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吾尔族在人生礼俗与节日习俗方面创造了形形色色的规约和仪式,并以异质同构的属性联系起二者,使物质民俗与非物质民俗获得有机的融合,保证了文化生态链的完整与统一.在维吾尔族人生礼俗与节日习俗中,无论是诞生礼与诺鲁孜节中同构的生态属性,成人礼与巴拉提节中同构的生态主题,还是婚嫁礼俗与肉孜节中同构的生态形式,丧葬礼俗与古尔邦节中同构的生态意蕴,其文化生态的支点都是快乐的教化和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刘东英 《民族论坛》2012,(4):90-94,109
维吾尔族丧葬习俗是维吾尔族人生礼仪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吾尔族丧葬习俗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爱惜自然、约束和节制一切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促使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共处等。维吾尔族丧葬习俗中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不仅对保护所在地区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保护生存者的空间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进行的殡葬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明显的标志是遍布天山南北的大大小小的清真寺。伊犁地区是北疆维吾尔族生活、发展的重要区域,该地区的维吾尔族清真寺凝聚了当地独特的地理、社会、民族、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根据调研报告总结了新疆维吾尔族青年饮食习俗在民族文化融合中的变化情况,饮食类型更加多样化,饮食方式和礼仪更加简单化,饮食禁忌减少,更加自由化,饮食观念更加科学化,民族食品走向市场化;从中分析饮食习俗对民族文化融合和社会发展的意义.饮食习俗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整合,而且可以加强社会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5.
维吾尔族的丧葬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吾尔族的丧葬习俗均与伊斯兰教教义有密切的关系。这种丧葬制度是由维吾尔穆斯林对待死亡的观念所决定,是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形成的。 伊斯兰教的教义和丧葬习俗对维吾尔族的丧葬制度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维吾尔穆斯林的丧葬习俗包括哭丧、报丧、洗尸、亡礼、埋葬仪式、服丧等一系列程序。  相似文献   

6.
约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幅员辽阔,古称“西域”,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全疆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47个民族成份。横跨自治区中央的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自然景色各异,风貌迥然不同的南北两部分。天山南麓俗称南疆,坐落于南疆最南端的和田,古称“于阗”,和田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全地区总人口约150万,其中维吾尔族就占到了97%以上。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关于民族节日现代化演变的研究不甚枚举,文化变迁理论被广泛运用.本文旨在对文化变迁视域下的民族节日进行研究,打破对节日现代特征深描的惯例,而将研究重心放到刀杆节成型过程中,通过追朔、推演,以更为广阔的历史视角把握民族节日文化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论民族节日文化的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全球化为民族节日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期。民族节日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面临一个现代化的问题。民族节日文化有其鲜明的特征,它与民族旅游正在日益整合。在节日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上,民族节日文化心理的变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民族节日文化的现代化主要是通过四个途径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总人口超过十二万的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阿尔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以自然界为崇拜对象。 达斡尔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同姓内禁止通婚。入赘婚比较普遍。男人入赘女家后,所生子女内属父亲的“哈拉”(代族),女婿在岳父家只从事劳动,并无继承女方财产权。婚姻多由父母包办,订婚后,男方送马、牛、猪、羊和酒等,这叫大礼,达语称“恰安特”。这一天姑娘要躲起来,不  相似文献   

10.
金沙江沿岸峰峦高耸河谷幽深,生活在这一带的彝、傣、壮、傈僳、汉等各族人民,与岩林为伴,同鸟泉共居,听泉起舞,枕草入眠,较之平川地域的族群,对大自然更具有亲近感,环境保护意识也十分强烈。从该地人民的一些环保习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那份珍惜和热爱。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民族都有世代创造、延续的传统文化财富,其中民间信仰是重要质点之一,具有其它文化元素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它深深地植根于广大民间,时刻影响和支配人们的心理及行为。同时民间信仰也是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区别、自我认识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崇山习俗在东北亚古丝路沿线民族中是普遍存在的,本文基于史书文献和田野调查所得资料,分别以山神形象变迁、祭山习俗内涵,以及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的祭山仪式为研究对象,解析东北亚古丝路沿线民族崇山习俗的内在关联、特定崇山仪式中多个文化影响的体现,论述文化传播对于古老民间信仰的作用,以展现东北亚古丝路上的文化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交融地区。各民族因起源、历史、宗教、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都拥有了各自独特的文化标签,在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过程中,构成一幅绚丽多彩、丰富的多元文化图景。多民族构成的多元文化背景使得新疆的民族教育具有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特殊意义。跨文化教育作为国际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理念,适合新疆当前实际。推进维吾尔族青少年跨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重淫祀、崇巫尚鬼,凡节日必祭祀祈禳。自十八世纪以来,土家族的祭祀祈禳活动经历了重大的变迁,在不同的时代,其内容和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而与祭祀祈禳紧密联系的民族节日也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变革,不断赋予其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具有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新的功能。因此,对部分民族传统节日我们应该加以引导,使之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回甲节是朝鲜族庆贺60周岁的祝寿活动,回婚礼是结婚60周年时举办的庆典礼仪,现在有的地方将回婚礼纳入回甲节共同庆祝。它既保存了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又融进了新时代的文化内容。它歌颂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尊老敬老、夫妻恩爱,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6.
麦西来甫传承当中的社会记忆因素是很重要的,麦西来甫表演中能看出很多维吾尔文化的社会史的内容,包含三种社会记忆:个人记忆(这与传纪和个人经历有关)、认知记忆(这与关于世界的总体知识相关)以及很重要的习惯记忆.沃尔夫认为,在人的生活世界和语言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每个民族都会发展出一些语言上的工具用以解决被认为是必要的任务,一个民族的语言因此将会是有关他们的思想方法、宇宙和日常生活的一种重要知识来源.麦西来甫传承中的语言因素也很重要,如地方方言等.  相似文献   

17.
对于渔猎民族室韦的冬季“凿冰捕鱼”的习俗,由于史籍记载疏略,后人知之甚少。利用与室韦人有共通习俗的其他北方渔猎民族的历史文献材料和大量民族志资料相互印证的方法,推知室韦人冬捕习俗的内容。这种捕鱼方式具有多样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等特点,虽然当下冬捕是古代冬捕习俗的延续,但古今冬捕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审美观;相对于汉民族的"玉"和苗族的白银,维吾尔族的"金"不仅表现为喜戴黄金首饰善用金亮炫目之色,而且金色作为神圣美好的象征,成为诗人讴歌的对象;及之民族性格,象征纯度的内在品质之真和皇权的外在强力之勇,宗教神灵之境,都成为维吾尔族金文化审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研究对象,但至今还没有从宗法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问世。本文运用历史文献资料,论述和分析了维吾尔族传统宗法文化的表现形态,以有益于维吾尔族历史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20.
回族节日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构成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回族节日文化的特性及其意义 ,充分揭示了回族节日是回族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人们从中可以得到精神的愉悦以及美化生活的养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