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亨利八世》是莎士比亚基于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的生活史,与其所属"国王剧团"年轻同事约翰·弗莱彻合写的一部历史剧。在该剧收入"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戏剧集》(1623年出版)之前,它另有一个剧名《一切都是真的》。剧中不同的文体特征显示出,戏中场景由莎士比亚和弗莱彻分别执笔。在结构上,《亨利八世》明显具有晚期莎剧的某些浪漫特征。此外,在所有莎剧中,该剧的舞台提示最为丰富。但莎剧中的历史只是莎士比亚为舞台演出而写,绝非真实历史。本文详细梳理历史中真实的亨利八世与戏剧中莎士比亚打乱历史时空的戏说。  相似文献   

2.
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导致了英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在其中举足轻重.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论述了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特点与影响,揭示其历史必然性,指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是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完成和英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极为关键和必要的一步,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希拉里·曼特尔的小说《狼厅》一反正史的叙事传统,除了描写皇宫贵族,还关注各阶层人物的人情冷暖,具有强烈的新历史主义色彩。小说不是用单线突出国王亨利八世历史形象,而是用复线发掘和刻画了策划人克伦威尔、改革派和保守派以及经受磨难的边缘人等,在宗教改革背景下不同阶层人物的行为、遭遇和内心世界,再现了16世纪初英格兰政治、宗教及经济状况,勾画了鲜活的历史景观。  相似文献   

4.
16世纪的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是一场以王权为中心实现政教合一的社会运动,该改革以亨利八世的离婚案为导火索,通过一系列法律文件的颁布.逐步剥夺罗马教会在英国世俗社会的政治权力.确认君主专制的合法性,从而促使英国步入近代国家的门槛。文中旨在以分析法律文献解构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为研究英国宗教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5.
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 4位君王的婚姻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亨利七世是结束内战、寻求和平的婚姻 ;亨利八世是内政外交及个人感情兼而有之的婚姻 ;玛丽女王是为了信仰的婚姻 ;伊丽莎白是终生陪伴王位的婚姻。这些既反映出他们婚姻背后复杂的政治背景 ,也反映出这一时期英国封建国家的政治走向与特征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亲历了英国王权由极盛转向极衰的过程,当亨利八世登上权力顶峰的时候,已经为后来王室与国会的冲突埋下了种子。莎士比亚的创作始终没有脱离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堪称一幅历史与社会的画卷。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亨利.詹姆斯的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旅欧美国人物群进行了一一的展示,分析并证实了亨利.詹姆斯本人的生活经历及教育背景对其作品和写作风格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认为旅欧美国人物群在亨利.詹姆斯的跨国题材作品中的位置和意义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8.
天主教在中世纪的精神世界占据主导地位,位于教会组织顶端的罗马教皇拥有至高的权力。而以国王为首的世俗政权也要求对教会行使权力,这就引发了教皇权与王权间的斗争。英国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最先拉开对教皇权威的挑战的序幕,确立了王权至尊的地位,导致教皇权在英格兰的衰落。国王成为世俗和教会的最高首脑,实现了政教合一,亨利八世成为真正独立的专制君主。  相似文献   

9.
欧·亨利《二十年后》在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无一定论。欧·亨利对于作品中人物究竟持何态度,从隐含作者切入,基于文本细读,深度分析作品,指出隐含作者表面行文温和,实际上却深刻鞭挞了社会黑暗面。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缘于个人经历与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是是非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论的一个领域。同一个历史人物,为什么会有种种不同的评价?一是见识上的高下,二是资料上的丰寡,三是判断的当否,四是爱憎标准的不同。“知人论世”是评价历史人物重要的方法论之一,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去“评价”历史人物,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论定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善恶是非,一是察其言而观其行,二是看其是促进还是阻碍社会发展、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11.
我在本章中指出,马克思认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实体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照按马克思的看法,个人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变成完全社会的人并且完全能够实现人的潜能。因此,我在本章中还要考察马克思对这种经过各个历史阶段后才出现的全面的社会的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历史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历史的主体.因此,记述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历史学的基本内容,而评价历史人物则是历史学的重要课题.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在古今中外的史学史上,不同的史学派别,其答案有着很大的差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评断一个历史人物,必须把这个人物置于他所处的那个历史条件下,看他对其所处时代提出的历史任务作出了怎样的回答,看他对历史任务完成的程度如何.对阶级社会里的历史人物作这样的判断,需要进行两方面的分析,即阶级的分析和历史的分析.因为在阶级社会里,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阶级,都是在一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活动。道德教育的接受主体是受教育者,客体则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界定和涵义,但总体而言,我们理解为调节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表现在个人思想言行中稳固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在各个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统治阶级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因为“德”是解决为谁服务的方向问题。道德教育思想的发生与发展,在东西方均可上溯至奴隶社会时期,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形成了不同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如果不拘泥于历史的具体细节而是着眼于道德思想及道德教育思想的递演嬗变这一宏观视角,我们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顺序比较中外道德教育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4.
卖淫是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其代表人物走过的路略少于人类本身。在不同的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和社会对待这种现象的态度是完全对立的-从官方许可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13,(11):8-9
鬼屋传说 几乎所有鬼屋都源自一些不幸事件。英国诺福克郡的布里克林庄园,自它的主人亨利八世的王后安妮·博林被砍头后,就成了著名的“亡魂之家”。  相似文献   

16.
因为对笔下人物的刻画细腻、真实,注重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原因来描写事件,亨利.詹姆斯被人们冠以"心理现实主义大师”的称号.本文以亨利.詹姆斯的创作手法为切入点,指出心理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内在关联,以及与意识流小说在创作技巧、表现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明确亨利.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千古之谜,犹如浓重的云翳,遮掩着人们探寻社会历史发展的视界。历史上,那些突发的偶然事件,某些人物的偶然行为,往往起着推进或阻滞社会发展进程的巨大作用。因此,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问题,为历代思想家所关注。他们试图从中理出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但是由于割裂了两者之间的辩证联系,因此都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有的人完全否认历史的必然性,过分夸大历史偶然性或个人意志的决定作用。实用主义者胡适认为,个人意志可以左右历史进程,“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帮。”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09,(5):14-15
玛丽-罗斯号 于1509-1511年建造而成的玛丽-罗斯号是第一批可做到舷炮齐射的船只,并得到亨利八世国王的偏爱,被形容为“海洋上一朵最美的花”。这艘船舶的诞生标志着英国海军已由中世纪时“漂浮的城堡”转变为伊丽莎白一世的海军舰队。  相似文献   

19.
因为对笔下人物的刻画细腻、真实 ,注重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原因来描写事件 ,亨利·詹姆斯被人们冠以“心理现实主义大师”的称号。本文以亨利·詹姆斯的创作手法为切入点 ,指出心理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内在关联 ,以及与意识流小说在创作技巧、表现等方面的不同 ,从而明确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与意识流小说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张学良恢复自由后,开始接受媒体和专家学者的采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张学良口述历史.张学良口述历史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其中谈历史人物占有较大的比例.张学良评论历史人物,既不像一般政治家那样强调政治,也有别于学者的咬文嚼字,具有鲜明的个人的独到见解:他注重实际,评论人用事实来说话;他强调做人,看人不以成败论英雄;他对不同人物,采用不同的标准;他认为兼具雄才大略者,才能得天下.张学良对中国近代史上诸多人物的评论,对我们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