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知道葛振林的人很多。他是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但若要问:“葛振林当年跳下悬崖,是谁救了他呢?”知道的人可能就很少了。搭救英雄不留名1941年秋,抗日战争烽火连天。河北易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余药夫,正在狼牙山附近的村寨宣传秋收秋种。9月24日夜里,一起开会的同志没有分散,大家和衣而睡。到了次日拂晓时分,发现日寇调集兵力已把狼牙山周围所有的沟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在激烈的枪炮声中,青年抗日救国会的同志们决定往棋盘坨顶峰转移。到了山腰石门时,敌军越逼越近,几十位同志不得不分散撤离,余药夫只身隐蔽到了山背面的…  相似文献   

2.
闻名中外的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有二人,一是葛振林,官至正师级干部,另一位是宋学义,他却回乡务农。宋学义为何不做官?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前不久,河南省沁阳市离休干部李成杰揭开了这个谜底。  相似文献   

3.
李正河 《老年人》2005,(10):22-23
“抗日狼牙山一跳成壮士英雄事迹载史册;跟党干革命万险砺志气赤胆忠心扬美名。”这副挽联,既概括了抗日英雄葛振林的一生,也表达了人们对这位老战士的深切怀念。2005年3月21日,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不幸在衡阳逝世,享年88岁。追悼会上,我想起他的谆谆教诲,想起他洁身如玉的崇高品质,不禁热泪滚滚,深为痛惜。而今,我作为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后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更加崇敬和怀念这位老英雄、老前辈。葛振林,1917年出生于河北省曲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20岁那年,他怀着一颗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投身革命,从此南征北战,…  相似文献   

4.
肖学能 《老年人》2005,(5):16-16
2005年3月21日,著名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不幸在衡阳逝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5.
2005年3月21日,著名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不幸在衡阳逝世,享年88岁。葛振林,1917年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一个贫苦家庭,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县一次“反扫荡”战斗中,葛振林等五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安全转移,打退了日伪军一次次进攻,击毙敌人90多名。太阳偏西的时候,他们将敌人引上了三面悬崖绝壁的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子弹打完后,砸坏枪支纵身跳下悬崖。他们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最悲壮的一幕。“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写成文学作品,收…  相似文献   

6.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之一葛振林官至正师级干部,而另一位幸存者宋学义却回乡务农。宋学义为何不做官,成为许多人心头的疑惑,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前不久,河南省沁阳市离休干部李成杰揭开了这个谜底——  相似文献   

7.
童心     
童心□/谭士珍与孩子们打交道,是一大乐趣。我当过兵,而且与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在一个部队,这特别引起孩子们的好奇,缠着要我讲葛爷爷的战斗故事。我还教孩子们学简单的队列动作,他们操练得很认真,特别是“报告,敬礼!”动作最为规范,声音最为响亮。当孩子们...  相似文献   

8.
2008年8月24日,著名作家、《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魏巍,因病在北京去世,走完了他88年的人生旅程。遵魏巍生前意愿,他的骨灰被安放在河北省易县革命烈士陵园,与狼牙山五壮士中跳崖牺牲的三位烈士为邻。魏巍曾采访报道“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他不但让全同人民知道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而且还与幸存的两位英雄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9.
一提起著名作家魏巍,人们就会想到他创作的讴歌志愿军战士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早在1941年,魏巍就开始宣传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他不但让全国人民知道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而且还与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0.
无法从容     
流沙 《老年世界》2011,(14):21-21
老人八十二岁了,上一个节目,是关于他的演艺生涯的。 老人说,六十多年前,他遇到了一个姑娘,非常喜欢她。他给她写了一封信,很快得到了回信。但姑娘在信中十分委婉地拒绝了他的爱情。  相似文献   

11.
严农 《老年人》2008,(11):24-24
在我书房的办公桌上,端正地摆放着一张萧三老人的照片。每当看着老人的笑容,我就会想起过去我与他的交往,以及他对我文学上的奖掖和扶持。正是有了他的教导,我才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2.
老同志诗词     
《老年人》1995,(12)
老同志诗词尊师重教咏王白云粉笔生涯四十年,历经新旧两重天。酸咸苦辣皆尝遍,今日尊师倍觉甜。咏狼牙山五壮士周树涛五杰当年意气扬,狼牙山上抗东洋。英雄岂被狂倭屈,志土甘为赤县亡。万丈悬崖忠烈血,千秋史笔党人香。煌煌战绩蜚声远,姓字长同日月光。执法必严聂季...  相似文献   

13.
燃烧的辉煌     
街上住着一位老人。他老了,又病过一场,真正是老态龙钟了。很多人认为他去日无多,熬不过这个寒冷的冬季。老人留恋这个世界,尽管走不动了,但他还是天天出来走走,走得踉踉跄跄、颤颤巍巍,他总是早上出太阳的时候走出去,下午或者夕阳西下时回来,没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有一次,我想跟着老人,看他究竟要去哪儿,但老人走得太慢太慢,我没有耐心跟着在他后面,也就放弃了。一次从河边走过,忽然看见老人了。这里远离市区,已是荒郊野外,没想到老人居然走了这么远,他还走上了河堤。河堤很高,他是怎么走得上去的呢?我看着老人。老…  相似文献   

14.
唐代陶 《老年人》2007,(5):22-22
部队生活艰苦、紧张,而又让人难忘。我曾有幸成为人民军队中的一员,参加了抗美援越战争。不过,说起当初报名参军的事儿,我还得感谢葛振林壮士呐。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见到黎福青老人,是在一次会议上,以后由于工作关系渐渐熟识起来,他是株洲市工人文化宫的退休干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走进了他的家——“梦瓶斋”。老人的家不大,但布置得素洁而雅致,尤其是占满厅房的博古架上的酒瓶琳琅满目,千姿百态,透着酒的醇香和美...  相似文献   

16.
采访吴伯鸿老人的那天,他正在识字岭公共汽车站整修候车棚。那排长长的木板凳,连同那遮阳避雨的棚支架,刚刚油漆得簇新红亮。地上,重重地写着几个惹眼的粉笔字——油漆未干。看得出,老人是极细心的人。他不时地走来走去,大声提醒那些不曾留意的候车人,一脸的认真和专注,那神情就像在关照自家的亲人。他说,一年里他要油漆好几次,这样车棚才会整洁美观。老人是来义务服务的。他在长沙市11路公共汽车线上,义务服务已有整整16年了。16年的风刀霜剑,将老人脸上的皱纹雕刻得一轮深过一轮,但他初衷依然,日复一日,用一颗宽厚仁慈的心…  相似文献   

17.
都成习惯了,喻文彬老人坐在躺椅上,微闭着眼,静静地等待着自己的大学生保姆回家。忽听得亲热的一声“爷爷”,门开了,张得军双手提着菜,满脸笑容地出现在老人面前。寻找大学生保姆喻文彬老人今年87岁,原在湖南机械工业学校工作。他待人谦和,性格开朗,大家都很敬重他。1976年退休后,他和老伴相依相牵,过着平静的生活。1991年,老伴去世了,喻老感到非常孤单,生活也缺少人照料。在儿女的劝说下,他先是搬到子女家居住,但没住多久,觉得太受拘束,还不如一人住着自由,又搬了回来。老人年近八旬,要单独生活,子女们不放…  相似文献   

18.
城镇老人生活的自由港湾贺海漫步都市,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老人已经摆脱往日的束缚,进入晚年生活的自由港湾。相比较而言,城镇老人比农村老人有着更多的优越条件。他们绝大多数每月都有固定的退休金,有的还有数额不等的养老储蓄。经济上有了保障,在家庭中便有地位。他...  相似文献   

19.
冰山 《当代老年》2010,(4):42-42
他卖掉了上亿元的豪宅捐资办学,成了没有住家、没有私家车,每天坐公车的老人。  相似文献   

20.
晓玉 《当代老年》2007,(5):14-15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8点半钟,来了一位老人,年龄80岁靠上,他是来拆拇指上的伤口缝合线的。他急切地说,9点钟他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希望我能优先给他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