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垮掉"一词来源于安·瓦尔德曼的《垮掉之书》。在本世纪初,"垮掉精神"与"垮掉一代"等文学话题开始重新被搬上了文学评论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这一文学主题进行分析与评论。以下本文将针对安·瓦尔德曼的《垮掉之书》来对"垮掉精神"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诸力 《金色年华》2007,(3):35-35
在我小时候,每次看见穿着片儿鞋,挎着吉他在街上晃荡的返城知青,家里的长辈都会训诫我:“看看,文革耽误的一代算是没出息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希望就在你们这一代身上了。”当然,我考上大学没多久,也沦为了“垮掉的一代”身边的人指指戳戳,好像咱很没前途的样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入访谈,对19名“80后”青少年对“80后”现象的看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与以往一些学者研究中社会媒体和家长、老师对“80后”青少年更多持负面、否定评价相比,“80后”青少年对自身评价更为积极明朗,他们对社会及一些媒体对“80后”青少年的看法表示否定。对“80后”青少年持积极肯定态度。他们对“80后”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认为“80后”可以分为“85前”和“85后”。“85前”与上一代价值观念更为趋同,而“85后”更符合社会和媒体所描述的青少年特点。“80后”既有突出的优点,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点;改革开放特定的时代环境造就了“80后”的一代,他们既有相对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生活方式,也存在着特有的精神的困惑和心理的压力。“80后”绝对不是垮掉的一代,而且时代的发展也不是一代不如一代,“80后”是有希望的一代。  相似文献   

4.
我从来也不认为有垮掉的一代,没有哪一代是垮掉的,每一代都有一代的历史使命,每一代主观上都努力振兴我们的民族,我只能说我更喜欢哪一代人,而不是自大到妄说哪一代人不行。如果非要说有垮掉的一代,我看魏晋时代的名士们就是真正垮掉的一代,因其放浪行骸。可是很显然,那一代又是人性得以最大程度张扬的一代。如果说人性张扬就是垮掉,那么垮掉就不该是件坏事。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二大把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至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提到了全体人民面前。今天的一代青年,出生在新中国,经历了十年内乱一大曲折之后,他们将要在党的领导之下,亲手完成这一战略任务,迈入新的世纪。他们能否胜任历史赋于的重托?这是众所关注的。如何认识这一代青年?如何看待这一代青年?社会上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我们在发动各方面力量对青年现状与特点作了一番调查研究之后,于十一月下旬,召开了“青年现状与特点”座谈会。会上交流了三十份书面材料,有论述大学生、青年工人,待业青年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的文章,有对各类青年队伍现状、业余爱好及需要的调查报告等。  相似文献   

6.
青年研究及其基础理论建设,应从厘清“谁是青年”和“青年是谁”这两个问题入手,不求构建那种主观的、封闭的庞大体系,而应注重回归青年自身,回归社会与青年的种种互动关联研究,在一个开放的状态下,在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中,以高度的学术自觉,吸纳和吸引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力量,走一务“集约化”发展的路子,逐步改变中国作为青年人口大国却是青年研究弱国的不合理局面。  相似文献   

7.
基于“当代青年研究论坛”暨“青年研究基础理论建设研讨会”.本综述对青年研究三个历史时期给予了梳理和分析,概括了我国青年研究多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当前所面,临的主要困境;阐释了青年研究的“对象”、“定位”和“途径”等基础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砾遥  马各 《职业》2009,(8):16-17
80后是在“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等各种质疑声中成长的。争议从未停止,而80后仍然按照自己的方式固执地生长着,一个又一个名字开始闪闪发亮……  相似文献   

9.
青年“博客文化”是指当代青年广泛利用“博客”为手段记录生活、发掘自我、展示自我、不断实践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本文从兴起、特征、影响对青年“博客文化”进行解析,提出了重塑青年“博客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言论     
《老年世界》2014,(16):31-31
上一代从来都认为下一代是要垮掉的,现在美国的诺贝尔获得者兼科技领头人就是当年“垮掉的一代”。  相似文献   

11.
继“韩流”、“日流”以后,青年群体中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中国风”潮流。目前,中国的影视文化、音乐文化、服饰文化、娱乐文化在青年中流行开来,大有压倒“韩流”、“日流”的气势。本文从概述“中国风”的现象开始,分析“中国风”在青年群体中“劲吹”的原因,并以此为视角作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三资企业青年价值观发展趋势研究》是华南理工大学社科系及有关科系的一批青年教师承担的国家教委人文社科研究“九五”规划研究项目。本研究通过对国有企业及“三资”企业青年价值观的实证比较,旨在揭示“三资”企业青年受其企业管理及生存方式的影响,价值观的总体特征和形成机制以及发展趋势。调查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电话访问、个案调查及座谈会调查等方式。问卷调查采取典型抽样法。为了揭示现代西方企业管理文化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因而选择的是一些正规化程度较高、能代表投资国企业管理文化特点的“三资’企业。调查选择了…  相似文献   

13.
也许还没有哪一代青年比当代青年更令人感到困惑、目眩和捉摸不定了。因为当代青年其实是个很难下定义的社会现实:十六七岁至廿三四岁、少年向成人的过渡阶段。具有儿童和成人两极心理的“边缘人”。一组骚动不安、情绪波动起伏的混合物。处于身心发育、精力过剩、求知欲强、渴望成才“黄金时代”的心理断乳期的生物群。于是  相似文献   

14.
复杂性理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对青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思想在重塑人的概念方面所提出的某些观点,特别是其对青年和青年问题所给予的特别关注和深度介入,则直接将青年研究引入复杂性视域。青年猴、青春化、青少年阶级,是莫兰提出的关于青年问题的三个相互联结的概念,或可称之为三个“青年假说”,其中蕴涵的认识价值对青年研究有着特别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胡耀邦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后这个特殊的年代,对青年工作面临的基本问题,包括对“文化大革命”后青年的估价,青年工作拨乱反正的任务和基本方针,处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各种严重的青年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对当时的共青团组织怎样工作和团干部应有的精神状态与作风等,都有相关的系统论述。这是我党青年工作的一个典范。青年是社会变革中一支最敏感、最活跃也是很重要的力量,今天我们重温胡耀邦同志当时的指导思想,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为基层自治组织输入新生代力量。文章以江苏J区青年干部为例,研究社区治理中“积极青年”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基层组织通过行政化和社会化的供给方式吸纳青年,回应干部年轻化的政策要求,却促发了青年积极参与,形成了社区治理中的“积极青年”。“积极青年”的形成是社区治理行政化和技术化的结果,也得益于家庭支持与对家庭完整性的追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基层干部年轻化既需要区域差异化的吸纳机制,也需要建立老中青梯次性的培养机制,才能有效实现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7.
青年自我教育的“势”与“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及教育关系双向反馈机制的心理对峙,以及青年人“自我形象”两极的对峙,这从一个侧面充分地反映了青年的“自我意识”与‘咱我教育意识”有其不可否认的客观实在性及现实可行性。正确地认识这个现状,并引导青年人正确地实施‘咱我教育”,将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取得单纯运用其它途径、方法、手段所难以达到的效果,企及新的境界。(一)教育者的“主导”意识与被教育者的“反客为主”意识的对峙。在教育者一方有着强烈的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意识,把自己看作是主动体而把被教育者看作是受动…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流行的“读书无用论”,我认为存在着一种误读,即,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根本不存在所谓读书的“无用”,而很可能是许多人读了无用的“书”。要不然,我们何以看到每年有那么多如过江之鲫般的人潮涌入中国的各类学校,向着学士、硕士、博士等狂奔,更有甚者,那些令许多人艳羡的大小官员,也通过各种方式到读书之地——学校——为自己谋得一顶更高学位的帽子?因此,问题不在“读书”无用,而在于我们对读书的定位和期许似乎出了点问题。“书”里乾坤知多少自古国人都把读书看作晋阶的途径,在今天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基本运行方式的时候,读书更…  相似文献   

19.
敬告青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是“五四”运动七十周年,“五四”是怎样开始的?在学术界有很多争论,我们认为,“五四”的上限,可以溯至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正是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揭开了“五四”的帷幕,吹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号角。青年朋友们,当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重读这篇文章,你就会明白,我们仍然没有超越“五四”,陈独秀在文章中响亮地提出的: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不仅规定了七十年风风雨雨的格局,而且成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之血洒荒原的宿命。骄傲是它,悲衰亦是它; 爱是它,恨亦是它。那是一九一五年。  相似文献   

20.
姜虹 《现代交际》2013,(10):58-58
亨利·米勒(HenryMiller,1891—1980),美国著名垮掉派作家。亨利·米勒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上都享有无可动摇的重要地位,被称作“西方现代文明的.}比判者”,其善于对现实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典型的垮掉派的语言风格进行文学创作。亨利·米勒的文学作品虽在各时期、各阶级间存在争议,但是却无法掩盖住其文学作品具有敏锐深厚的洞察力,对现实时代、社会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和讽刺的事实。本文通过对亨利·米勒的部分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探析垮掉派文学作品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人类意识,展示亨利·米勒在文学艺术创新与文学艺术作品主旨表达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