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年度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2001年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态势作了一个宏观的扫描。文章认为,2001年度儿童文学理论批评虽不丰厚但也有可观的收获,认为对当下儿童文学创作思潮与整体现象的关注、批评,是2001年度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对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研究,也取得了颇有价值的成果;在儿童文学文体研究方面,对幻想性文学中的童话研究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
梅杰的《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将个人立场与历史细部相结合,坚持还原历史,论从史出。这一重写不仅以新的史料质疑了部分儿童文学研究的主流定论,也探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古今关系、儿童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本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儿童文学作家主体性与作品成就之间的关系、作家作品在不同时代的传承影响关系等。这些关系有所区分地整合进了文学史的叙录评断之中,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儿童文学史的一体化书写范式。“儿童本位”论与“泛儿童文学”观的对照书写,突显了中国儿童文学观的历史演变进程及“儿童本位”的重要意义,对此后中国儿童文学史的撰写、儿童文学的创作与批评以及儿童文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儿童文学的"游戏性"在儿童文学发展历程中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特质,在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外国的儿童文学作品涉及了较多的"游戏性",这值得中国儿童文学学习借鉴。中国有关儿童文学"游戏性"的理论也逐渐从模糊变得明朗,相信未来的中国儿童文学会涌现出更多的"游戏性"。  相似文献   

4.
本期将承续上期“20113年度中国儿童研究:回顾与展望”专题,围绕儿童文化理论、儿童传播学、儿童艺术学、儿童文学相关学科领域,探讨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和思考这些领域儿童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5.
继《重绘中国儿童文学地图》《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与《儿童文学的多维思考》等重要论著出版,谭旭东又出版了新著《儿童文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这部新著被列入"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又一次展示了谭旭东的理论创新力。这部著作将儿童文学基础理论、中外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名作导读放置在一起整合,在儿童文学的整体视阈下进行通盘考察。全书理论、历史、作品阅读相结合,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可  相似文献   

6.
从儿童文学译介的角度,以近30年儿童文学的译介成就为重点,描述了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尤其是共和国建国以后60年其发展路子由狭窄而宽阔的曲折历程,论证了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自觉接受普世观念,汇入世界儿童文学潮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的<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运用现代化理论视角,以对儿童文学本性的认识和世界性儿童文学视野来梳理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轨迹,提出了中国儿童文学不是"古已有之"而是发生于"现代",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中存在着两个"现代"等富于创见的学术观点.<进程>不但厘清了中国儿童文学许多重大历史事实,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有关中国儿童文学的深刻思想,显示了作者深邃的意识、敏锐的眼光和注重事实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在长时期内得不到新的突破,从比较的角度切入是一个比较好的和切实可行的切入点。“比较儿童文学”这一术语在中国内地很难成立有其多方面的原因,最为根本的是没有解决好可比性的问题,儿童所生存的异质文化都显示出“可比性”存在的合理性。当今的儿童文学研究多以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为主,这些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跨学科研究是比较儿童文学研究新的增长点。而这种研究状况造成的关于中国儿童文学发生的极端被迫性观点就存在破绽,当今的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都有强烈的西化倾向,应当建立中国儿童文学理论自身的话语。  相似文献   

9.
中国儿童文学是以“文学现代化”为特质的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百年演进史与现代中国的转型具有同构性。对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演进史的整体而系统的研究有效地融通了“演进”“演进史”与“演进史研究”的内在关联,对重绘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图景与文学谱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对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演进史的研究不是做断代史的叠加,而是以“新人想象”为主题导向,突显生成论意义上的奠基、延续、发展、变通、对立及争议的内在脉络,以儿童观、审美形态的演变来表征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演变,从而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格局中展示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0.
本期将承续上期2010年度中国儿童研究:回顾与展望专题,围绕儿童文化理论、儿童传播学、儿童艺术学、儿童文学相关学科领域,探讨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和思考这些领域儿童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1.
从鸦片战争以后到五四运动以前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的萌芽期,其中翻译文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林纾一生翻译的一百多部文学作品中,有十四部是儿童文学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芽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林纾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其与现在不同的儿童观、翻译观和文学观.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儿童文学兴盛的时代,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作家都参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文学》月刊作为30年代的一个著名文学刊物,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学》月刊的"儿童文学特辑"体现了30年代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儿童文学创作显现出一定的模糊性,从接受主体的年龄界限到模糊文体的产生,从创作方法、表现手法的综合到艺术风格的变异等,都是如此.这些模糊现象的存在构成了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儿童文学的模糊状态.东北近10年来儿童文学创作就是显著的实例,极有必要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摇篮?儿童文学在中国上海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还是一种意外收获?本文将着重从西法印刷、晚清传教士办报以及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创建,考察早期著名儿童刊物的创刊、早期重要儿童文学论著的出版,解析上海近现代出版业的兴起与儿童文学的渊源,探寻儿童文学在中国发生、发展的坎坷之路。  相似文献   

15.
儿童文学学科在国内高等师范学校还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具有多元功能的儿童文学与师范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说高等师范院校必须研究语文教育 ,它也就必得研究儿童文学。在中国现代教育的诞生期 ,儿童文学曾是一支改变中国教育性质的生力军。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应重视儿童文学学科建设 ,加强儿童文学师资队伍建设。儿童文学中蕴涵着绿色的生态教育思想 ,是功利主义应试教育的一种对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儿童文学产生于五四时期。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以 1 94 9年为界 ,分属两个时代 6个阶段。新世纪的儿童文学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百年来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 ,提醒人们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创造条件、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从分科立学到学科互涉的转向背景中,中国儿童文学的学科化演进衍生了"纯文学"与"非文学"两种截然不同的实践路径。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曲解了中国儿童文学学科的知识范畴、思想阈限、研究方法,不利于对学科本体性的理解。究其因,学科本位主义制导了该学科知识化生产及在此基础上的关系认知。学科界分是跨学科实践的原点。中国儿童文学的学科化是从多学科体系中"发现"、在析离中开启学科自主性的过程。在文学与时代发展同构的历史语境中,中国儿童文学的跨学科拓展应在强化学科主体性的基石上有效地推进,从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西方儿童文学,东亚儿童文学起步较晚,童话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也非一帆风顺。20世纪30年代,中韩两国都曾发生过关于"否定童话"与"捍卫童话"的论争,结果却是大相径庭。儿童文学需要幻想精神,要培养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需要具有幻想力的童话为之助力。知史可以鉴今,时隔近90年,发生在中韩两国的这些有关童话的论争,依然可以引发我们对儿童文学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儿童成长所呈现的历史特质和文化容量都向当代儿童文化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近年来,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儿童和儿童文化发展现实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中国儿童文化研究领域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从2009年1月开始,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组织相关学者就2008年度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各领域的学术进展展开了研讨。本刊将分两期选登其中一部分重要的年度学术评论文字,以飨读者。本期发表的几篇论文,分别就2008年度中国儿童政策、儿童社会学、儿童艺术、儿童文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儿童文学的来源是儿童文学事业建设之基础。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从一发生起,便开始从学理上积极探索此命题。收集、翻译、创作这三大来源囊括了儿童文学建设可依托的资源。研究者们对每种途径实行的原理、步骤、条件等都有细致的学理分析。归整这部分史料对当下儿童文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