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康德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曼努尔·康德(172-1804年)的政治哲学处处体现了其思辨哲学的浓重气息。他用一千十含蓄、晦涩、抽象语言和方法论证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人类美好未来的追求。然而,康德又是一位18世纪时期德国市民阶级的代言人,特殊的社会现实所造就的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卑躬屈膝的庸人气息在康德的政治哲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他接受和继承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主张资产阶级民主,赞扬三权分立,同情法国和美国革命,但是他又反对任何革命,强调改变有缺陷的政治制度只能通过统治者自己的改革,不能通过人民…  相似文献   

2.
陈莉 《江汉论坛》2005,3(7):62-64
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接力创立了"世界历史"理论.康德以和平为价值标准,揭示"普遍历史",祈向于建立"永久和平"的"公民社会",国家是"世界公民",一律平等,理性竞争,争端由"和平联盟"依法解决.黑格尔以自由为最高价值,勾勒出少数强国对广大弱小民族的君临地位和后者的臣服状态.对落后民族的命运和出路表示出严重关切.马克思以解放全人类为最高价值,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世界历史"的本质.指明了"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道路.预示了"世界历史"条件下落后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以及革命成功后与"世界历史"有机统一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现在,全国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志提出,历史观点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回答这个问题,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历史观点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观点,但不是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4.
论宗教与民族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民族和宗教问题的考察,发现这两者在民族社会政治领域中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作者提出在民族政治学研究中,应对宗教的民族政治性、宗教的民族政治目的及其分类、宗教的民族政治形态以及宗教的民族政治作用方式等予以阐述,这将有助于了解宗教对民族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类历史领域是有别于自然规律的自由王国,其特征是世界性、未来前瞻性和开放性。因此,历史哲学断不是如同封建中国文化那样停留在封闭的农耕自然民族状态,而是进入开放的面向未来的历史和自由的视野。自由的历史领域以人为本,而在必然的自然领域,人却是手段。自然和历史,民族和世界,既往和未来,封闭和开放,必然和自由,是两个分离的领域。自然界没有历史和自由,历史中也没有必然。历史同自然脱离,形成逐渐向上却充满自由的道路。民族的概念从属于自然,而不是从属于历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自然的;越是历史的,就越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中,大家颇多地注意了恩格斯关于用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评价作品的论述,论证这种提法的科学性,这无疑都是很有意义的。刘绍智同志的《“历史观点”不就是历史真实——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学习札记》(载《宁夏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以下简称《历》文)一文明确指出,恩格斯所讲的“历史观点”不就是“历史真实”,不能把“历史观点”和历史题材作品本身的真实与否等同起来,并对“历史观点”的内涵作出了自己的解释,读了使人深受启发。作为文章题目的“‘历史观点’不就是历史真实”这个结论,我们是完全同意的,但在“历史观点”为什么不就是历史真实、历史真实性的要求是否应包含在历史观点的批评标准之内等重要问题上,同《历》文还存在较大分歧,这里陈述出来,以期得到指正。  相似文献   

7.
对马克思历史规律观的讨论与历史决定论紧密关联。而历史决定论的模式可以概括为两类:即自然因果论模式以及实在目的论模式。康德的先验历史哲学通过反思判断力对自然因果论与目的论进行调和,其历史规律观得以克服这两种模式。这为马克思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借鉴。但马克思是在历史科学的前提下,通过实践活动重新界定因果概念。其历史规律概念不但未导向历史决定论,还真正扬弃了包括康德在内的思辨历史哲学讨论模式。  相似文献   

8.
朱翠微  王福生 《学术研究》2012,(9):13-18,159
康德的永久和平论是其最富创见和最重要的政治学说,也是当今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就康德自身来说,其理论建构中既不存在所谓思想的转变,即从早期强制性的"世界共和国"到晚期"自愿的国家联盟"的转变,也不应因为"自愿的国家联盟"在现实事务中缺乏有效性就说它违背了康德自身的原则。实际上,康德是一贯的和真诚的,"世界共和国"与"自愿的国家联盟"的复杂关系的实质是道德与政治的复杂关系。康德是以历史的目的论理解来解决这一难题的,虽然其历史主义的解决方案并未贯彻到底,其自身却不失为一条颇具启发性的理论思路,需要我们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9.
从康德的观点看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克艰 《社会科学》2006,7(3):56-66
康德在理性的根源处探讨数学和物理学“是怎样可能的”,《纯粹理性枇判》的“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两部分,可以分别看作康德的“数学哲学”和“物理学哲学”。康德以“先验的位置论”分别给数学和物理学的可能性基础定位,数学属于验前的感性直观能力,物理学属于验前的知性判断能力。与“逻辑主义”、“形成主义”的数学观不同,康德的“数学哲学”认为数学的对象是验前的感性直观形式,数学概念是从纯粹直观中验前地“构成”的。  相似文献   

10.
田英华 《兰州学刊》2007,(6):157-159
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的结合产生了崇高思想.通过对崇高概念逻辑发展的考察,认识到古典意义的崇高可以被表述为神人合一的表现形态,它显示了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性以及人的理性力量和道德精神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的发展既在整体上呈现出不可分割的绝对的连续性,又在局部上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相对的阶段性。物质生产史是这样,精神生产史亦然。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同作为富有思辩色彩的德国十九世纪的伟大思想家,其世界观的发展既有其继承性的一面,又有其批判的创造性的一面。这一事实也反映在关于劳动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上。  相似文献   

12.
民间宗教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共有或相通的宗教情感与心理 ,秘密结社是清中叶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民间社会团体。他们在近代社会历史事件中有各种突出表现。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与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的关系就十分密切 ,宗教与社会政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 ,任何民间的民众的群体活动 ,尽管表现形式上有秘密结社的方式 ,但宗教无不作为重要的思想武器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罗尔斯政治建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渊源,康德的超验理想主义展示了非凡的思想魅力.康德对无知状态的描述虽然简单、粗略,但却为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思想描绘了最初的轮廓,他的道德建构主义倾向深刻地影响和启发了罗尔斯,他的普遍意志形式启发了罗尔斯一般性的正义原则.但康德将自己的任务定位为一种事后分析,分离出一种先验的道德要素,而不是论证这些要素,这为罗尔斯预留了政治哲学的宽广空间.  相似文献   

14.
论恩格斯的剥削的历史正当性观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忠桥 《学术界》2001,(6):175-18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在我国已基本形成 ,并将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只要勇于面对现实 ,我们就应当承认 ,在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中 ,除个体经济以外 ,其他经济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剥削 ,即无偿占有他人劳动产品的问题。剥削在我国现阶段的存在合理吗 ?这是摆在我国理论界 ,特别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面前的一个既难以回答又不得不回答、既有重要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剥削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合理性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 ,原因之一是我国传…  相似文献   

15.
考察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历程可以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历史经验: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第二,准确定位宗教工作在整个国家事务中的位置,树立正确的宗教工作指导思想;第三,认真探索管理宗教事务的有效措施,这是宗教工作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2019,(7)
康德的道德宗教建立在对传统宗教分析的批判上,通过对宗教神学的本体论、宇宙论尤其是自然神论的批判,将神性的宗教和人性的道德联结在一起。宗教与道德的统一并不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客观世界中,而是在人们认知理性的逻辑中。通过对人的日常"经验"和人的"先验"的认知逻辑的分析,康德把宗教神学中"上帝"的功能悬置了起来,以"灵魂"为中介统一了此岸世界的道德实践与彼岸世界的幸福。康德既证明了"上帝"存在的必要性,又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上帝"对自然世界的影响,其目的就在于让具有纯粹理性功能的宗教道德指引人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实践,履行自身的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17.
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简论康德与黑格尔的宗教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嘉明 《文史哲》2006,(3):138-143
康德与黑格尔的宗教观出自启蒙运动的思想背景,虽然他们对启蒙的宗教批判持有不同的态度。基于相同的理性主义的立场,他们提出了目标一致的建立道德性宗教的主张,但在对宗教的性质的解释上却有所不同。康德将宗教看作是出自道德的需要,“上帝”是为了实现至善而设定的“公设”;黑格尔则把宗教看作与哲学一样都是纯粹的“思”,其目标是把握真理,“上帝”即是一种真理。他们的宗教哲学的一个共同缺陷,是忽视了宗教最本真的意义在于它作为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  相似文献   

18.
1.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将判断力定义为“(将事物)归属于不同的规则的能力,亦即区别某事物是符合还是不符合一个给定的规则的能力”1。它是判断形成的主要工具,而且康德还将逻辑的基本规则的适用性问题也划归给它,  相似文献   

19.
方博 《学术月刊》2020,(11):21-31
康德在不同文本中多次论述了公共性原则,这些看似零散的论述分别表达了同一原则的不同维度,并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离开了任何一个维度,康德的公共性原则都不可能得到确切的理解。公共性不仅是政治的原则和启蒙的原则,在根本上还是理性自身的原则。理性在它的自主运用之中任何时候都需要公共性作为这一运用的主观反思性和它的普遍有效性之间的中介,公共理性与理性的公共性是同一的。康德构建了我们迄今所能看到的关于公共性原则的最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后来者虽然不断尝试引入新的方法和条件去修正、补充和深化这一原则,但就理论视野而言,从未超出过康德所奠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韩强 《文史哲》2001,2(2):75-80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政治社会学还非常年轻 ;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和思维特色 ,政治社会学的历史又非常久远。从思想特色到学科独立化 ,政治社会学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过程。今天人们对政治社会学的日益重视无疑是对其生命力的最好诠释 ,也是对这一学科的学术价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