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介石等人因经济拮据,便在张静江的启发下,在上海聘请江浙财阀虞洽卿等人,联络上海工商界知名人士,向农商部申请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于1920年2月1日宣告成立,理事长为虞洽卿。蒋介石等人成了证券物品交  相似文献   

2.
恭子 《山西老年》2009,(2):10-10
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是举国皆知的旧上海"三大亨",随着世道变迁,"三大亨"终于走向了穷途末路。枪下毙命的张啸林1937年10月下旬,战局恶化,蒋介石度势不敌,准备放弃上  相似文献   

3.
叶介甫 《中华魂》2020,(4):52-58
被称为"人民的哲学家"的艾思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以一本《大众哲学》影响了大批青年投身革命、奔向延安。据说蒋介石退到台湾后,在理论总结方面多次提到,我不是败给中共的军队,而是败给艾思奇先生的《大众哲学》。他要求部下包括他的孩子好好研读《大众哲学》。蒋介石的话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威力。全面抗日战争之初的1937年,艾思奇从上海来到延安。  相似文献   

4.
陶成章在辛亥革命中"实有巨功",但在辛亥成功之际即遭暗杀于上海广慈医院.在绍兴一段历史时期,陶成章的业绩被埋没歪曲,究其直接原因,貌似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内部的派系斗争;探其深层次的缘由,这与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发育不成熟所产生的劣根性有极大关系.陶成章的被害不但没有成为蒋介石为孙中山所倚重的障碍,反而为以后蒋介石常用卑劣手段排除异己开了先河.孙中山先生"可为我民国前途痛悼"之预言竟不幸而言中.  相似文献   

5.
“政变”的构成是和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府突然更迭或原政权性质的突变相关联的。蒋介石1927年四·一二在上海的军事行动和武装镇压与四·一八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四·一二蒋介石在上海的军事行动和背叛革命,是四·一八建立国民政府的准备;四·一八南京国民政府的非法建立,是四·一二上海军事行动的必然结果。四·一八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是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标志。通过政变,蒋介石建立了依靠帝国主义支持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这也表明蒋介石完全背叛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完全背叛了革命,走向反动,并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上海事变超出了东北范围,但却与东北事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上海是中国的最大都市,是蒋介石统治下的经济和政治中心。日本占领上海,就可以压迫蒋介石正式承认日本兼并东北,并为日本征服全中国开辟第二个基地。上海又是国际帝国主义争夺的中心,美英利益所在。日本攻占上海,进可以在长江流域与美英抗衡,退可以讨价还价,胁迫美英放弃对东北方面的干涉。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四月十五日广东反动派按照蒋介石原定计划,在广州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解除了黄埔军校和省港罢工委员会的武装,封闭了革命组织,屠杀革命者。被捕的共产党员、工人积极分子  相似文献   

8.
1933年,中日签订《塘沽协定》,这为日本侵华野心的膨胀提供了条件。1934年6月8日,日本驻南京领事馆副领事藏本英明出走失踪,日本"藉端生事",蒋介石、汪精卫联合应对,为使前方"剿共"军事不受"挠动",蒋介石采取"践墨随敌,以决战事"两手准备。汪精卫按蒋介石指令对日百般隐忍,媚态十足。藏本失踪事件进一步暴露了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真实态度。  相似文献   

9.
正出生于江苏泰兴(今泰州)的沈安娜,20岁从上海到达杭州参加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中央特科,潜伏在国民党内从事秘密情报工作长达15年。其中,1938年至1949年,在周恩来的指派下,她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做速记员,以国民党特别党员身份作掩护,在蒋介石主持的党政军特高层会议上为党搜集大量重要情报,并从未暴露。沈安娜也因此被誉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出生书香门第加入中央特科1915年,沈安娜出生在江苏泰  相似文献   

10.
1949—1950年毛泽东对台湾问题的思考与决策张亚斌朱其美司风德一渡江战役胜利后,蒋介石企图凭借上海地区有利的地形和工事负隅顽抗,等待时机企图卷土重来。但是,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隆隆炮声将蒋介石的迷梦击得粉碎,蒋介石在无可奈何中被迫逃往台湾孤岛,苟...  相似文献   

11.
蒋介石败退台湾以后,指定"中央改造委员会"正式接掌"中央党部"的职权。国民党"改造"运动大张旗鼓地开始了。在此期间,蒋介石经常与蒋经国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共产党究竟怎样治党?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容简介:本书基于《蒋介石日记》等原始档案文献资料,探讨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中,蒋介石所主导的国民党政府在政治上进行危机应对的手段与方式。此种个人集权政治模式有其独特的运行模式与发展路径。系统研究"蒋介石与中国集权政治",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在设计新生活运动时常常以"外国"作为中国应该仿效的对象。本文分梳蒋介石在外国的经历及其在新生活运动中关于"外国"的言论,指出蒋介石对外国的直接经验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日本,他主要通过间接途径了解外国,并局限于欧美强国。在新生活运动的理论建构中,蒋介石将"外国"的"现代文明"视为反映中国"传统道德"的镜像,从而解决了新生活运动既要求民众行为西化和现代化,又要求复兴民族固有道德的内在张力。而新生活运动中借用了西方殖民话语中"文明"与"野蛮"的对立关系,则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霸权,内化为国民党政府对国民居高临下的态度。因此,蒋介石在新生活运动中对"外国"的借用和想象,不可避免造成了该运动的内在缺陷,使之无法真正动员民众。  相似文献   

14.
武晚 《山西老年》2009,(8):13-13
与"没出息"学生的谈话蒋介石是靠办黄埔军校起家的。作为一校之长,蒋介石早就将黄埔军校作为自己的发家资本了。除了自我标榜革命之外,还经  相似文献   

15.
肖宾 《21世纪》2010,(5):61-63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由孙中山发起创办,由于蒋介石、张静江、戴季陶、虞洽卿和陈果夫等人的参与,其成为新兴的官商结合的政治势力的亮相。蒋介石也是最早的一批入市者。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并不是蒋介石下令不抵抗,而是张学良下的命令,从而导致沈阳失守,东北沦陷.由于张学良对日本的看法与蒋介石观点基本一致,两人对"九一八"事变的处理,也就十分的相似.所以,张学良和蒋介石对东北沦陷都应负责.  相似文献   

17.
正"萤火虫"行动1949年初,溃败到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困兽犹斗、心有不甘,多次组织特务对大陆实施骚扰、刺杀等特务活动。以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为目标的,有一件代号"萤火虫"的行动,即阴谋暗杀中共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党政军领导以及社会名流的系列行动案。其中,刺杀陈毅案的主要行动者,是中共叛徒、  相似文献   

18.
天兵怒气     
《老友》2005,(9)
1933年初,毛泽东描写的第一次反"围剿""天兵怒气冲霄汉"的情景,又在中央苏区再现。蒋介石的"分进合击"事情还得从1931年说起。这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炮轰沈阳,向中国发动大举进攻。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下令中国驻军"为免事态扩大,绝对不抵抗"。次年6月12日,蒋介石  相似文献   

19.
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博弈可以看成两人在对日对共政策上的较量,是"攘外后安内"政策与"安内后攘外"政策的博弈.张学良认为先"攘外"后"安内",主张"息内战,御外辱"、"息内争,求和平",停止"剿共"内战,一致抗日.这种主张可视为对蒋介石"安内"政策的反驳.当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安内"政策失败后,意识到解国难须另觅新路.当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三位一体"局面形成时,蒋介石继续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剿共",激化了双方的矛盾.自此,两人的博弈拉开帷幕,而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是对蒋"安内攘外"政策的一种正面反抗.  相似文献   

20.
1926年,蔡元培回国不回校,滞留于南方参加苏浙皖三省自治运动,配合蒋介石之"北伐",这是他"拥蒋"的前奏;1927年~1928年,蔡元培积极参与了"清党"活动,达到"拥蒋反共"的高潮;1928年~1932年,他发现蒋介石之"清党"实则摧残法治,蹂躏民权,而新建立的南京政府内部倾轧斗争激烈,自己的教育理想难以实现,遂逐渐与蒋分离;"九·一八事变"后,他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走向了蒋介石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