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第一次对萌萌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后,激情澎湃却手足无措,只好酸溜溜地掉书袋:“我对你的爱,是繁体字的爱。” 一晃三年过去,我忠实地履行了当初我对萌萌的承诺。在这三年中,每逢与女性有关的节日和萌萌的生日,都要挖空心思,为她选购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既要有一定的寓意,又不能重复,当然还要注意价钱不可以太低廉;在这三年中,我没有跟萌萌红过一次脸,不管她是心情不好拿我出气,还是她心情太好故意气我,抑或是纯粹无事生非无端找茬儿……我自认是“好好地爱”了。然而萌萌的反应一直很平淡,似乎无论我怎么做都不能够使她…  相似文献   

2.
在玫瑰成灾的年代,我们也许更希望用土豆传情达意;在大家一道滥情的城市生活中,我们对爱情的疑虑,往往会因为浪漫太容易制造和可以轻松获得而产生。也许,“我们一切的根本问题——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缺少爱。主人公:路远、花儿婚龄:无恋爱时间:对个月11天又7小时讲述者:路远我是70年代出生的那拨所谓“新人类”当中的一员。别人都说我们生逢其时,一长大就赶上了想怎么爱就怎么爱、愿意怎么浪漫就怎么浪漫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环境相对宽松的时代,但我本人对这一点持不同看法。今年情人节那天,我的传呼机、手机几乎被打爆,…  相似文献   

3.
陈展 《职业》2008,(11):42-43
一部话剧《办公室有鬼》,在白领中人气火爆,为什么?因为每个人在办公室都能感觉到“鬼”的存在—在势在必得的升迁落空时;在十拿九稳的合同飞掉时;在昨天还谈笑风生的同事突然翻脸时……“鬼”空间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金色年华》2014,(11):52-52
“今天,你运动了吗?”近来,这句话成了很多青年运动爱好者的口头禅。而身边也有很多爱好运动的青年人,有爱骑行,每逢周末假日便约上几位骑友穿村走寨骑上三五小时;有爱徒步,跋山涉水,每次都行走五六小时;有爱晨跑,每天早上慢跑五至十公里;有爱跳广场舞,一个晚上不跳浑身不舒服;有爱晚上散步90分钟,有爱练太极,有爱打乒乓球、打篮球,有常去健身房,常练瑜伽……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家茶座》2008,(3):159-160
据南方网最近报道,被下令下课的电影演员汤唯最近热衷于学习古汉语,拜一位大学教师为师,且颇有心得。她认为自己至少有两个收获:知道了画和诗里都有一项技巧,叫“留白”;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古人。“现代人都太精明了,”汤唯经常自问自答,“其实他们也并不是天生有心计,他们也是被逼出来的”。“我来上古文课,因为我有太多的问题,不能清楚地说出问题所在,我需要古人的大智慧。“  相似文献   

6.
画中有话     
爱情偏见在恋爱的过程中,男人总要卖点劲、出点力,这感觉像是在干体力活。因为女人比较欣赏男人的劳动,就像男人比较欣赏女人的容貌。孔子曰:“食、色,性也。’”而嘴唇最能表示这两个最原始的欲望.当男女接吻时,同时又显示出“食”的动作(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把男女接吻“称作“啃”)。可见,在最原始的欲望中,二者是统一的。爱是两性间漫长的阅读,婚姻则是男女共同写作、修改的一本书。婚姻如果触点小礁,反而有利于以后的航行。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绝大部分夫妻,都是在小打小闹中度过了他们的一生。可如果触上大…  相似文献   

7.
“春蕾计划”公益项目从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25年了。当我们回首这25年如歌岁月的时候,分分秒秒都浸满了挚爱。爱是永恒的主题,我们愿为爱而继续努力;爱是不能忘记的,所有爱的付出会永远载录在中国儿童发展事业的丰碑上。  相似文献   

8.
心中有爱     
心中有爱文/吴庆图/丹青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爱是一种情感,不是一种欲望;爱是一种给予,不是一种索取;爱不仅仅是男女之爱,还有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生之爱、民族之爱、家国之爱。男人的爱热烈而粗扩,女人的爱细致而缠绵,父母的...  相似文献   

9.
当其他老师都在努力与班级学生“打成一片”时,他却主动和学生拉开距离;当其他老师紧跟改革步伐进行一体化教学时,他却“逆势而上”坚持自己的做法;当其他老师因为学生寝室内勤扣分而痛惜奖金时,他却对扣分的学生说“扣得好”。他是杭州市第一技师学院的“怪老师”王一群。他说:“只有跳出条条框框,有活性、有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持久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色一些好     
本色一些好梁良良赤裸着来到这世界上。但是立刻,我们就被严实地包裹起来。五彩的服饰包裹着本色的肌肤,我们感受到自身的安全,又赢得他人的赞誉。于是,大家都学会并且习惯了“本色包裹术”:用笑脸包裹痛苦,因为“英雄有泪不轻弹”;用沉默包裹无知,因为“言多必失...  相似文献   

11.
《公关世界》2008,(5):48-48
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如果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细细体味生活,我们会发现“爱”就像我们身体里不可或缺的维生素。没有爱,再坚强的心灵也会变得脆弱:没有爱,再辉煌的人生也会显得苍白。只有爱,才会支持着你我一路走下去,相扶相持,风雨无阻;只有爱,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在这里,小编奉献给大家几篇和“爱”有关的小文,让我们用细腻的心去感受那些温暖着我们的“爱”……  相似文献   

12.
民间流行语“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话好呀!大街上常可以看到顽皮的青年歪斜的肩膀上依偎着的尽都是可人的姑娘。而身怀一技、老实憨厚的青年往往孤单独行,冷冷清清。“坏”男人言行张扬,姑娘们看出来的尽是活力和感染力;“坏”男人还打架,姑娘也许觉得这就是孔武有力,雄性勃发;“坏”男人要在公众场合和女人打情骂俏,也许正搔到女人的痒处;“坏”男人爱与认识的小姐来点闹剧、恶作剧,姑娘们心里觉得有情趣有回味有闪光之处;“坏”男人追起姑娘来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遭到白眼越红眼,穷追猛打,屡败屡战;“坏”男人啤酒加烟…  相似文献   

13.
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们给予孩子数不清的、甚至叫他们无法承受的爱,因为我们“望子成龙”。于是在“先儿孙之忧而忧,后儿孙之乐而乐”的爱心之下,出现了家庭中的“老少错位”现象。你观察一下,你的家庭也是这样吗?或留意一下,你亲朋邻里的家庭是不是这样子呢?  相似文献   

14.
生命与爱     
我们无法解释清楚爱的真谛,就像我们无法解释生命的真实,人们对生命的疑问是: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们对爱的疑问是:爱是什么?情为何物?对于爱,我们往往称之为喜欢;对于生命,我们往往称之为活着。生命是一种生物体从生到死、从小到大、从青到黄的全部过程,它对拥有者来说只有宝贵的一次,因此大多数人比受更珍重生命;爱是人类对人或物有着很深的感情,爱可以有很多种很多次,爱有深有浅有轻有重有真有假。有些人为爱而活着,当爱情破灭,便选择了自断的绝路,与爱一同泯灭。有些人为活着而不得不去喜欢,因为活着就需要满足…  相似文献   

15.
交流     
汪耀华 《中外书摘》2008,(7):100-100
“5·12”汶川地震,我们震惊,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捐款,因为我们愿意尽力;我们组织义卖,因为我们期望更多读者参与。  相似文献   

16.
近期,各地物价上涨成了全国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为了能从容应对,不少人的生活方式也正在随之发生变化。菜和油涨了,大嫂们也许会多跑几个菜场,比较价格再买菜;衣服贵了,爱漂亮的女孩们减少了逛街的次数,转到网上去淘;汽油涨了,开车族们或许减少出行次数。随之而来的,一些新的“族群”也在悄然形成,像“淘宝族”、“海豚族”、“记账族”等。  相似文献   

17.
人间喜剧     
多彩姑娘:“爱情是纯洁的,不应该用钱买。我就不爱钱.”小伙子:“你爱什么?”姑娘:“我爱一台进口的‘画中画’彩色电视机,这样我们的爱情就丰富多彩了L”指挥“在爱情的十字路口,我到底该怎么办?”“站在路口中间,哪儿《不去!”“干嘛这样呢?”“这样一米,他们都得听你指挥。”回赠教授从研究室回到家中,见桌上摆着一大束鲜花,山到非常惊讶。“哎呀,你忘了吗,今天是你的结婚纪念日有!”教授听了,微笑着对妻子说;“原来七。此,谢谢你2到了你的结婚纪念日.我屯买一大束鲜花祝贺你.”‘强丈夫:“从各方面看,我都比…  相似文献   

18.
巴黎是座美丽的城市,不仅因为它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富丽堂皇的著名建筑,和代代辈出的伟人志士。无处不在的鲜花,更增添了许多绚丽的色彩,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花都”。   花,是美丽的象征。能够装点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甚至还可以传情达意。   巴黎人爱花、种花,生活中离不开花。无论是探亲访友,生日喜筵,还是探视病人,甚至参加葬礼,都以赠送鲜花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花的语言,把法国人的浪漫情怀诠释得淋漓尽致。玫瑰花象征“爱情”;报春花暗喻美好的“初恋”;兰花代表“虔诚”;雏菊在说“我渴望见到你”;…  相似文献   

19.
爱你无言     
因为爱你,万不轻易地I说:“我爱伽。”【、目是一仰责任,爱的承遇D应纽赔世地努力工同行,所以l我从不轻易地正承遇。“我爱;你”是一种他灵的对话,而不D是一张岗过的通知单。爱不是【一场适富的形或,不是语富之l术的田济合,而是一种出奖一种回治.当资后发现到可以用活活会闲话表达的时候,就成了一场艰难的谈判。“我爱你”R是我IN回的声竟。因为安伽,万不至追究我为什么而爱你。我爱的是伽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伽身上的某个特点。眉妞我能说出为什么而爱你,那么我爱的R是那个作为原因的特点,而不是伽;仅妞伽因我爱伽而爱我…  相似文献   

20.
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梦想。一家、一族如此,一国亦如此,失去梦想便等于失去了人之灵魂、国之精魄。18世纪,大洋东岸的“美国梦”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的精神支柱,他们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智慧与决心,便定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二百年后的今天,在大洋西岸的中国,“国之梦想”在一个继往开来的时刻,在一条民族复兴的大道上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中国梦”沉重,因为它在波涛汹涌的舷路上被铸入了太多汗水、鲜血甚至生命;“中国梦”轻盈,因为它仍在为无数不懈的造梦者们生生不息、世代托举;“中国梦”遥远,因为它承栽着十数亿人民的权利、幸福与人生价值;但“中国梦”渐近了,渐近了,我们终于可以自信地说,我们比任何时刻都接近这一梦想,“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