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理论上可以概括为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角度、人口迁移角度等。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八里桥村的失地农民为调研对象,尝试用"半市民化"来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被征用的农民与城市社会的融合问题。"半市民化"是由农民角色向市民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种过渡现象。作为城市化建设中的城市新居民,失地农民在角色转变过程中以不同途径实现了"半市民化",但在经济、社会及心理层面尚未与社会整合、变迁并完全"嵌入"。  相似文献   

2.
陈晴晔 《学术论坛》2005,(10):70-73
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其原因包括人口、结构、发展、周期、体制等诸多因素,但政府在扩大就业中的角色定位的偏差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要强化政府在扩大就业的责任,政府必须准确定位,重塑三个角色社会角色、服务员角色、裁判员角色.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村官"是国家施行大学生"村官"计划后涌现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群体,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其中蕴含着一系列的角色期待.由于"村官"角色中的社会期待与自身认同之间的差异,引发了工作实践当中的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对江苏镇江地区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对由于角色困境引起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并尝试找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传统学术对《论语》的研究主要从哲学、伦理学等角度入手,如果从社会心理学这一新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论语》中丰富的社会角色期待的思想,比如,道德期待优先是孔子角色期待思想的一个特点,仁是其道德期待的核心,仁的具体展开就呈现为各种具体的角色期待。各种具体角色的行为是儒家的“外王”一面,儒家对“内圣”方面的期待,则体现在成就理想的君子人格上。  相似文献   

5.
于文秀 《学术界》2005,(3):57-68
"文化研究"学派的知识分子理论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为两个思想来源,对其精华进行了继承和整合,对其缺陷与局限有所超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今时代学院内外知识分子的角色与功能的重构理论.这对处于文化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角色的正确定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角色理论是探讨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角色失调的一种可资借鉴的理论参系。将社会角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观点,用来剖析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存在的角色意识不清、角色领悟不深、角色紧张、角色冲突和角色失败等角色失调现象;从加强角色学习、增进角色认同、强化角色互动、提高角色适应等方面着手,积极调谐社会角色功能,有效提升教学管理实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角度,基于个体存在价值合理性基础层面,研究社会角色化问题。本文认为个体角色化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社会化、从社会获得其存在合理性基础的过程;另一方面,其又隐藏着个体对存在本真意义认识缺如、个性缺失之可能,应对个体社会角色化持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角色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视角,分析大学毕业生出现角色认知偏差、角色行为失范、角色准备不足等角色失调现象;并提出以角色认知教育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角色规划教育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角色规划,以角色学习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习有效的角色扮演等培养大学生良好社会适应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刘庆乐 《河北学刊》2004,24(2):201-203
本文分析了决定现代政党社会角色的三个主要因素,并按照政党在政治系统中的位置不同,将其角色划分为系统的内部角色和系统的 外部角色,考察了这些角色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结构化理论视阈下农民工社会角色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社会角色包含地域角色、职业角色、身份角色与制度角色,农民工社会角色转型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文章以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为分析工具,对我国农民工社会角色转型问题展开研究,认为农民工社会角色转型是一个主体选择与结构整合的二重化过程,既受宏观结构性因素制约,也是一个主体自觉的合理化选择与反思性调节,是一个主体与结构二重互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时期,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美术运动使得绘画活动摆脱了"末技"的地位而成为了现代学科体系的一部分,即所谓的"美术"或"艺术"。画家们在各种美术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建构起了他们所谓的"艺术家"角色,使他们有了新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形象去适应美术运动的发展。本文以清末民初的上海美术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场域-资本理论为分析框架,重点考察了当时美术场域建构当时意义上的"艺术家"角色的过程和机制,而这种角色建构对于中国画家的职业性质和社会地位变化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J.Thomas的话语角色类型转换理论为话语角色类型转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探讨电影文本这一动态过程中的人物话语角色类型和转换问题越发重要,人物选择和转换话语类型对于塑造该人物的社会角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学视域中,诉讼角色使命是在表达者和接受者之间持续、循环、交叉的沟通过程中完成的。诉讼角色有显在角色和隐在角色之分,而法庭是当事人、律师、法官、证人等扮演各自角色、进行交流互动的舞台,社会环境则是他们行动的背景和影响角色发挥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转型的出现,诉讼角色的沟通行动与社会环境之间开始出现双向传递的现象,彼此相互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探讨中国共产党在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在立足阶级动员的基础上,中共创造了"身份—角色"的个体改造机制;在改造过程中农民对土地的"眷恋"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建设,那就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提高社会动员能力。消灭私有产权意味着个体对抗"身份—角色"的内核被消解,个体的生存完全依赖国家,由此促成了建国后的一系列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研究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种研究范式:单一社会角色的知识分子研究、知识分子的角色集研究、知识分子的场域观研究。在知识分子社会角色扮演的理论与实践中。诸多混乱与困惑即源于各种范式间的冲突,也导致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研究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布迪厄“从场域到场域丛”的视角转换则较好地消解了文化与结构及单一角色与多元角色扮演之间的二元对立,较之以往的研究范式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瞿琨 《学术界》2006,(1):79-84
法治社会的司法公正源于法官的公正审判,法官的审判行为是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法官作为一种职业角色,还与法官的其它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这种多重角色经常是处于矛盾的状态中,即发生所谓的角色冲突,从而影响法官的公正审判,不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论人的社会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个人到社会,个人要发生一种新的文化性变化才能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和发挥作用,这种新的文化性变化即是人的社会角色化.社会角色是人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为了获得这个存在形式,需要经历一番文化化或社会化转变.人参与社会组合和社会生活,目的是实现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实现与人的社会角色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基层组织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基层民主、推动社区共治和实现民众康乐的理性诉求,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一定位置时所执行的职能。角色既可以由个体充当,也可以由组织承担。以社会角色理论为视角审视基层组织,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其存在理由、剖析其功能、解析其困境和探析其走向。  相似文献   

19.
孟霞 《兰州学刊》2009,(7):106-108
就业性别歧视是性别歧视的重要表现方面。职场的性别歧视原因很多,主要与社会性别角色相关。文化、制度和经济发展状况等社会环境塑造的女性社会角色影响了女性在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发展,想要彻底扭转就业性别歧视,需要从女性社会角色重塑入手。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在全球卫生健康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过程为主线,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角色的类型学建构,即历时性、空间性和共时性三个维度的角色结构。当前全球卫生健康治理中的中国角色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自身国家发展成长的结果,同时也是在国内—国际两个空间里协同推进的,正是这种时间和空间维度的综合作用,形成了当前中国角色的共时性角色结构。这个复合性角色结构集中体现了中国在全球卫生健康治理中的建设者角色。通过这个角色结构类型学,有望为观察和分析中国参与全球卫生健康治理提供一个可能的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