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晓兵 《科学咨询》2008,(22):64-64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入门的向导,是最大的动力.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思维就会精致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意志就会坚韧而顽强.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数学语言抽象、枯燥、乏味,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爱好以及人知规律,在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巧妙地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的语言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2.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潜在动力."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展求知欲望的重要前提条件.当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强烈学习欲望,发掘学生蕴藏着的学习潜力.也就是说,学习兴趣是激活学生思维,开阔视野,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最重要的内驱力.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合作探究,体验创新.我就如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4.
邓加生 《科学咨询》2008,(16):18-19
曾经有人提了个问题:要把一个学生教差有什么办法?有个老师说:"只要你挫伤他的自信心,那么他的成绩就会直线下降."由此可知自信心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是多么的重要."求知是人的本性."每个孩子生来就对学习充满了热情."是什么让我们从优秀走向平庸?"究其根源,是学生失去了兴趣,失去了自信.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入门的向导,是最大的动力。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思维就会精致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意志就会坚韧而顽强。  相似文献   

6.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容,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饱满,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反之,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不会有惊奇和喜悦,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难熬的、沉重的苦差.因此,教师要善于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对于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它是一种心理活动,当发展成为爱好时,就成为一个人较长久而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影响着人们能力的发挥.而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8.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在语文教学中,依托乡土"状元文化"资源,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有识之士也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语感教学的重要地位,甚至已有人呼吁把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核心,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居主导地位的教学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强化"语感".什么是语感呢?语感其实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觉,人们凭借语言经验,直接地对语言作出敏锐的感受.语感强,断句能力就强,捕捉词句意思的能力就强.只要"语感"训练到位,学生自主地感知文本,就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形成语文教学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容易让人们忽视的恐怕就是情感的因素.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的墨家就明确提出了情感的动力功能问题.快乐、兴趣、喜悦之类的积极情绪有助于促进认知过程巩固认知过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我们情绪快乐时,思维会变得格外灵活,敏捷,头脑显得尤其清醒,明晰,分析判断也易于正确."据心理学家林格伦实验调查表明:兴趣比智力更重要,兴趣对成功的影响占25%,智力占15%:缺乏兴趣对失败的影响占35%,智力却等于0.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性因素.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情感教学,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1.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电工电子基础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发汲取知识的养料,繁重的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因此,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和感悟,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乐学,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爱好和兴趣,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导入要妙趣横生;教法要灵活多样;抓住思想教育点,分析社会热点.学生有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之后,就会有了强的识记要求,再加上好的识记方法,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如果没有兴趣学习一门知识,就很难获取知识.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和能力.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一个人学好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个人对某事的喜好的情绪,学习的兴趣则是学生对于学习的特别喜好.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蕈要方面.特别是中职学校,学生担负着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的双重任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轻基础课重专业课的倾向,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兴趣不高.  相似文献   

17.
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倍受人们的青睐,而其枯燥的数字、严密的逻辑、抽象的思维又让不少学子望而却步。怎么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轻松愉快地步入数学的殿堂呢?笔者的几点做法是:一、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求知的源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有效的渲染,可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设计以下语言情境导入。"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  相似文献   

18.
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兴趣可以使学生思维变得丰富,变得活跃.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创新才能的闪光年华,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培养和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主动、自觉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首先要培养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应该是课堂上的倾听."我们的教学无非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而只有当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才能开启思维的火花,那样的课堂才会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