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走向生活世界——论一种可能的价值哲学范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哲学是植根于现实生活而对生活中的价值问题所做的理论自觉 ,其基本职能在于反映、解释和指导生活 ,因而从学科定位和学科使命来说 ,价值哲学乃是社会哲学的而非形而上的纯哲学理论。社会哲学层面的价值哲学与追求一种形上境界的纯价值哲学不同 ,其旨趣在于合理地解释生活和有效地指导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 ,社会哲学层面的价值哲学也就是实践论的价值哲学 ,而要建构实践论的价值哲学 ,就必须具备具有足够解释力的价值理念和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2.
差异性、偶然性和个体性——未来哲学的新的聚焦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吾金 《求是学刊》2001,28(5):12-18
哲学理念是哲学关于自身的认识和体悟 ,其中包含着哲学家和人们关于哲学的定位、哲学的范式、哲学的视野、哲学的维度的理解。每一时代各种哲学思潮中总是包含着某种主导性的哲学理念。这种主导性哲学理念在重大文明时代的更替中又总是发生深刻的转变 ,从而引起哲学的重新定位。全球化不是单纯的文化现象 ,它以深刻的文化逻辑引导着哲学理念的变革。思考和展望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变革 ,对于新世纪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2 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的阶段性总结 ,我们特邀几位著名中青年学者从不同视角透视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变化。孙正聿教授认为 ,必须对全球化时代哲学创新问题进行前提性研究 ,当代哲学创新的基本前提是发现哲学理论的“外部困难”(即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与人类自身的时代性的生存困境的矛盾 )和“内部困难”(即表征人类自身的时代性的生存困境的哲学理论自身的逻辑矛盾 )。张一兵教授则集中探讨哲学理念创新的途径 ,提出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精心解读以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长期盛行的研究方式的历史审理而获得一种科学的平台 ,从而准确地捕捉到马克思思想逻辑与当代问题的结合点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返本开新”。其他学者侧重于揭示全球化时  相似文献   

3.
哲学创新的前提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学理念是哲学关于自身的认识和体悟 ,其中包含着哲学家和人们关于哲学的定位、哲学的范式、哲学的视野、哲学的维度的理解。每一时代各种哲学思潮中总是包含着某种主导性的哲学理念。这种主导性哲学理念在重大文明时代的更替中又总是发生深刻的转变 ,从而引起哲学的重新定位。全球化不是单纯的文化现象 ,它以深刻的文化逻辑引导着哲学理念的变革。思考和展望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变革 ,对于新世纪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2 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的阶段性总结 ,我们特邀几位著名中青年学者从不同视角透视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变化。孙正聿教授认为 ,必须对全球化时代哲学创新问题进行前提性研究 ,当代哲学创新的基本前提是发现哲学理论的“外部困难”(即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与人类自身的时代性的生存困境的矛盾 )和“内部困难”(即表征人类自身的时代性的生存困境的哲学理论自身的逻辑矛盾 )。张一兵教授则集中探讨哲学理念创新的途径 ,提出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精心解读以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长期盛行的研究方式的历史审理而获得一种科学的平台 ,从而准确地捕捉到马克思思想逻辑与当代问题的结合点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返本开新”。其他学者侧重于揭示全球化时  相似文献   

4.
论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衣俊卿 《求是学刊》2001,28(5):18-21
哲学理念是哲学关于自身的认识和体悟 ,其中包含着哲学家和人们关于哲学的定位、哲学的范式、哲学的视野、哲学的维度的理解。每一时代各种哲学思潮中总是包含着某种主导性的哲学理念。这种主导性哲学理念在重大文明时代的更替中又总是发生深刻的转变 ,从而引起哲学的重新定位。全球化不是单纯的文化现象 ,它以深刻的文化逻辑引导着哲学理念的变革。思考和展望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变革 ,对于新世纪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2 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的阶段性总结 ,我们特邀几位著名中青年学者从不同视角透视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变化。孙正聿教授认为 ,必须对全球化时代哲学创新问题进行前提性研究 ,当代哲学创新的基本前提是发现哲学理论的“外部困难”(即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与人类自身的时代性的生存困境的矛盾 )和“内部困难”(即表征人类自身的时代性的生存困境的哲学理论自身的逻辑矛盾 )。张一兵教授则集中探讨哲学理念创新的途径 ,提出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精心解读以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长期盛行的研究方式的历史审理而获得一种科学的平台 ,从而准确地捕捉到马克思思想逻辑与当代问题的结合点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返本开新”。其他学者侧重于揭示全球化时  相似文献   

5.
文化进步主义:全球化时代的哲学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立群 《求是学刊》2001,28(5):21-24
哲学理念是哲学关于自身的认识和体悟 ,其中包含着哲学家和人们关于哲学的定位、哲学的范式、哲学的视野、哲学的维度的理解。每一时代各种哲学思潮中总是包含着某种主导性的哲学理念。这种主导性哲学理念在重大文明时代的更替中又总是发生深刻的转变 ,从而引起哲学的重新定位。全球化不是单纯的文化现象 ,它以深刻的文化逻辑引导着哲学理念的变革。思考和展望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变革 ,对于新世纪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2 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的阶段性总结 ,我们特邀几位著名中青年学者从不同视角透视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变化。孙正聿教授认为 ,必须对全球化时代哲学创新问题进行前提性研究 ,当代哲学创新的基本前提是发现哲学理论的“外部困难”(即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与人类自身的时代性的生存困境的矛盾 )和“内部困难”(即表征人类自身的时代性的生存困境的哲学理论自身的逻辑矛盾 )。张一兵教授则集中探讨哲学理念创新的途径 ,提出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精心解读以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长期盛行的研究方式的历史审理而获得一种科学的平台 ,从而准确地捕捉到马克思思想逻辑与当代问题的结合点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返本开新”。其他学者侧重于揭示全球化时  相似文献   

6.
张一兵 《求是学刊》2001,28(5):9-12
哲学理念是哲学关于自身的认识和体悟 ,其中包含着哲学家和人们关于哲学的定位、哲学的范式、哲学的视野、哲学的维度的理解。每一时代各种哲学思潮中总是包含着某种主导性的哲学理念。这种主导性哲学理念在重大文明时代的更替中又总是发生深刻的转变 ,从而引起哲学的重新定位。全球化不是单纯的文化现象 ,它以深刻的文化逻辑引导着哲学理念的变革。思考和展望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变革 ,对于新世纪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2 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的阶段性总结 ,我们特邀几位著名中青年学者从不同视角透视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变化。孙正聿教授认为 ,必须对全球化时代哲学创新问题进行前提性研究 ,当代哲学创新的基本前提是发现哲学理论的“外部困难”(即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与人类自身的时代性的生存困境的矛盾 )和“内部困难”(即表征人类自身的时代性的生存困境的哲学理论自身的逻辑矛盾 )。张一兵教授则集中探讨哲学理念创新的途径 ,提出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精心解读以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长期盛行的研究方式的历史审理而获得一种科学的平台 ,从而准确地捕捉到马克思思想逻辑与当代问题的结合点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返本开新”。其他学者侧重于揭示全球化时  相似文献   

7.
论价值形态     
价值论是近代哲学提出而在现代哲学中得到确立的。传统的西方哲学是认识论一本体论哲学(认识论、逻辑学与本体论的统一),价值问题被狭义地作为伦理学问题提出,而伦理学又是由认识论一本体论引伸出来的。这就是由柏拉图开创,延续到黑格尔的伦理—认识平行论。它们认为宇宙的本质是理念,对理念的认识产生知识,道德也是知识。传统的中国哲学正相反,是价值论—本体论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某种道德实体,天道即人道,明道的途径是修身。康德首先把伦理学提高到与认识论平列的哲学地位,即批判哲学的《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的对峙。他把现象看作认识论的对象,把本体看作伦理学的对象,突出了主体性,从而为价值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黑格尔以其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使认识论吞没了价值论。黑格尔以后,便是认识论一本体论思辩哲学的解体和价值论的掘起。赫尔巴特首先提出了价值理论,继之叔本华、尼采、柏格森以及存在主义诸家则建立了与传统哲学对  相似文献   

8.
文化哲学泛化,使得文化哲学的基本性质和研究层面仍然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三个前提决定着文化哲学的系统化及其基本性质和研究主题:现代化的逻辑演进以及总体现代化观念的产生,全球化的文化逻辑以及一种超文化形态——“世界文化”理念的生成,和文化发展的逻辑、文化总体性以及文化本体经验的凸显。这些根本变化,使文化哲学成为当代各种哲学形态的潜流和底蕴——文化哲学的理论形态只是这种潜流和底蕴的集中体现和自觉形态。文化哲学有三个研究层而,即哲学文化价值研究、文化形而上学和文化批判。因此,文化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形态。  相似文献   

9.
郑鹏 《社会工作》2021,(6):21-35
言心哲是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和社会工作学家.他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在既定政治体制之下以和缓、改良的方式补救社会病态的科学手段.他构建了以社会服务为体,科学研究与人才教育为车之两轮、相辅为用的中国社会工作体系.据此,言心哲一方面着手创建社会工作教育方案,以求造就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使社会工作为民族国家建设发生"宏大的效果".另一方面,他提出本土社会工作构建之路的三个维度:在本体论上,将社会有机体的功能视角与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情境相嵌合,提出引入国家力量介入社会病态补救的社会工作本土化路径;在方法论上,调和社会问题研究的实证范式与行动导向,以科学的社会工作研究保证社会问题的科学解决;在实践论上,通过社会工作研究与社会工作实务的实践,发掘社会工作本土要素、优化社会工作教育.  相似文献   

10.
周树智 《唐都学刊》2012,28(6):55-60
人类哲学史上一开始就有哲人对价值进行哲学研究,人类早期价值哲学研究东西方各有千秋。西方近现代价值哲学研究从英国哲学家休谟开始,休谟于1740年发现了实然和应然二分是道德价值哲学研究的逻辑前提和起点。1864年德国哲学家洛采第一个明确提出"价值哲学"名词,洛采之后的100多年里西方价值哲学研究产生了主观主义价值论、客观主义价值论和折衷主义价值论三大学派。他们都在价值哲学研究道路上竖立起了一座座里程碑。西方价值哲学研究因受主观与客观二元对立的价值哲学理论与现实价值对象相分离的抽象价值哲学研究旧范式影响太深,尔今已陷入困境和危机之中。当代东方中国价值哲学研究方兴未艾。中国学者创造的主客观统一的价值哲学理论与现实价值对象相符合的现实价值哲学研究新范式,为价值哲学研究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在价值哲学研究道路上竖立起了一座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的建构可在以下三个问题上作出努力:为不同的社会人群提供可供选择的多元价值目标;重构中国人的价值秩序;为当代中国人的伦理行为与法律制度提供新的人性论基础。中、西、马哲学必须突破学科分割局面,以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为自己的共同思考平台,动用各自的思想资源,构建符合当代中国人需要、并能指导其实践的人生哲学和当代中国发展需要的社会哲学。  相似文献   

12.
高云球 《求是学刊》2006,33(2):49-53
20世纪后半叶哲学的后现代化运动风起云涌。人们对以否定形式出现的后现代思潮赞赏有加,却忽略了以肯定形式出现的过程哲学对后现代化运动的特殊贡献。后现代主义以颠覆传统形而上学为己任,单子论与二元论是其两块基石。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以关系实在论、事件本体论和内在价值论建构起来,这正是对单子论和二元论的有力批判。过程哲学在后现代运动中的作用应该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求是学刊》2002,29(5):53-59
价值问题研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主客体关系”模式 ,这一模式因为将人当做和对象一样的现成的存在者 ,将人和对象一同把握为实体 ,因而将人在价值问题上提出问题的优先性划归为对象世界的事实性的关系。这种自然主义的视角对价值问题的提问是不妥当的 ,对价值问题的解答更是处在价值哲学的门槛之外。只有把价值如其所是地理解为精神现象 ,把价值哲学理解为精神现象学 ,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符合马克思批判精神的价值哲学的门径。价值哲学也不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分支 ,而是构成马克思整个思想得以理解的前提 ,因而价值现象学只能从本体论的角度获得说明  相似文献   

14.
The following essay responds to three main issues raised by Phelps and White (2018) in their critical commentary on our article (McDonald, Gough, Wearing & Deville, 2017). The first concerns the lack of precision in the conceptualisation of neoliberalism and the recent threats to it as we enter a potentially new phase of capitalism. While we share Phelps and White's concern, we argue that there is value in continuing to use neoliberalism as a concept for understanding some aspects of social behaviour. As to recent threats to neoliberalism,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it will continue to persist in the immediate future. To deal with neoliberalism's conceptual problems in social psychology, Phelps and White advance the potential theory of a ‘market‐derived logics’. We commend the authors for pursuing this endeavor, however, we caution that care needs to be taken in its conceptualisation. Lastly, we discuss Phelps and White's disciplinary reflections on social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15.
亓光  王晓冬 《学术交流》2006,(12):64-67
能源法哲学是人们对人类与能源沟通的价值原则和依据以及对人类与能源沟通中产生的知识体系的反思,它揭示了能源法运作的基本规律,说明了能源法的目的和意义,描述了达成上述目的和意义的原则与方法。能源法哲学既关注能源是什么,又关注能源法是什么并具有逻辑和语言的证明性。但是,能源法哲学并不是单向度的理论体系,它既需要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对能源法的根本性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又需要强调能源法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的法律价值。因此,在“能源法的哲学”和“哲学的能源法”的视野下,当代能源法哲学应该通过体系的理论性和现实性为人类社会揭示如何实现美好的能源生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哲学的使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学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放弃对自身统一界说的追寻.对哲学的界说应参照科学进行,而探索科学尚未研究或不能研究的问题,就是哲学的使命.这一具有高度包容性的哲学界说,不仅有历史的依据和理论的证明,也能对"哲学无定性"、"哲学问题无定论"、"哲学无用"等一系列元哲学问题做出更有效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The study “Psychoanalysis—its image and its public” intimates that common sense is increasingly informed by science. But common sense asserts its autonomy and, in turn, may affect the trajectory of science. This is a process that leads to many differentiations—in common sense, in scientific innovation and in political and regulatory structures. Bauer and Gaskell's toblerone model of triangles of mediation provided a distillation of their reading of “La Psychanalyse.” Here it was argued that representations are multi‐modal phenomena necessitating the use of multiple methodologies (comparative and longitudinal;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 this paper we briefly summarise these arguments and elaborate ways in which 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 can be considered a progressive research programme. “Progressive” because as the theory has developed it has extended the range and depth of its conceptual basis; it provides a new synthesis for the social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a of common sense and of representation; it acts as an antidote to the reductionism of public opinion and, finally, it is a stimulus to depart from disciplinary silos. However, there remain unresolved issues: how to segment the relevant social milieus and how to close the feedback loop from common sense to science?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中国哲学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充分肯定近 2 0年中国哲学研究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 ,对近 2 0年中国哲学研究进行了检讨。认为 ,近 2 0年的中国哲学研究缺乏对自身前提的彻底批判 ,没有实现哲学范式的根本转换 ;缺乏一种形而上的维度 ,未能建立起一种总体性哲学 ,失去了对社会价值和人的生活世界的总体化功能 ;削弱了对现实的总体把握能力 ,未能充分发挥思想的启蒙作用 ;未能克服史、论分离的研究方式 ,某些热点问题研究缺乏真正的思想性等。 2 1世纪 ,中国哲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全球化和中国社会的总体现代化将给哲学的发展提供无限生机  相似文献   

19.
王楠 《社会》2014,34(6):140-164
面对现代社会中理性与非理性、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之间的紧张,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力图在对立双方之间搭建起关联并在研究中往复运动,借助包含价值的历史个体和理想类型,通过超越主客观对立的价值阐释,说明历史、文化与社会的各种独特现象,发现各民族和时代中人们的价值理想,理解先辈如何去坚持和实践它们,进而指导现代人在今天继承和实现这些价值。历史和社会科学,既要用理性的方法培养学人清明的理智,也要使人看到超越理性的价值信念,从而帮助人在高度抽象的现代社会中,以理性的态度去守护和坚持各种文明的价值核心,避免走向僵死的理性和狂热的非理性两个极端。  相似文献   

20.
王易 《创新》2012,6(4):5-20,126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一直是社会各界学习、研究和宣传的理论热点。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与时俱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与落实,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全面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的显著特点,并为进一步把握理论的生长点、增强研究的持续性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