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价对配股公告的波动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股公告期间的股价波动表明,市场对配股公告做出了显著的负向价格调整;短期内,配股价格以及市场走势影响股价波动;但长期而言.其影响并不显著;而且控股股东是否参与配股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市场普遍存在对配股行为的“厌恶”心理。  相似文献   

2.
深市配股中的潜在利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规则利润的成因、影响因素及深市配股除权中含规则利润的上市公司的分析 ,指出在现有条件下非流通股股东放弃配股已成为一种必然 ,从而导制含规则利润的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则利润率呈上升趋势 ,并进一步阐述了作为投资者是否参与配股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规则利润的成因,影响因素及深市配股除权中含规则利润的上市公司的分析,指出在现有条件下非流通股股东放弃配股已成为一种必然,从而导制含规则的利润的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则利润率呈上升趋势,并进一步阐述了作为投资者是否参与配股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有限责任公司中股权赠与是限于股东向有特殊身份关系的非股东无偿转让股权的行为。为了维系公司人合性,《公司法》第71条的“转让股权”应包括股权赠与。但在人合性不强或者不影响人合性的情况下,允许股东自由赠与。股权赠与中行使优先购买权的障碍聚焦于同等条件和行使期限。作为同等条件的核心因素,同等价格应参考评估机构对股权的估值确定。行权起算点并非书面通知之日,而是其余股东得知股权估值之日。该路径设计有助于股东在股权赠与过程中增强风险和协商意识。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我国公司法通过股权转让的同意条款和股东优先购买权条款构建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限制规则。其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则构成股权转让限制的第二道防线,属于实质规则。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虽然对《公司法》中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加以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规定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明确"同等条件"内容,建构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的责任追究机制,已然成为今后公司立法修正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缺失以及相关理论的简陋使得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成为了司法实践的难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向非股东转让股权行为的效力问题就是其中一例。本文采用“效力未定说”对上述股权转让行为加以理论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配股在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在上市公司配股过程中各利益相关主体收益和成本的分析,发现各方都能从配股行为中获得现时或潜在的收益,这是上市公司偏爱配股融资的深层原因。本文也对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理性化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维护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了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时需要经过其他股东的同意且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但在现有规定下,可能出现股权转让僵局。从放松股权转让限制的角度出发,建议删去优先购买权,仅保留其他股东的同意权,通过完善同意权规则,平衡股权转让中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司法明确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账簿查阅权,隐名出资人是否享有此权利关键在于其股东资格的认定。学界、司法界在这一问题上观点不一。从法律解释的角度分析,“实质要件说”中的“参照股权转让规则说”应当得到适用。享有股东资格的隐名出资人欲自己实际行使包括账簿查阅权在内的股东权利,应将股权变动的情况通知公司。有效的通知到达公司后方可产生对抗公司的效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国A股市场股权分置的历史背景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揭示了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实质,并分别就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提出了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非常态转让是指并非出于股东自愿而是基于法定事由引起的股权转让。我国《公司法》未对股权非常态下的转让做出规定,而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形普遍存在,面对股权非常态转让纠纷,由于无法可依,不同的司法机关处理结果可能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司法工作的公正和顺利开展。实际上,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进行非常态转让,并不影响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也不影响其“资合性”。因此,我国《公司法》应修改并补充有关有限责任公司股权非常态转让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产生是由于转轨时期的特殊国情所造成的,股权分置时代由于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相互分离,非流通股股东的控制权、所有权不能自由转让,导致同股不同权的存在,造成了不同股东的利益不一致。本文对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增发新股与配股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发新股与配股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直接再融资的重要方式 ,对上市公司的可持续成长及改善上市公司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讨论了增发新股与配股对上市公司盈利和每股收益成长的影响模型 ,并对增发新股与配股的相关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对公司增发新股与配股的改革与规范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股权的财产权本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初始章程的契约性质,决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初始章程规定强制股权转让条款,是当事人自己在处分自己的权利,其效力应予以承认。但有限责任公司后续章程强制股权转让的条款是否有效,应考虑公司意志与股东意志的替代问题、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维系问题、章程自治的界限问题而予以个案认定。有效的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强制股权转让条款在实施时不得损害公司债权人和被强制转让股权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适当的途径解决优先购买权在法律适用上的冲突,最大限度地保护各方面的利益,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禁止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先买权同等条件的认定标准,执行程序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方式及股权转让时转让价格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16.
有限责任公司是当下许多中小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公司模式,它兼具人合性与资合性的特点。但与股份有限公司相比,其人合性和封闭性的特点更显突出,这决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治理和运营应充分尊重股东的意思自治。在股权转让这一问题中,应认识到股东转让公司股权是股东的权利,与此同时,也应充分考虑股权转让与公司人合性的维持、其他股东利益的维护。唯有如此,才能在受让方与转让方之间,双方当事人与公司其他股东之间找到一个利益的平衡点。期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虽然注意到内部转让与外部转让各自关涉的利益差异,并分定了内部转让与外部转让的规则,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对于内部转让,首先,应肯定股东自治原则,即确定股东之间可以自由转让股权;其次,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应当明确告知股东可以通过章程安排内部转让规则,并进一步设计最佳具体规则供其选择。对于外部转让,应消除转让同意表决机制的冲突,明确转让异议股东强制收购制度的前提条件,并考虑导入公司回购股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表现为典型的股权融资偏好。以致近年来一度形成所谓的上市公司集中性的"配股热"或"增发热"。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将从财务理论出发分析上市公司的这种行为对股东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配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在上市公司配股过程中是否存在人为调整公司收益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是广大投资者和证券监管机构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琼斯修正模型 ,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 62家A股样本公司历年来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在配股前一年、当年和配股后第一年 ,确实调高了应计利润 ,而在配股后第二年 ,则调低了应计利润。  相似文献   

20.
封闭公司所具有的经济结构,使得对股权转让进行限制成为必要.维持公司的人合性和封闭性,就是维护股东在签订公司契约时的合理预期.从保护股东合理预期角度出发解释限制股权转让的目的,就具有了契约解释的意义.而我国公司法对股权转让限制的类型单一,没有规定估价方法,损害了股东的契约自由.因此,唯有以公司契约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自由与限制的关系,完善股权转让限制类型、确立全面的估价方法,为公司参与者提供全面、充足的选择菜单--任意性规则,才能全面构建合理完善的封闭公司股权转让限制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