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80年代走过来的诗人作家张炜带着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精神,在他的小说世界里建造着他的"童话王国"。小说《我的田园》中就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乌托邦——这是一个由理想主义知识分子、流浪汉和乡村劳动者组成的大家庭——具有着张炜式"理想国"的普遍特点:主人公普遍具有的"大地情结";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童年记忆及主人公对理想国的宏伟蓝图。然而,由于主人公"漂泊——栖居——再漂泊"的命运轨迹,这个美丽的"童话王国"最终难以逃离毁灭的结局。主人公带着流浪的天性依旧行走于荒野。  相似文献   

2.
2 0世纪 2 0年代初 ,周作人提出了教育童话的观念 ,主张应用童话进行儿童教育。周作人的教育童话观蕴含了民俗学的方法和儿童心理学的成果 ,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建立了一个“现代”的环节。同时 ,周作人的教育童话观也存在着儿童本位主义的弊病。  相似文献   

3.
《稻草人》和“现实主义童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话集《稻草人》应不应该称作“现实主义童话”?“现实主义童话”这一命题有何存在价值?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笔者试图通过文本考察,具体分析两种极端评价的偏颇;并通过对20年代至30年代童话观演变的辨析,指出童话集《稻草人》被演绎成“现实主义童话”是一种缺乏历史分析的理论粗疏,而“现实主义童话”这一个命题本身也因理论阐释的欠缺而日益失去魁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史上,李长之在儿童文学的翻译、创作、评论上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他译的《歌德童话》至今仍是我国惟一的歌德童话的译著,他的童话创作反映了现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轨迹,他的童话评论也体现了20世纪30年代颇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的观点。总结李长之的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实践,对于研究现当代儿童文学史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童话的概念和成人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话的概念和成人化问题汤素兰笔者并不想妄自给童话下一个定义,只是想提出自己的某些思考。我的思考源于我自己对童话发生问题的研究。从对童话发生问题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万物有灵观念和法术思维,是童话发生的最初源头,也是童话存在的最后保障。原始思维中的万物有灵...  相似文献   

6.
建江可能是中国大陆最适合解读《安徒生童话》的人选。理由:我对他心性的感觉:温和,博大。童话研究学者,幽默推崇者,作家。———有没有“童话”的出身?或者,是不是从“童话”出发?这一个问题事实上在中国大陆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之中还是一个蛮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儿童文学的“基底”的问题。我们不一定写童话,但我们却是从童话而来的。其中的一个大宗源就是《安徒生童话》。做一个《安徒生童话》的东方解读者读了孙建江选评解读的这些篇目,首先有感触的便是一种“正宗”的味道。《安徒生童话》可以被“颠覆”或“破解”,但那可能不…  相似文献   

7.
在巴金六十多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长河中,童话作品是一朵晶莹的浪花。巴金是在外国童话作家作品的启迪下,萌发童话创作欲望的。早在二十年代,他就以纯真的童心研读过俄国盲人诗人爱罗先珂的童话集,三十年代初期选编、出版了爱罗先珂的第二本童话集《幸福的船》,四十年代又完成了译介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集》等。并在悉心传播外国文化的过程中,吸取优长,融入自己的童话创作之中。三十年代,巴金已在日本和上海先后  相似文献   

8.
呵,《童话》,《童话》,多么令人困惑的《童话》!它里面没有一篇真正的童话,却偏偏取名为《童话》。诗人告诉我:这是他写作的童年时期的产物,取其幼稚之意。在《人之诗·自序》中,作者又把这些作品称为“梦幻式的小诗”,“试图用朦胧的语言来表达当时同我一样没有见过世面的青年们的苦闷和追求”。我似乎找到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我好象朦胧地感到这些小诗确实象童话。不,我又醒悟到这些小诗只能取名为《童话》。童话,  相似文献   

9.
童话幻想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把童话幻想的起源问题提到研究日程上来,就意味着试图从发生学的角度,试图通过童话幻想的最初心理发生过程去认识童话幻想。自从皮亚杰创立“认识发生论”以后,已经没有人怀疑“有必要研究认识的起源”了,普遍相信“对认识的心理发生的研究是进行认识论分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问题”。他的学说给予我以方法论的启示:只有懂得起源才能认识本质,对于认识童话幻想来说也是如此。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学家经过对一些未开化的土著部族的实地考察,确定童话出现在原始社会。马林诺夫  相似文献   

10.
伏峰 《百姓生活》2012,(5):64-64
我的老家尖庙村,是江苏邳州市的一个村落。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左边是我哥,中间是我,右边是我干哥。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说过:“郑振铎兄创办《儿童世界》,要我作童话,我才作童话,集拢就是题名为《稻草人》的那一本。”他的第一篇童话《小白船》发表在《儿童世界》第一卷第九期上。1922年,他共在该刊发表了19篇童话,以后又写过20多篇,合计43篇。这些童话分别结集为《稻草人》(1923年)与《古代英雄的石像》(1931年),此外还有《鸟言兽语》、《火车头的经历》等篇收录在《四三集》中。 叶圣陶童话全系作家独创。鲁迅曾赞誊《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郑振铎认为《稻草人》“在描写一方面,全集中几乎没有一篇不是成功之作”。叶圣陶童话正是内容与形式双美的杰作,它的出现是中国艺术童话成熟的标志。叶圣陶自己也对郑振铎这样说过:“我之喜欢《稻草人》较《隔膜》(叶圣陶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引者注)为甚,所以我希望《稻草人》的出版,也较《隔膜》为切。”叶圣陶之所以如此偏爱他的童话,因为这是他献给“最可宝爱的后来者”  相似文献   

12.
《北方人》2008,(4)
我所说的"50后",是套用"80后"的说法,即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是一个典型的"50后",与同龄的朋友谈起我们这一代人时,大家无不感叹,这一代人经历了太多的磨难。  相似文献   

13.
读叔本华对于我已经是第三度。80年代中期,在存在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席卷大学校园的气氛中,不到20岁的我曾忘情地钻研他那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并且以相契于他的狂妄与自信,在一个炎热的夏季竟写下二、三万字的关于叔本华美学思想的文字。二度对叔本华发生浓厚的兴趣,是在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彼时我的学术兴趣已转移并固定在佛教思想史方面,我至今弄不明白,究竟是叔本华哲学的底慧引发了我的佛学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诗人,郑敏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出版过《诗集1942- 1947》,80年代后又出版了《寻觅集》、《心象》、《早晨,我在雨里采  相似文献   

15.
在各种各样的童话研究中,以心理分析为基础的童话心理学别具新意.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版的贝特尔海姆的<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是美国童话心理分析的经典性著作.作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寻童话的形成与特点,用精神分析方法探讨童话的魅力及其表现艺术,形成了独特的童话心理学.了解和认识童话心理学对儿童教育工作者、儿童文学创作者和研究者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①具有浓厚幻想色彩是童话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最重要的特征,可以说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和其它文学样式相比,童话的幻想性质已经大致规定了它不擅长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不增长如实精细地描绘让会生活事件和情景。如果非要如此不可,童话就不是童话,就失去了童话那特有灼神奇的就力。童话所具有的幻想特色,使得童话逻辑成为儿童文学理论上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幻想和现实的关系。这个问题本身是极易回答的。虽然幻想是一种特殊的想象,更多地超越物我的界限、时空的界限,更…  相似文献   

17.
安徒生童话温暖的人道主义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徒生(汉斯·克利斯蒂安,1805—1875)一生写了一百六十八篇童话。安徒生童话的故事和语言,安徒生童话中蕴涵的精神内核,安徒生童话有机的艺术整体,赢得了各种年龄的读者。这正如安徒生当年所自述的:“我写的童话不只是为给小孩子们看的,也是写给老头子和中年人看的。小孩子们更多地从我的童话故事情节本身体味到乐趣,成年人可以品尝到其中包含的深意。”所以,安徒生童话拥有世界上最众多的读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开风气之先者,他不但很关注安徒生童话的早期汉译问题,而且用白话翻译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从而引发国内安徒生童话热的出现.20世纪20年代,安徒生汉译开始由个体批评家或学者自觉,上升到整体的合力推动,安徒生童话翻译出现高潮,对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也蓬勃发展.叶圣陶在安徒生影响下创作的童话作品结束了中国童话的“模仿时代”,而叶君健翻译的《安徒生全集》则进一步推动了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接受,对中国现代童话的创作与发展影响深远.周作人、叶圣陶、叶君健代表了安徒生入华的三重“侨变推手”,推动了作为诗人巨像的安徒生在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创作、翻译上的全面影响.正是通过他们的努力,安徒生童话的意义和价值才得到充分展现,即“侨易新符”的创造完成才是一种理论、人物或镜像在长途文化旅行之后可能达到的一个长期有影响力的标的.  相似文献   

19.
黄长怡 《今日南国》2007,(12):34-36
现象解析郑渊洁的童话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国内第一位打破说教面孔、站在儿童角度讲述故事的童话作家。在他的作品里,抨击学校教育,鼓励孩子发挥本色,自由创新,文风轻松活泼,想象力丰富。新颖的风格加上丰富的创作  相似文献   

20.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宝贵、最重要的时期,它对人的影响伴随着人的一生。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童年的消逝》一书中从媒体时代对儿童的影响入手提出了童年消逝的观念,他所指出的这一儿童问题已经在中国上演并日趋成为全球危机。虽然童年边缘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教育难逃其责。因此,要努力构建教育者的童年意识,通过教育引导儿童走向童话,从而更好地呵护童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