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大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说话训练分三个阶段 ,一是普通话训练 ,二是话题说话训练 ,三是交际性对话训练。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日常生活交际层面上的概念。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进入习作的基础。口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所以,创设一定的交际情境,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又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又一有效途径。当学生进入我们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才会发挥自如,情感的流露才会真实自然,毫不做作,从而真正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因此,应设计多种多样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生活积累,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吕叔湘先生说过:“语言这东西,可以说是又简单叉复杂。简单。因为七八岁儿童已经初步掌握了;复杂,因为可能几十年还掌握不好。”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因此,说话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口语交际是以交际为核心,通过交际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张志公曾经说过:“我们的下一代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呢?他们普遍需要的将是如历史书上描写的智力超常的才子那种出口成章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体现了观念的更新。口语交际训练有其常见形式,可用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孔门四科中的“言语”,用当今的话而言就是“说话”,或曰“口语交际”。通观孔子的有关言行,可以归纳出孔子口语交际思想中合礼、慎言、诚信、相容的诸项原则。其对口语交际中适切交际对象与适切交际环境等基本规律的揭示也是生动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6.
“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听话、说话综合起来的一个概念,属于言语交际范畴。言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信息交流形式有听说(口语)、读写(书面语)两大类。口语表达是基础,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史倩萍 《新天地》2011,(10):145-146
《语文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纳入课程目标,并且明确了各学段口语交际的要求以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作为中年级学生来说,口语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首先,我们依托语文教材;其次,注重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条件,提供说话的机会,搭建表现的舞台。通过口语交际的实践,使学生能文明和谐地与人交流,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主要交际形式。因而,“口语交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课型,同时它也向语文老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口语交际的教学必须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注重双向互动,可是,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那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魅力,并且逐渐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说明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说话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吐真情,不说空话、假话。作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作文是现实的生活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离不开口语。流畅的口语交际,有利于写作。教材也安排有一定数量的口语交际,以训练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善于表达的本领。鼓励学生言辞有据,还必须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为开放的活动教学,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说话题材——“用我口说我心”。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无法单设口语课 ,教材缺乏口语知识的介绍 ,学生训练口头交际能力的意识不强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为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 ,我们应重视音标教学及辅助技能的训练 ,向学生介绍口语表达法、口语语体 ,以及说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通过带读单词及句子、复述内容、情景对话、看图说话、“接力式”训练、积极开展英语角活动等方法可迅速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注重口语交际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但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如果仅靠每单元一节的口语交际课教学,无疑是杯水车薪,难达佳境的。对此,崔峦先生明确提出:“我们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能局限于口语交际课,还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机会,多渠道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下面就如何多渠道开发“口语交际”的教学资源谈点个人的做法与浅见。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标准》单独成列的一种课型。在课标版人教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个"语文园地"都有安排,足见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口语交际"一词 笔者认为应该是一个“并列式的合成短语”“口语”即口头表达;“交际”乃交往之意。《观代汉语大辞典》对“交际”一词的解释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社交。并举了这样一个范句: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可见,“口语交际”课为的是让学生在与同学、老师的往来接触中,提升自我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根据实用原则,理科“教师口语”教学应对教材灵活处理。“职业口语训练”中的一些内容可与“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揉为一体;理论部分可以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缩;朗读训练应该贯穿全课程。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要求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口语交际教学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总结听话、说话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的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书写的工具,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曾注重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仅仅是停留在听话和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双向互动的交际功能,弱化了语言用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互相沟通的工具性。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际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从小学低年级阶段起,我们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温海燕 《新天地》2011,(10):169-170
崔峦老师在《语文课程标准》问答中提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其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阅读教学中的讨论、交流,作文教学中的评议、修改)有意识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在口语交际课上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三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结合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从赏识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依托教材,立足课堂;联系实际,开展活动;科学训练,持之以恒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总结出了“培养孩子自信,激发兴趣;依托教材,立足课堂;联系实际,开展活动;科学训练,持之以恒”等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成功经验和基本方法,以资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7.
言语的过程即思维的过程,思维能力是口语表达智能的核心。当前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应该避免朝"交际性"一边倒的倾向,重视学生在言语学习中的思维训练,通过各种由易到难的交际活动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开放性、求异性和灵敏性,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盲生由于视力残疾。生活范围狭窄,从小习惯用方言说话,刚入学时发音常常不准确.说话不规范。给口语交际造成障碍。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时代发展的需求中,“口语交际”这种新的课程形态应运而生。《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所提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语文口语交际训练中通过口语交际的态度和习惯的培养、口语交际与阅读写作的结合、口语交际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口语交际的强化训练等4个板块的递进式训练,能使学生的听说能力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