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初期中国的对日政策与战犯审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 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 ,国民政府从长远的对日关系考虑 ,制定了“以德报怨”的对日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 ,国民政府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公开审判。国民政府在战时和战后对日本违反国际法所犯罪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 ,在审判前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并在审判过程中加以完善 ,审判是严肃、公正的。由于实行“以德报怨”、“宽大迅速”的审判方针 ,仅有极少数日本战犯受到处罚。国民政府的宽大政策带来了两方面的结果 :一是战后大多数日本国民感激中国 ,对中日关系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 ,由于审判过于宽泛 ,使大批日本战犯逃脱了正义的惩罚  相似文献   

2.
孙瑜 《北方论丛》2010,(6):99-103
战后日本在外交上主要奉行对美协调政策,在媾和问题上也以此为基调.在币原内阁(1945.10.9-1946.4.22)和吉田茂第一次内阁(1946.5.22-1947.5.20)期间,主要奉行全面媾和路线.在芦田外交(1947.5.24-1948.10.7)期间,开始了向片面媾和的转向.在吉田再次组阁(1948.10.15)后,最终确立了片面媾和路线.总体上日本的媾和政策主要随着国际局势和美国对日政策的波动而变化,在此期间,日本政府积极争取并交好美国,从而最大限度地谋求其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3.
孔晨旭 《兰州学刊》2008,(2):144-146,27
二战后,对美协调外交政策重新主导日本对外政策舞台,日本政府在美国对目的单独占领体制下的外交上表现出很强的倾美性。随着美苏冷战的兴起,日本政府采取现实主义外交策略,权衡利弊,利用国际冷战对抗资源,主动提出了依靠媾和后美军继续驻目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1947年9月13日《芦田备忘录》的出台,标志着日本政府的以“媾和后美军驻日”为核心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美国政府对战后初期中东局势的研判;分析了美国逐渐背离了大国合作的外交政策,由门户开放、反对势力范围,到希望用自己的发展优势来影响中东未来,最后确立完全意识形态化的遏苏反共政策;认为战后美国外交当局无视国际现实,夸大拔高,以遏苏反共为名行主导中东、领导世界之实。直到现在美国对外政策仍然有这种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维缜 《文史哲》2003,6(3):163-168
中国对日索赔是战后初期 (194 5— 194 9)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在索赔过程中 ,资源委员会起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美国在对日索赔中处于主导地位 ,所以资源委员会的对日索赔深受美国政府索赔政策的影响。随着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 ,美国的索赔政策渐趋消极 ,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 ,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资源委员会对日索赔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新学术》2007,(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党政府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践行了党章"第四条"中的国有化政策,把银行、煤矿、电力、运输、钢铁等部门实行国有化。对战后初期英国国有化的成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对于我们认识英国工党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适应全球战略需要,美国不断调整其对台政策。《旧金山对日和约》是美国构建西太平洋防御线、在东亚实行冷战的重要步骤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朝鲜战争的爆发导致了远东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美国因此加快了对日媾和的步伐。虽然台湾当局进行了不懈的“外交”努力,新中国政府对和约草案不断提出抗议,但中国仍被排除在和会之外,台湾的法律地位“未定论”也最终被限定在对日和约中,这对战后台海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人口急剧增长,引发了巨大的生存居住压力,屋荒问题空前严重,居住难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为此,港英政府干预及介入房屋市场,制订实施租务管制条例,管制所有战前楼宇的租值,积极处理租务纠纷,有效遏制了屋荒进一步恶化及私人房屋租金的高涨,规范了房屋市场,大量移民暂得安居,确保战后社会的稳定、转型及吸聚人才。  相似文献   

9.
左双文  朱怀远 《学术研究》2008,12(4):100-107
1947年6月9日,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利益的考虑,单方面宣布开放对日私人贸易.这一加速复兴日本经济的措施,在中国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国民政府和民众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这一涉及中华民族重要利益的事件作出了迥然不同的反应.在各界激烈的反对声中,国民政府却采取了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宣布开放中日间的私人贸易.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43年开罗会议举行时,罗斯福总统曾提议将琉球交付中国,蒋介石考虑中国实力不足,遂拒绝罗斯福的提议.二战战后,国民政府顾及自身实力,又考量美国在东亚的布局,遂放弃由中国托管琉球的方案,主张中美两国共同托管琉球,并再三强调中国与琉球的历史关系,不承认琉球是日本的固有领土.蒋介石退守台湾后,暗中扶植琉球革命同志会,聊以自慰,并藉琉人国籍问题的操作,作为“中华民国”正统地位的筹码.“外交部”虽机关算尽,但在台湾当局仰赖美援的现实之下,琉人国籍或琉球归属问题沦为台湾当局与美国、日本政府交涉的外交策略.正因为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被排拒在国际社会之外,台湾当局亦未能得到对日交涉话语权,只能维持“冷战”的东亚局势,未能妥善处置琉球归属问题,丧失后来的“钓鱼台列屿主权问题”处理之先机,陷入进退失据的窘境.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根据其全球,特别是亚洲战略的需要,在日本没有彻底清除军国主义及其存在的基础,反而在经济、军事多方面实行扶植政策,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始终阴魂不散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战后初期,在中国内战酝酿、准备和进行的整个过程中,苏联采取了与美国搞妥协,公开支持国民党,压制共产党的对华政策。这样一种对华政策,带有很浓厚的实用主义、机会主义、利己主义和大国霸权主义色彩。它既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造成了极大困难,也严重损害了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3.
对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分期的划分差异,反映了研究者不同的历史认识与视角.学界对日本战后赔偿史分期的争议,透视出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复杂性.对日本赔偿外交时期的深入研究,能够辨明日本战争善后赔偿问题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4.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日本制定了"以非军事化和民主化为中心的改革"政策,试图通过改革将日本缔造成一个和平、自由和民主的国家,但是冷战的全面展开使美国改变了既定政策,美国对日本教育的改造是诸多改革中成效较为显著的一个领域,对日本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在美军占领期间,被迫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多方面的民主改革。这次改革消除了日本对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威胁,沉重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推动日本在政治上、经济上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化,从而完成了明治维新以来资产阶级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对日本、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低估的。  相似文献   

17.
冷战初期,美国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将有民主化进程的危地马拉阿本斯政府视为苏联共产主义势力在该国的扩张,欲将之除去。通过两次秘密行动,采取外交压力和心理战相结合的手段,最终推翻了危地马拉的民选政府,这也成为美国今后在拉丁美洲干涉别国内政的一种模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两个重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即在科技发展战略上,强化基础性科学技术的研究;在科研发展方式上,着重强化以科研联合体的R/D模式。进而基于技术创新理论的视角,特别是借鉴技术范式理论,对这一科技政策进行评析,可以看出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制定是源于开拓原创性技术范式以获取技术竞争的制高点。战后美国科技政策对于我国目前科技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战后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之实施,探究当今日本军国主义思潮复活之历史原因。战后初期美国占领当局对日本进行的民主化政策,没有根除军国主义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在美国干预下,战后初期日本开展的“整肃”和审理战犯工作也不彻底,为日本埋下了军国主义祸根;美国对日本实施扶植政策,使未被根除的军国主义土壤得以滋长和蔓延;成为当今军国主义思潮复活之温床。  相似文献   

20.
英国的“福利国家”创始于二战后工党执政期间,由于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工党政府的福利国家建设把平等置于较为突出的地位。然而,过分强调平等而忽视效率却使英国经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们对福利国家的批评日益增多。但工党的努力依然具有历史意义,应该在肯定福利国家成就的前提下考虑这些批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