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畅 《科学咨询》2008,(24):I0002-I0002
思想归根到底是要落到发展上.未来几年,黔江区教育改革发展将紧紧围绕构建渝东南教育中心和打造武陵山区教育高地的宏伟目标,坚持"六个不动摇"实现教育发展"五最目标".努力实现在渝东南教育质量最好、教育发展水平最高、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品牌最响和教育结构最优.永川区高质量铸造"五器"  相似文献   

2.
解放思想归根到底是要落到发展上。未来几年,黔江区教育改革发展将紧紧围绕构建渝东南教育中心和打造武陵山区教育高地的宏伟目标,坚持六个不动摇实现教育发展五最目标。努力实现在渝东南教育质量最好、教育发展水平最高、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品牌最响和教育结构最优。  相似文献   

3.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我区率先在渝东南"一翼"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试验工作,积极为全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我区率先在渝东南"一翼"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试验工作,积极为全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笔者针对渝东南民族教育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的实际,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市发展的314总体部署,根据重庆市教育公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如何整合重庆市城乡教育资源,突破渝东南民族教育发展滞后瓶颈,提出加快推进渝东南民族教育与重庆市整体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笔者针对渝东南民族教育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的实际,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市发展的“314”总体部署,根据重庆市教育公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如何整合重庆市城乡教育资源,突破渝东南民族教育发展滞后瓶颈,提出加快推进渝东南民族教育与重庆市整体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电网企业的神圣使命,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服务"五个重庆"建设是重庆市电力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年6月以来,我们深入三峡库区以及渝东南、渝东北等边远山区调研,进一步增强了服务重庆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杨旭 《科学咨询》2010,(10):17-17
重庆市委、市政府立足统筹城乡发展、提振两翼发展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黔江定位为渝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武陵山经济高地,已经被国发“3号”文件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上。黔江区教委围绕打造渝东南教育中心和建设武陵山教育高地这一宏伟目标,已经取到了长足的发展——“两基”水平不断提高,连续8年高考成绩位居渝东南首位。  相似文献   

9.
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努力转变农村学校薄弱落后状态至关重要。而改变这种状态,关键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准确站位、主动融入、科学谋划、有效运作,汇聚起谋求学校发展的强大正能量。汇聚正能量就要统一思想,形成向心力。要用共同的目标来激励,引导全体教职工把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崛起武陵山,领先渝东南"的"酉阳教育梦"统一起来。要用正确思想来统领,在全体教职工中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提出了把"大力发展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业"作为渝东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将渝东南片区建成武陵山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带。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黔江区采取了有力措施,依托独有的生态、区位、资源和气候优势,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原则,推动旅游业发展走特色差异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笔者针对重庆市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带来人力资源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大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实际,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面对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人才需求情况,对如何整合重庆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突破渝东南民族地区和渝东北三峡库区"两翼"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瓶颈,帮助农民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及增收致富,提出加快重庆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张杰 《科学咨询》2004,(9):34-36
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的制度贫困与人文贫困比经济贫困更为严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制度贫困和人文贫困造成了经济贫困,所以要彻底解决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就必须变革农村经济制度,把"制度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来抓.  相似文献   

13.
一、驻渝军事院校"科教兴渝"现状 驻渝军事院校自建国初期就植根在重庆这片土地上,一直遵循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参加了重庆市许多重要的基础工程、信息网络建设,并伴随着重庆市的发展而发展.在重庆市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军事院校就有3位.重庆市实施"科教兴渝"战略以来,驻渝军事院校积极响应,在实践中做到了"三个坚持":  相似文献   

14.
蚕桑业作为拉动渝东南农村地区经济重要的抓手之一,对渝东南农村地区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渝东南地区蚕桑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渝东南地区蚕桑业特点和典型地区的区位优势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酉阳县教育委员会根据在《渝东南民族地区区域性教育发展机制研究》课题大背景下,不等不靠,自动自发,苦苦思索与执着追求区域内5173平方公里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愿景规划顶层设计、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教育科研、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扶贫组合拳"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的实践与探索。一、正确的教育发展思想源自于教育客观事实之认识教育事业发展必须有先进的、正确的教育发展思想作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决策导刊》2007,(5):1-1
重庆直辖以来,先后提出和实施了“三大经济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四大板块”(主城都市区、渝西走廊、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发展战略,近期又提出了“一圈两翼”(“1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区域发展战略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7.
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备受关注。教育发展方式是实现教育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垫江教育发展方式要升级与转型,即要转变到内涵发展的轨道上来,才能实现垫江县政府提出的"建成渝川东部教育强县"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冉杨  杨胜华 《科学咨询》2010,(16):10-12
针对渝东南民族地区交通大变革、产业大调整的实际,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市发展的“314”总体部署,根据重庆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整合武陵山区及重庆市城乡旅游资源,突破渝东南旅游产业发展瓶颈,提出加快推进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近来有两件大事使川渝合作和成渝地区成为热门话题.一是<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课题在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研究招标中一举中标;二是重庆市近百人高规格党政代表团赴蓉并就<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和交通、旅游、农业、公安、文化、广播电视等部门的合作签署了协议,统称为"1+5"川渝合作框架协议.这两件大事把川渝合作、共谋成渝地区发展推向近10年来的高潮.同时,也提出了成渝经济区能否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大东北之后的"第五极"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陶雷  费奇  王红卫 《管理工程学报》2002,16(Z1):144-148
引言 教育规划[1],是国家各级政府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卫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标,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有关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规模、速度以及实现的步骤和措施等所作的部署、设计及安排.教育规划是政府加强对教育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保证教育事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十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新、准、实"的要求下,我们为你进行了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编制的尝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