振兴,应当将以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效用放在首位,杜绝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   

20.
国家新的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明确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实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湖南省发改委、财政厅、扶贫办、旅游局等省民委委员单位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牵头组织调研,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大力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少数民族高寒山区脱贫解困”上升到肖级层面,“武陵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