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献给爱与生命———一个德昂族姑娘的婚礼/俞茹婚礼,给每个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在我参加德昂族姑娘杨玉补的婚礼时,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楚冬瓜村,位于三台山乡东部,距离州府芒市约三十公里,有公路,但没有交通车。我得到玉补要结婚的消息就搭乘去瑞丽的班车,中途...  相似文献   

2.
笛子     
景颇族人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对景颇族青年男女,他们在劳动中建立了感情,并准备秋收后结婚。一天,姑娘正在地里割谷子,山官路过这里,看上了这位美丽的姑娘,第二天便派人把姑娘抢走了。山官逼姑娘作他的妻子,姑娘不答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有个同事受人之托,给一位回族姑娘介绍对象,可双方见面不到五分钟就吹了。当时,他很不解,问姑娘,姑娘勉强一笑。过后,他想起小伙子是汉族,才恍然大悟。他决心要给姑娘找到意中人,遂翻阅有关报纸、杂志的征婚启示,除了看对方年龄等方面外,特别注意民族成份。可是报刊征婚启示往往不标明民族成份。没有办法,他只好四处打听,多方牵线,才为这个回族  相似文献   

4.
六年级三班的柯尔克孜族姑娘努热孜汗,家在哈拉奇乡,离县城230多公里,一半路程通车一半路程靠骑马。她清楚家里的情况,8口人,30只羊,4匹马,3头牦牛,3个哥哥没有上过学。一年级五班的布比巴拉提,家在哈拉布拉克乡库克阿尔特村,离县城180公里。这个学习成绩非常好的柯尔克孜族小姑娘说,家里有3口人,37只羊,1匹马,4头牦牛。她得先骑一天马到乡政府所在地后再坐车来县城。四年级的多来提拜克,家在120公里外的山里。这个调皮的柯尔克孜族男孩说,他很久就想到县城来上学,以后还要到大城市去读大学。二年级的珠玛别克和一年级的阿山拜克,今天特别高…  相似文献   

5.
蜂乡蜜歌     
山桂开花白知霜,丛林深处飘芬芳,养蜂姑娘画中走,蜜蜂群群米花忙。 人在林中笑声嚷, 蜂恋花海嗡嗡唱,一姑娘绕着蜂箱转,一取出蜂屏满山香。腊月蜜甜流四乡,人勤春早歌声响,山乡无处不酿蜜啊,祖国无处不流糖。蜂乡蜜歌@袁因~~  相似文献   

6.
在西藏各地,婚礼的规模根据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而有所不同。典型的西藏婚礼是这样开始的:首先是未来新郎的父母在认为合适的姑娘中做广泛的调查,谨慎地选好几位姑娘后,如果占卜表明她们可以与未来的新郎结缘,那么就请求诸位姑娘的父母亲答应把他们的女儿许配给他。然后把未来新郎和选中姑娘们的名字、年岁送到占卜者和星占学家那里,通过占卜肯定哪一位姑娘符合条件。通过占  相似文献   

7.
洗夫人     
梁朝时期,广东居住的百粤少数民族中洗姓是个大户,这个家族中,有个聪明的姑娘,史书上说她“幼贤明,多筹略”。她不拘礼教,出门不裹头巾,不戴耳环;她文武双全,能带兵打仗。公元五三五年姑娘嫁给梁朝高凉(现广东高州县)太守冯  相似文献   

8.
春情荡漾     
何京 《民族论坛》2004,(1):44-45
又是一年春来到,柔风拂了,清水涨了,绿芽冒了,甜甜的空气角角落落蔓延。年轻的朋友,瞧瞧,那个心爱的她正焦急地等着你开口呢。“求”来爱情拔河求爱:在新西兰,如果一个姑娘同时被两个小伙子看中,就得通过“拔河”比赛来决定姑娘嫁给谁。比赛的规则和方法是:姑娘站在中间,两个小伙子各握住姑娘一只胳膊,往自己这边拉,谁的力气大,能把姑娘拉过去,姑娘就和谁结婚。当然,如果姑娘喜欢其中的一方,就会暗中帮助意中人。讨水求爱:墨西哥有一种通过讨水喝来表达爱意的方式。如果一个印第安姑娘挑着一担水走过来,小伙子看中了她,就主动向姑娘搭话说:…  相似文献   

9.
<正> 居住在湖南省江永、新田、宁远等地称为“顶板瑶”的瑶族复木板,胶以黄蜡,板列攀珠,累若缀梳。”瑶族叫作“蹦比”瑶族姑娘戴不戴顶板有一定的规矩,按照习俗姑娘到成年后就开板就标志她已经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年轻的未婚小伙可瑶族姑娘头饰顶板的制作十分讲究,顶板一般宽0.5米,长0.66米左右。首先要选三根长0.66米左右(其中一根比拇指稍粗,两根同小指一般大)箬竹,竹节较长,  相似文献   

10.
姑娘追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姑娘和小伙子最喜欢的一种传统民间游戏,也是他们表白爱情的一种别致方式,多在喜庆节日时举行。游戏开始时,一对对姑娘和小伙子并辔向指定目标徐徐进发。途中,小伙子可以任意向姑娘表白自己的爱情,姑娘则不能有任何反对的表示,即使羞红了脸,也要默默地倾听。但到了指定地点,在折回来的路上,姑娘则有权用鞭子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近来,我在湖南省花垣县乡下作了点调查,人们对部分苗家姑娘结婚彩礼要白银之事,反映十分强烈:一、白银成了姑娘的身价。要白银数,随姑娘容貌、品德、家产多少等而异,少则1公斤,多则5公斤。  相似文献   

12.
本期本刊封面上那位文静、纯朴的哈尼族姑娘,名叫张学英,是云南省江城县曲水公社怒哪大队大青树村的社员。去年,她家在承包的十多亩田土上获得丰收,除留够籽种和人均1,000斤口粮外,其余15,000斤粮食全部交售给国家,在边城传为佳话。张学英家住的大青树村,离中越边境线只有10公里。她一家身在边疆,心怀祖国。在1979年春天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张学英一家积极参加了战斗。她哥哥张永兴参了军,姐姐张连英协助部队站岗放哨,妈妈忙着准  相似文献   

13.
我认识王月时王月还不认识我。 那是某年某月在某部看业余演出,其中有一个年仅十七八岁的姑娘唱了一首地方民歌,我说,这个演员不错,虽说唱得稚嫩,但有潜力。 王月认识我时,我却不认识了王月。 那是事隔几年后的某年某月某日,我正在家里写东西,突然有个身着军装的姑娘说请我写首歌,我说你叫什么?她说不认识了?我叫王月。我说哪个王月?她说,就是某年某月某日  相似文献   

14.
1980年,一些因家中不富裕而外出做工的男人神气地回到家乡浙江绍兴,令那些平素瞧不起他们的人刮目相看,因为,他们带回了比他们年轻得多的纳西族姑娘! 这些来自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姑娘后来都成了他们的妻子,而且心甘情愿。到今天为止,这些远道嫁来绍兴的纳西女有增无减。县民族科的一份材料表明:外来的185名少数民族妇女中,纳西族妇女就占了126人。谁是纳西族姑娘中第一个来到这个白墙黑瓦的江南古城?没人能对我说得清楚。总之,这些纳西姑娘绝不是当年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被抢来、哄骗来的。从丽江到绍兴,其间要坐六七天的汽车、火车。她们的出走是极其  相似文献   

15.
三个少数民族女兵汇聚到一个连队 ,彝族姑娘卓琳不会说普通话 ,藏族姑娘央妮不吃鱼 ,土家族姑娘谭莎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女 ,她们在军营怎么工作?怎么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在长白山脉峰峦重叠的大兴沟山区,人们经常看见一个身穿蓝衣、背挂公文包的姑娘,穿行在这崇山峻岭间。她,就是大兴沟林业局政治部的收发员,朝鲜族姑娘朴玉锦。朴玉锦今年二十三岁,是个性格倔强、大胆细心的姑娘。她在大兴沟林区已经工作五年了。在这五年间,单是她投递走过的路程,就有一万八千多里。她头顶过三伏烈日,脚踏过三九冰雪,风里来,雨里去,终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我生一场大病,在医院里住了三个多月.病房里有四张病床,我和一个小男孩占据了靠窗的那两张,另外两张床,有一张属于那个姑娘. 姑娘脸色苍白,很少说话,长时间地闭着眼睛--只是闭着眼睛,不可能是睡着.她身体越来越差,刚来的时候还能扶着墙壁走几步,后来只能躺在床上.  相似文献   

18.
半屏山. 半屏山, 一半在大陆. 一半在台湾, 石屏姑娘站海边, 盼望亲人心不变……。随着这动人的歌声,大幕徐徐拉开,观众来到大海边的石屏山下,只见一个美丽的少女石屏姑娘正在一边劳作,一边翩翩起舞:她和年轻的渔民水根相爱,不久就要结婚了,石屏娘娘沉浸在幸福的憧憬中。残暴的海神正为自己挑选美女,他看上了石屏姑娘。在石屏和水根举行婚礼的时候,率领龟精蟹将来抢石屏。石屏姑娘不愿  相似文献   

19.
哭嫁习俗与哭嫁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 “哭嫁”是土家族流传甚久的婚俗活动之一。即在姑娘出嫁前十天或半月,最长在一至两月之内,由新娘的母亲、婶母、姑嫂、姊妹及邻近好友每晚伴随出嫁姑娘进行对哭。主要由出嫁姑娘叙骨肉之情,诉离别之苦,并对这场重大的人生转折发出内心的种种感慨;同时有亲友随之陪哭,对新娘从旁  相似文献   

20.
正土家织锦是土家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是土家姑娘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在湘西洗车河畔有一位土家姑娘,她不慕外面的荣华与精彩,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制作她心爱的土家织锦,为传承土家文化写下动人的篇章。她就是龙山县人大代表、洗车河镇土家织锦技艺传习所负责人——叶英。一双灵巧的手上个世纪60年代末,叶英出生在风光秀丽的苗儿滩镇的叶家寨,这是一个以叶姓为主,集族而居的土家山寨,至今保留着"男耕女织、户有机声"的悠悠古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