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边疆地区的有效传播是促进边疆地区社会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此,应当以边疆地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求为逻辑起点,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构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征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边疆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蕴得到深化和拓展。在新时代边疆地区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要理清边疆区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当地居民的“适应性转型”,推动传播过程的“交往交流交融转向”,注重传播结果的“亲生活化趋向”,切实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边疆地区传播的适应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2.
靳义增  汪洋 《南都学坛》2012,32(2):136-138
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国际化和现代意识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传播是以平民立场和现代视觉来解读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是本土文化资源的全球化共享,传统文化的现代意识传播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3.
区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珍贵资源,是当地的宝贵财富。加强区域文化的传播,是保护传统区域文化的有效途径。如何保护区域文化的独立性、完整性、连续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作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的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播传统区域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增进民众与区域文化之间关联与情感的桥梁,因此对传播所在地的区域文化应当发挥积极作用。"临川文化"光华耀眼,对中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抚州市博物馆通过举办"临川文化"基本陈列展激发了广大民众对临川文化的关注与兴趣,有效地传播了临川文化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城市地标符号逐渐趋于同质的态势下,传统建筑作为历史的缩影直接体现着不同区域独有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传统建筑的文化载体功能成为当前对外传播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以视觉叙事为理论框架,选取《壮美山西》(英文版)宣传片为研究语料,借助语料库软件ELAN对该宣传片展开多模态解读,旨在发现山西传统建筑文化的多模态对外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彝族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检索了彝族和彝族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的文献资料,对彝族 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进行系统整理分析,总结了彝族文化国际传播的发展脉络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手机作为传播媒介,迅速影响到现代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取代了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成为人们亲情祝福和朋友拜年的主要方式。手机短信以其强大的传播功能,强化了人们传统节日的时空意识和节庆仪式,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娱乐活动,拓展了节庆祝福和信息传递的表达形式。节庆中的手机祝福和拜年短信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喜爱与继承,表明了新媒体并不是解构传统文化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双向互动,从而形成了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7.
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赓续不绝,离不开传播。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媒介凭借其形象生动的呈现方式,将口传身授的传统手工艺转换成短视频,对传统手工艺文化进行可视化传播,让传统手工艺“看得见”也“摸得着”,扭转社会对传统手工艺的“刻板印象”,从而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能够重新认识和接受传统手工艺。文章梳理了“传统手工艺+短视频”文化传播发展脉络,并分析了短视频在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中的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策略,以期让传统手工艺真正地“活起来”,在现代语境下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精神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最基本的推动力,是一种社会力量。近代以来科学精神在中国的传播受到了传统文化转型不同层次的约束。继承“五四”精神,消除文化的深层结构与科学精神传播的内在紧张,构建以科学精神为主体的新型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都学坛》2016,(6):123-124
<正>一、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问题(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应注重民族性的审视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价值观的传播,一种是为获取文化产业化商业利益的传播。在文化超越地域和民族区域的限制走出国门的时候,对文化冲突和融合过程中民族性的审视就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在内容上,显然离不开民族精神的传播,在形式上,又必须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传播,让传统文化成为  相似文献   

10.
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传播又是文化自身的题中之义,文化与传播一而二、二而一.敬谦语的生长和繁荣一方面深受礼文化传播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影响着礼文化的传播:身为载体的敬谦语为表,礼文化为里,二者表里相依共生,助推了敬谦语的发展;敬谦语又与礼文化融为一体,成为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严谨遵循而且映射着礼文化;敬谦语渐被泛化成社会通用的言语模式,积淀成为呈惯性滑行的言语惯习,从而奠定了礼文化在封建社会中更顺畅、更长足传承的基础.从敬谦语对礼文化的服务、映射和传承的视角,探寻敬谦语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历经的与礼文化传播的关系轨迹,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和资源。东盟青年通过学习、了解凝聚着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中国传统文化,必将加深对中国的认识。通过加强传统文化课程设计、建立体验中心、设立考级制度、培养师资队伍等措施,在东盟青年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进一步增进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睦邻友好关系,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助力民心相通工程。  相似文献   

12.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使得多元文化加快交融。在此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愈加重要。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如何以新媒体为载体,利用有效的传播手段进一步延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命,增加其活力,成为当下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当前,新媒体业已成为全新的传播媒介,其在对传统传播方式造成极大冲击的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纵深提供了全新平台。本文将基于新媒体时代,针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困境,探索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创新。  相似文献   

13.
近年出现的一批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节目选题的原创性电视节目,获得了观众与业界、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认可。在选题创意和设计制作上,这些节目抓住传统文化的某一个点或面进行具象化传播,在“老”选题上做新文章。走具有开创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传播之路,既为电视节目在新的技术条件、社会语境下的多元化发展方向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实现有效的传播效果,发挥属于电视媒体的媒介议题设置功能;同时也可以有效唤醒受众内心民族归属性的文化意识,实现民族文化基因的有效传承和巩固,进而构建民族文化认同。这是增强电视媒体传播竞争实力、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弘扬传统文化精华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区域文化传播是文化传播的边缘性研究课题,也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对区域文化传播的研究是传播研究从宏大叙事转向更富信息量的小型叙事,从对传统的“主流——中心”研究走向天地更为广阔的“边缘”研究。以经济学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切入区域文化传播领域,可以全新解读其特性、形成过程与建构方式。区域传播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独特性、集合性、延展性、归属性和动态性等特征,这些决定性特征是区域文化通过对内集合及对外整合各种资源优势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的。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对接实现区域文化的有效传播也是一个长期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交互艺术是现代摄影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交互设计等新形式传播媒介的统称,具有巨大的传播能力和影 响力。在蚌埠市博物馆的“禹会诸侯,祭祀天地”复原项目中就应用了新媒体交互艺术进行数字复原。在其他传统文化保护与 传播项目中,新媒体艺术也以不同的形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媒体交互艺术应用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播的事业,能够更加 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商业文化跨地区、跨国度的传播历程中,商人是传播主体,商业精神是文化传播的灵魂,商业繁荣则是其文化传播诸多成果的外在表现.商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文明进步的推进者,中外商人所推崇的商业理论及商业信条,并由此而凝聚成的商业精神,是人类精神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繁荣是社会稳定与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重要标志.世界范围内商业文化的有效传播,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广告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传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告是一种文化形态,一种文化传播载体。广告的传播特性和社会影响力使之在文化传播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这些因素决定了广告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传播意义。广告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世界中以独特的现象与意义出现,与其他文化形态同构社会文化的大系统,形成一个焕发着勃勃生气的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而无论哪种广告都应该传播先进、健康的文化,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8.
江西道教是中国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互联网在传承和传播江西道教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遇到相应的困难.文章从江西道教文化的网络传播现状出发,分析传播现状与特征、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从建设精品网站、构筑传播体系、加强网络传播多媒体形式、加强学术研究等方面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时代和网络时代,网络文化日益成为构建国家和区域软实力的重要元素,需要借助网络传播的力量来促进其发展。大数据下的网络文化传播是一种从宏观与中观的层面对社会某一方面的趋势、动态和结构性的把握,它打开了网络文化传播的新境界,成为网络文化传播的“利器”。在看到红利的同时,大数据也带来了一些有关隐私权、版权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快数据开放共享,推进数据技术发展,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大数据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0.
人际传播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定社会的人际传播范式必然根植于本土的文化土壤之中。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儒家思想渗透到人际传播中,其中"仁爱"是人际传播之根本,内"诚"外"礼"是有效传播的原则规范,内"忠恕"外"信"乃有效沟通的实现途径,并形成了传统人际传播范式。研究传统人际传播范式,对于促进当今人际传播、发展人际关系和协调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功能和影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