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国民礼仪教育。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本项目调研高职女大学生礼仪素养第二课堂教育情况,尝试通过设置更灵活,可操作性更强的第二课堂,探索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礼仪教育,在大学生中营造知礼、懂礼、行礼、尚礼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
韦英 《现代交际》2014,(10):208-208
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种历史文化,在约束人们行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礼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作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通过传统的礼仪文化,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文明诚信、勤俭节约等基本的道德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本文就传统礼仪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提出了如何利用传统礼仪文化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承,礼仪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学生应该秉承这种优秀文化传统,表现出学礼、懂礼、守礼等民族特质。然而,现今大学生的礼仪素养却不容乐观,目前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的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形象,更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至关重要,势在必行。本文旨在论述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邓素碧  李军 《职业时空》2009,5(5):82-83
当前,大学生礼仪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眼于大学生礼仪失范的根源探究,对社会外界环境、传统文化、学校教育、虚拟网络、家庭教育五个外部因素和学生心理、学生道德修养以及大学生礼仪规范体系三个内部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礼仪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学科之一,校园大学生礼仪文化建设则代表了大学生在校园中所学的礼仪文化和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改善。大学生文明礼仪状况不仅反映了学生的个人整体修养和个人自我认知水平,也代表了高校的教育成果。本文先从文化与礼仪的概念和意义着手,再讨论礼仪文化建设的有益之处,最后了解大学生做好其礼仪文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其鲜明的形态和特点,是中华民族宝贵而丰富的精神财富。大学生由于教育体系设置和人才需求现状等原因,对中国传统文化缺少深层次的了解和认同。在高校没有更多的条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下,借助礼仪教学这一极为有效的平台,利用提高认识、整合内容、挖掘底蕴、培养感情的方法,培育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7.
杨爱琴 《现代交际》2012,(5):240-241
必要的大学生礼仪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形象,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在高校开设礼仪教育课,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礼仪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以及解决策略来探讨大学生礼仪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敏  张蕾 《现代妇女》2013,(12):123-123,126
社会公众一直以来对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厚望和近年来对大学生群体形象的描绘形成了颠覆性的反差。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如何让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和高校的教育者真正从礼仪文化的内涵开始重视礼仪教育,规范自身行为和提高道德修养,从而促进人际交往,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形象不佳的影响因素,强调礼仪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深刻的文化影响因素和语用内涵,需要在教育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多方面调整,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职业化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9.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因为,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1.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但在21世纪,如何培养大学生崇礼、习礼以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则是当前的重要课题.目前,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中并没有开设礼仪教育课程,恰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修养状况令人担忧,在文化大发展的社会化背景下,传统礼节的缺失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礼仪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1.
杨柳 《现代交际》2012,(6):49-50
日本礼仪拥有令世人广泛称道的独特魅力。魅力之独特在于其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传统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所有后进国家的共同课题。日本在现代化发展的最初阶段明治时代,对待传统礼仪文化的方式奠定了进入现代化社会后对待传统礼仪的基调。社会意识与舆论是决定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导向,学校及社会教育是传统礼仪得以传承的根本途径。在此基础上,明治日本积极从传统中挖掘礼仪精华并使之得到了弘扬。本文试从礼仪社会意识与舆论、学校及社会礼仪教育、茶道复兴与女性礼仪三个层面探究日本传统礼仪得以传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正确认识礼仪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礼仪文化对高校德育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周琴  吴坤湖 《现代妇女》2010,(11):105-107
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个人修养和文明程度的需要。但因学校礼仪教育的缺失,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以及家长教育失当、少数教师负面示范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现状令人堪忧。为此必须从学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4.
社交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既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与内涵,也反映出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与文明状况。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生将从这里开始迈入社会、走向成熟,因此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是大学教育的重点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交礼仪与修养的内涵,重点探讨了当今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缺失及主要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责任感的缺失,是当前大学生最为普遍的问题。为了唤醒大学生的责任感,就必须有一种文化去教育和承担。武术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它蕴含了古代哲学、古代礼仪和最起码的人性教育。本论文根据当下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结合武术蕴含的传统道德思想,就武术教学对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武术的传统思想可以从传统礼节,诚信、正义谦让等方面对高校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路婷 《现代交际》2014,(5):250-251
个人礼仪在当代越来越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我国政府积极倡导礼仪和礼仪教育实践。当前,我国大学生礼仪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如言语低俗、举止粗鲁;社会公德心缺失,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诚信意识淡薄,基本礼貌缺失以及缺乏基本交往礼仪等。探究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现状与缺失原因,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任重而道远,这也是对高等学校辅导员提出的一个艰巨且长期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很好的辅助。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礼仪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来辅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和素质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古代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是我国古人流传下来的珍贵遗产,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可以反映出整个社会的风气,所以我们应该进行修身教育,从而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随着我国大学的扩招,在校大学生越来越多,我们需要重视大学生的礼仪与修身教育,让他们展现与之相对应的利益。本论文对大学生礼仪与修身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唐伟宸 《公关世界》2023,(12):104-106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传承,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对大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塑造有重要促进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中,能为高校的大学生教育提供有力支持,能依托创新型教育体系的构建开创大学生教育的新局面,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先分析大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再陈述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的意义,最后总结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其所包含的思想理念、价值观点、处事哲学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源泉。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剖析当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寻找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发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探析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精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