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奸淫幼女罪是否以明知被害人是未满14周岁的幼女为条件,在过去,不仅学界一直存在争论,而且在司法实践中认识也不统一。2003年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相关司法解释,使理论纷争告一段落,也使实践有法可依。这一司法解释的出台,既体现了法的精髓,又有情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既有来自国际的外在因素,也有来自国内的内在因素。尽管,表现为银行资金的过剩,实质上是经济运行中各种深层次矛盾的体现。因此,化解之道既应该运用经济的手段,又需要从政治上清除各种腐败入手。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京召开的国家经贸委第二次经济运行综合协调会议上,对于如何搞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王忠禹指出,最近国务院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特别是要进一步抑制通货膨胀,坚决执行宏观调控方针,严格控制信贷和投资规模,加强对消费基金的宏观管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保证上述任务完成,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后四个月要着重抓好八项工作: 一是统一认识。后四个月经济运行的增长速  相似文献   

4.
郝铁川 《南都学坛》2009,29(3):73-79
中外宏观调控的历史表明,宏观调控的对象——经济波动,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宏观调控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归根到底是由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主体认识能力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与法律所要求的普遍性、稳定性、确定性是不符合的。因此,宏观调控行为虽有一部分适宜于法律调整,但主要还是适宜于灵活的政策调整。而这种政策是经由法定程序产生的行政决定,是与人治不可同日而语的。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和同一性的相对性问题的争论的症结所在现在对辩证法核心——对立统一规律问题的探讨,已经进入了更深的一层。长期以来,哲学界对于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和同一性是相对的问题,认识都是一致的。时至今日,也没有异议,因此,争论并不在谁是相对谁是绝对的问题上。现在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围绕着在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中,是否包含有相对的成分,在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中,是否包含有绝对的成分。争论的双方,相持不下。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 ,它对于现代社会生活及其文化既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萌生于中世纪并在 19世纪趋于成熟的经典大学理想 ,在功利主义得到最大体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显现出了多方面的矛盾和不适应。固守经典大学理想 ,使得现代大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困境。进入 2 0世纪 50年代以来 ,经典大学理想顺应社会潮流发生的变化 ,既使大学失去了一些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使大学生活得比从前更加真实  相似文献   

7.
浅谈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其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3年以来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增长速度过快等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中央作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通过采取必要的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和措施,使国民经济出现了既快又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被界定为: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等方面,即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现代政府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主要干预手段。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中政府宏观调控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更是空前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使得我们有必要明确对宏观调控中政府主导和政府嵌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差异非矛盾     
所谓矛盾,就是差异中存在同一,或同一中存在差异,也就是对立同一,或同一对立。其中,一种情况是外在矛盾,另一种情况是内在矛盾。所谓内在矛盾,就是同一中存在差异,或统一中有对立;所谓外在矛盾,也就是差异中存在同一,或对立中有统一。内在矛盾即同一中存在差异性,这是事物永恒发展的原因。在同一中认识差异,在统一中找出对立因素,这是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有助于事物发展。外在矛盾即差异中存在同一性,这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据。在差异中找出同一性,在对立中求得统一,这是认识世界的一个根本方法,有助于人的认识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一提起邓小平的争论观,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不争论".其实,用"不争论"来概括邓小平的争论观是不准确不科学的."不争论"的确是邓小平的"争论观"中极其重要又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但邓小平的争论观却不是"不争论"所能概括得了的.用"不争论'来概括邓小平的争论观,既违背了思维的逻辑,也违背了历史的事实;既不符合邓小平的本意,也不利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1.
传统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制度性矛盾不可调和的必然产物,但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现象。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形式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经济危机表现形式。社会主义在其自身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但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和规避。从动态和本质的视角分析社会主义与经济危机的内在关系,不仅是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也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政府调控的良性博弈明确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国家统计局7月11日公布的统计资料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继续在高速的轨道上运行。进入二季度以来,国家通过调整宏观调控措施和力度,使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有所缓解,经济运行环境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日本的早期阶级社会,在日本史学界历来都是一个争论较大的问题。本文集中介绍近年来这一争论的概况。首先,中村哲试图通过重新综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理论,探讨新的国家奴隶制论。他认为,劳动者和生产手段的本源统一,是包括奴隶制、农奴制的前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抽象的、一般的规定。所谓本源的所有制,是说既使在这种所有制中,劳动者作为所有者是与生产手段结合着的形态。然而,在奴隶制、农奴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这种普遍的相互联系说到底,也就是事物内部对立面不可分割地处在一个统一体中。毛泽东同志指出:“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试想一切矛盾着的事物或人们心中矛盾着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够独立地存在吗?”①列宁也说:“黑格尔认为,‘存在’和‘无’的统一或不可分性(第90页[79]这个用语有时比统一更好)提供转化、生成。”②这里列宁特别强调了“不可分性”,认为“这个用语有时比统一更好”。可见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一致认为,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5.
一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从总体上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是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目标模式,是按纵向制约关系概括的;这意味着宏观调控机制、中介市场机制、微观经营机制需要配套统一。首先,新型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主要是为实现运行总体上保持最优状态,即增长速度与发展平衡相统一。这包括一方面使宏观调控的主体明确、落实,形成合理的宏观调  相似文献   

16.
公有制市场经济关系中的若干利益矛盾分析陈甬军经济利益关系及其矛盾的运动,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极其重要的动力机制和调节机制,而且也是我们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种具体经济现象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分析社会主义公有制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信息是经济运行状况的直接反映。会计信息失真,既影响企业内部的运营和管理,又危及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文章透过会计信息失真的表面现象,结合企业会计的基本职能,分析了“失真”的原因,探讨了解决“失真”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明确政府的职能范围和经济职责,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与权限,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行使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中的关系,这是一个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关于中央的宏观调控和地方的经济调节关系问题上,不少经济管理人员甚至一些政府官员都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要么把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运行和发展所进行的调节等同于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要么把中  相似文献   

19.
怎样认识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呢?我们认为,应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它归结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主要来自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来自事物内部诸矛盾以及矛盾双方的斗争和统一.人类社会的发展,当然不会例外.因此,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就只能从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中去探寻.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我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江西实际,全面、正确、积极地理解和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宏观经济走势强劲稳健;微观经济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农业获得全面大丰收;工业持续、快速增长;投资在宏观调控中趋于适度增长;消费市场更加活跃;外向型经济大步推进;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城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取得较大进展;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有效抑制。但我省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