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渴望》导演鲁晓威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我只想找到自己的上帝,在我们导演中有句行话。观众就是上帝。”自从电视连续剧《渴望》先后在地方台、中央台播放后,成了千家万户的热门话题。没有领子的“慧芳服”也成了今春妇女的流行着装。第十一届电视剧“飞天奖”把长篇电视连续剧的一等奖授予了《渴望》,足见其厚实的群众基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语境下基督教文化形态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今天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有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上帝”已经成为感觉论和价值论意义上的“上帝”;今天的基督教文化所主张的“救赎”的途径是“交流和尊重”;而今天基督教的“信仰”内涵是“对人的权利的信仰”。这样,基督教文化的后现代形态就一方面顺应了当今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另外一个方面也从根本上破解了传统基督教所建立的逻格斯中心主义以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这种对基督教的新的阐释中,人和上帝成为了一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场的关系结构”,成为一种平等的对话机制和以满足人类共有价值的信仰体系。换言之,成为一种在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特别是在解构主义等后现代哲学指导下的新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体系了。  相似文献   

3.
“以读者为关注焦点”和“视顾客为上帝”这两种提法有本质意义上的不同。“以读者为关注焦点”,高等学校报刊首先要关注(并尽量满足)读者的正当需求,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奋发向上和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11,(2):55-55
电影《盗梦空间》再次掀起观影狂潮。这部电影主要赢在口碑,很多观众都说“这是近年少见的尊重观众智力的电影”。《盗梦空间》“尊重智力”主要体现在巧妙的情节安排上,而这些情节安排又和所谓的“梦的特性”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梦中的时间会很长,梦中还会做梦,在梦中还会知道自己在做梦……这些听似有理的做梦的事儿都有科学依据吗?  相似文献   

5.
读了许凯同志的《黑格尔的‘上帝’与基督教的‘上帝’的涵义‘截然不同’吗?》一文(见《武汉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二期),感到文章所论,对于深入理解黑格尔的“上帝”观念和黑格尔哲学的实质都是很有意义的。但在一些问题上,我和许凯同志又有不同的看法,愿提出来向许凯同志请教。 一 许凯同志虽然在文章中声称黑格尔“心目中的‘上帝’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基督教的‘上帝’”;但他基本观点则认为黑格尔的“上帝”与“基督教的‘上帝’的涵义基本上一致”,并从四个方面论证“黑格尔心目中的‘上帝’就是基督教的‘上帝’”。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我们都知道,“上帝”这一概念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哲学家,对于“上帝”这一概念所赋予的涵义是不一样的。西方哲学史上不少的哲学家都曾把自己哲学的核心概念推崇到“上帝”的地位,象斯宾诺莎就明确说过他的“实体就是上帝”。爱尔维修也把他的哲学体系推崇到“唯一宗教”即“世界宗教”的地位。可是,我们却不因为他们讲“上帝”,讲“宗教”,就说他们是上帝论者,基督教徒。与此同理,要考查黑格尔心目中的“上帝”涵义,首先就要考察黑格尔本人究竟是不是传统的基督教论者。如果黑格尔终身都  相似文献   

6.
狗趣     
英语“幸运儿(a lucky dog)”如果直译,那便是“一条幸运的狗”。俄国伟大的小说家、戏剧家契可夫更把列夫·托尔斯泰和马尔扎克这样的作家比喻为“大狗”,而谦虚地把和自己一样的作家比喻为“小狗”。他说:“小狗不应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慌乱和不安。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按上帝给它们的嗓子叫好了。”怎么把正面人物  相似文献   

7.
日本汉文学是一笔数量十分可观的文学遗产。但近百年来,它不仅在日本几乎处于被遗忘、湮没的境地,在中国更少为人知。对汉文学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当代日本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评价。有些日本人对汉文学过于轻视、鄙薄,甚至认为是殖民地化的文学,这是不对的。而中国有的读者以为日本人用中文写不出什么好诗文,也是不对的。中国大智者钱钟书把文学史研究工作戏说为“发掘文墓”和“揭开文幕”。“发掘文墓”殆指文史考证带有考古发掘的性质;“揭开文幕”则说叙述文学史就像演历史剧,还有让观众(读者)鉴赏的目的。研究日本汉文学史,首先就是一种挖其古坟、文化寻根的工作。同时,对日本汉文学作鉴赏评析,也是为了充分实现其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面对浩瀚的汉文学作品,研究者常常会有惊喜的发现。有一些日本汉文学家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并且得到中国方面的承认和推崇。有些人对日本汉文学的轻视是缘于自己的无知。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尼采的“超人”不是新偶像,而是一种精神,一种要求人们打破偶像,从自己做起的自尊自强自爱的精神。尼采的“超人”学说是在对基督教传统道德观进行猛烈抨击之后树立起的一种新型人生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主张人们摒弃上帝,把注意力重新返回到人类自身,尊重人的本能,重视现实世界,改变愚味懦弱而不可自拔的状况,以丰富、顽强的生命力来创造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的慈善活动与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基督教“管理人”的财富观认为世上的所有财富都属于上帝,富人只是上帝财富的社会管理人。因此,施舍财物只是替上帝济贫救困。“富人原罪”观把财富与罪恶联系起来,认为富人天生就是罪恶之人,而富人要想进入天堂,唯一的途径就是将自己的财产捐给穷人。基督教的这些财富观,教导人们舍财修德,去恶从善,再加上其“爱人如己”的情怀,使基督徒能超越自我,排除自私,把自己积累的财富捐赠给社会,对慈善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美国图书馆收藏小说《狼图腾》的情况和读者对该小说的评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可知,《狼图腾》是在美国传播范围最广和接受程度很高的中国当代小说。美国读者通过该小说了解中国社会,唤起对环境生态平衡问题的更大关注,激发读者对小说故事的兴趣,并把对《狼图腾》的理解和接受置于心灵生态来考虑。该小说中“大命”和“小命”的叠加意义,体现了不同语言文化的共同表达,使美国读者增加心理见识度,拓宽了观察人与动物、与环境生态平衡的视角,并把生态理念和民族性特点体现到理性思维和认知现实的维度上,满足了美国读者爱护自然、尊重生命、注重生态平衡的心理需求,这些正是促使《狼图腾》在美国传播范围最广和接受程度很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人民性是一个文学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近20年的精英文化批判面前,民众的文学和文化需要没有得到过正常的尊重。精英文化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和文学生存权力;要尊重民众文学和艺术的选择权力;不能低估和贬低民众文学生活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不能将自己的精英文化立场“贵族化”;精英群体不能只是把矛头指向民众,精英文化是同样需要被批判的。  相似文献   

12.
也谈尊重     
尊重二字古已有之。《说文》:尊者酒器也;凡酌酒者必资于尊,故引申以为尊卑之尊字。重者厚也。古时妇幼不得当众饮酒,敬以丰厚之酒,曰尊重。可见规格之高,礼节之大。民族心理文化发展至今,“尊重”一词脍炙人口,广而知之。《现代汉语词典》:尊重即尊敬或重视,如“互相尊重”等等。依我理解,尊重不外有两层意义,一为尊重自己,二为尊重他人。而尊重自己往往是以尊重他人而得之。  相似文献   

13.
沙平 《社区》2003,(12)
市场流行“宰你没商量”,这就注定了中国“上帝”们的“苦大仇深”。其实,这与“上帝”们的“长不大”也颇有关,今天才挨“宰”,转背就忘光,只会认倒霉,明天又必上当也!笔者也系“苦大仇深”的“上帝族”,挨“宰”上当亦多矣!但值得庆幸的是,上当多了终学乖,挨“宰”多了便觉醒,我终于认识到:钱买不来“上帝”当,只有自己去学会当“上帝”。有此大彻大悟,挨“宰”上当的事从此大大减少矣!且讲一段“我当上帝的故事”为证—那年,我去边城瑞丽市旅游。登上长途汽车一路观风望景好快活,时近中午,司机把旅客载到一个独户路边店旁就嘎然停车并庄…  相似文献   

14.
活到老,真好     
我们这一代许多人已经离休、退休,这给我一个感觉:我们这一代的确过去了。这就是老。人握拳而来,撒手而去,先是一样一样地搜集,后是一件一件地疏散,或者如某些人所说,只剩下老妻老夫老酒。上帝把幼小的我们给了父母;把青壮年的我们给了国家和社会;到了老年,才把我们还给自己。于是,老来的生命就显得特别的珍贵。 我说老比年轻好,一如收获比垦荒好。年轻时我们和命运对抗,到老来和解了。成年以前我们是“危机四伏”,门外每一步都是不可知,正所谓“冰炭满怀抱”,灵肉冲突,群己冲突,哪有安宁。谢天谢地,总算老了,跳出三界,不列五行。还用得着自己拿鞭子抽自己的背吗?再也用不  相似文献   

15.
文本的唯一性和读者的多样性决定了误读是不可避免的。多元解读与误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过度”阐释将会使多元解读演变成误读。误读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防止“曲读”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并尽量做到尊重文本,尊重作者意图。  相似文献   

16.
贫富辩     
一日,上帝决定改革沿用了几万年的“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的标准,以改变不长命的好人把天堂挤得人满为患和命硬的坏人久久不死、使得地狱门可罗雀的现状。天堂与地狱的主管分别诉苦后,上帝说:“好吧!富人上天堂.穷人下地狱。至于谁穷谁富,当然由上帝裁决。”  相似文献   

17.
“接受”一词已非其字面含义那样消极、被动,而是充满了积极、主动的意味,接受主体的能动性贯穿于文学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具体表现在:1、隐含读者对创作有潜在作用,伟大作家心目中的隐含读者是“标准读者”或“理想读者”,它使作家的创造力得到巨大发挥;人不如其文的作家为了获得与标准读者交流和沟通,往往戴上了“人格面具”。2、阅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3、读者的文化需求对创作有明显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张传湘同志在《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一期上发表的《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前吗?》一文,对黑格尔的“绝对理念”的涵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读后获益匪浅。但我觉得有的观点还值得讨论,特提出来同传湘同志商榷。 传湘同志认为,黑格尔“所讲的‘上帝’,同基督教所诽的‘上帝’有着截然不同的涵义”,黑格尔讲的“上帝”是“世界的本质”,是“共性、普遍”,是“无限的整体”。我认为,这一解释不完全符合黑格尔的本意。 第一,从黑格尔对旧玄学证明上帝存在的论述来看,黑格尔心目中的“上帝”就是基督教的“上帝”。传湘同志在指出黑格尔“批评了宇宙论对‘上帝’存在的证明方法”之后,引了黑格尔的一句话——“当然不适合于表达我们所了解或我们所应了解的上帝的性  相似文献   

19.
尼采决不是第一个谈上帝死了的哲学家,但他对上帝观念抨击却具有震撼时代的威力,“到现在仍未能完全找到处理之法,亦无法完全复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流行美国的“上帝死了神学”就深受尼采、朋霍斐尔(D.Bonhoeffer)等人的影响,以至神学家汉密尔顿(W.Hamitton)雄心勃勃地要把“上帝”一词从词典里拿掉,他在《把上帝从字典中拿掉》一书中说,“今天我们甚至不能理解尼采关于‘上帝死了’的呼喊,因为即使这样,我们又如何知道?不,现在的问题是‘上帝’一词死了。”“在上帝死亡神学家看来,不仅上帝死了,而且“上帝”一词…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统战部门做好非党知识分子干部的工作必须从“尊重”入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分子创造性的劳动,尊重他们特殊的心理需求。一、树立“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观念是“尊重”的前提尊重知识分子,就要深刻理解知识分子已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个科学论断。勿庸讳言,过去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知识、对知识分子是不够尊重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并把它作为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