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衔接是构成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篇幸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汉英两种语言具有基本相同的衔接手段,但由于语言间的差异,运用衔接手段的方式有所不同.以Halliday和Hasan关于衔接的理论为基础,探讨汉英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使用上的异同(以异为主)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衔接是构成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篇章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汉英两种语言具有基本相同的衔接手段,但由于语言间的差异,运用衔接手段的方式有所不同。以Halliday和Hasan关于衔接的理论为基础,探讨汉英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使用上的异同(以异为主)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汉英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中,衔接手段是存在异同的。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把握好两种语言在构建语篇连贯上的异同,充分发挥译语优势,摆脱源语的束缚,转换或增添衔接手段,译出能符合译语习惯、确保译语语篇连贯的译文;但同时也要承认译语和源语的优势均等的情况,在汉英两种语言的衔接手段一致的情况下,保留原文的衔接手段,实现译文内容的“信”,形式上的“达”。  相似文献   

4.
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无论是在语篇的构建还是在语篇的翻译中都尤为重要,话题链是构建语篇衔接与连贯的一种统摄机制。因此,文章结合汉英两种语言在主语、主题和话题链方面的差异,对柳宗元的《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及其英译本(罗经国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永州韦使君新堂记》的英译文基本忠实于原文,但在话题链的衔接方面需要完善,以保证译文的衔接和连贯,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从而提升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5.
语篇(discourse)的构成要旨是符合语法规范,层次清楚,语义连贯且语句之间衔接得当。语篇中语义性衔接手段的运用是语篇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作为语法衔接手段之一的照应衔接在语篇衔接手段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旨在围绕英汉两种语言语篇中照应衔接手段的差异进行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6.
主位推进模式是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将句子序列作为连贯性的语篇进行研究,是组织语篇信息,实现语言元功能的一种手段.汉英两种语言的主位推进模式有类似和重合之处,定量分析表明二者均可划分为持续型、直线型、独立型和衍生型四种基本模式,但是汉英翻译并非简单地照搬源语的主位推进模式.通过对汉英主位推进模式的对比研究,译者可深入分析话语链中主述位之间的关系,将源语的主位推进模式译为更适合目的语的表达方式,通过语篇的衔接照应等多种方法构建出连贯顺畅的译文.  相似文献   

7.
以汉英旅游介绍语篇为研究对象,对其语篇的内部衔接机制和外部衔接机制进行对比分析十分必要,四种翻译策略:联系语境保留原语衔接手段,省略原语衔接手段,增加衔接手段,及改变原语衔接手段,能较好的完成汉英旅游介绍语篇的互译中衔接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汉英论说文语篇的修辞模式对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检验Kaplan(1966)有关汉语(东方语言)与英语修辞模式差异的论断,我们进行了一项汉语和英语论说文语篇修辞模式的对比研究.该研究选取了千字左右的汉英论说文各八篇,按文章的话题相似性分成八组,对其主位推进程序、语义衔接、语段发展方式等一一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汉语和英语论说文语篇在上述方面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但两种语言中(尤其是汉语中)修辞模式的状况比Kaplan所认为的更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9.
语篇衔接是对比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特点.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五种衔接手段同样适于汉语语篇.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主语省略现象比在其译本A Dream of RedMansions中更为常见.汉英主语省略差异归结为中西主体思维和客体思维差异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篇中照应、替代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分析 ,汉英两种语言在照应、替代衔接手段方面有一些共性和差异以及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1.
内指照应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种重要衔接方式.自从韩礼德和哈桑于1976 年首次提出衔接理论以来, 研究者对英汉语篇衔接方式做了较多的对比研究.根据衔接理论,结合大量的英汉科技语篇实例,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内指照应这一衔接方式上的一些共性和差异, 研究内指照应在英汉科技语篇中的不同体现,以及英汉语篇翻译中内指照应衔接的转换对于英汉科技语篇翻译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篇是一种交际行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都可以称作语篇。语篇必须具有语篇特征。判断语篇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衔接与连贯。广告语也是一种语篇,它不同于日常用语。它在词汇、句法、修辞方面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从语篇衔接的角度出发,探讨广告语言中语篇衔接的特点,试图完善对这一特殊语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Halliday & Hasan的衔接理论为基础,以英汉各10篇演说语篇为语料,对两种语言衔接手段的异同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用威尔科克森带符号的等级检验法(Wilcoxon Signed-ranks test)检验,证明英汉演说语篇在衔接手段的总数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衔接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替代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比较常见的衔接手段,它既发生在句子的层面上,也发生在语篇的层面上,替代使语篇中的句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起到语篇衔接的作用。该文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分句性替代等形式,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替代手段的异同,以期对英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语篇翻译中的英汉衔接手段对比——布什9.11演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衔接是为了实现语篇的连贯,是语篇重要的组成部分。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衔接手段,文章通过布什9. 11演讲与其中译本的对比研究,揭示出衔接手段在英汉语篇中不同的运用和侧重,明确翻译时应根据语言各自的特点以及语篇体裁的要求,灵活变通或转换衔接手段,从而忠实再现原文。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汉英翻译教学中如何把英语衔接理论与汉英对比语言学结合起来的问题。指出,既然翻译牵涉到两种语言,那么汉英翻译教学必然牵涉到英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通过教学案例说明,在汉英翻译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两种语言的差异、而不是共同点上。  相似文献   

17.
语篇衔接是语篇语言学的重要范畴.在语篇衔接手段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词汇衔接.对语篇词汇衔接手段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语篇内部的构建规律,更好地理解语篇的语义空间.所指相同是词汇衔接手段中最常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俄汉语篇中所指相同现象的对比研究,可以有效地阐释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层面的不同之处,对俄汉语篇的阏读与翻译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主要受英国、德国功能语言学派及篇章语言学的影响,人们已经逐渐将语言研究的重心由句子转向语篇,传统以句子为翻译的基本单位的翻译研究及教学模式也正在发生转向,开始关注与探讨语篇翻译的策略。从篇章语言学角度对于特定语篇翻译时,我们必须首先结合语篇语境深入分析和理解原文,考虑其文本类型、文本功能与目的、语法衔接手段及语篇连贯的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对于译文谋篇布局,时刻注意考虑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衔接手段的差异,进而使译文文本能够恰当传递原文文本的信息,并从整体上展示其相应功能,达到与原文文本相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主要受英国、德国功能语言学派及篇章语言学的影响,人们已经逐渐将语言研究的重心由句子转向语篇,传统以句子为翻译的基本单位的翻译研究及教学模式也正在发生转向,开始关注与探讨语篇翻译的策略。从篇章语言学角度对于特定语篇翻译时,我们必须首先结合语篇语境深入分析和理解原文,考虑其文本类型、文本功能与目的、语法衔接手段及语篇连贯的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对于译文谋篇布局,时刻注意考虑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衔接手段的差异,进而使译文文本能够恰当传递原文文本的信息,并从整体上展示其相应功能,达到与原文文本相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论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汉英语篇翻译连贯性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涉及的两种语言反映了各自的现实世界与认知方式,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间认知世界差异造成了可译性限度和目标读者的认知盲点。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可将翻译语篇生成过程视为把原语语篇下心智连贯转化为具有相似心智连贯的译语语篇的过程。在汉译英生成英语译文的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汉英两种语言在语篇连贯性表征上的异同,预测分析目标英语读者解读译文时的认知世界知识,根据忠实性原则,实施相关的、一致的表征补偿,从而恰当建构基于原文连贯的译文语篇连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