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如果有人抱怨如今吏治太涣散和公务员太好当,公务员们一定会义愤填膺地跳起来反驳:谁说制度对官员管得不严,谁说现在公务员当得很舒服?连开会打个瞌睡、上班玩个牌都可能遭到严厉训斥甚至丢掉乌纱帽,还要怎么严啊?  相似文献   

2.
曹林 《决策探索》2009,(7):12-12
如果有人抱怨如今吏治太涣散和公务员太好当,公务员们一定会义愤填膺地跳起来反驳:谁说制度对官员管得不严,谁说现在公务员当得很舒服?连开会打个瞌睡、上班玩个牌都可能遭到严厉训斥甚至丢掉乌纱帽,还要怎么严啊?  相似文献   

3.
我记得有报纸说,现在社会上最痛苦的三种职业是民工、矿工和个体户,并对这三类人的生存状况做比较形象的描述:干得比驴累,起得比鸡早,下班比小姐晚,装得比孙子乖,看上去比谁都好,五年后比谁都老。我看后不禁哑然失笑:这不是在说俺们公务员吗?  相似文献   

4.
招贤榜高科技,对洪山人来说,太陌生了。是圆是扁?谁见过? 据说,全国只有上海和北京在筹办高科技园区。郑瑞英说:“无处可借鉴,我们就自己摸索。大家都来动脑筋。”  相似文献   

5.
决策者说     
《决策》2015,(4):9
“我每天工作都在十个小时以上,早上8点出家门,很少在晚上8点前能进家门,每天工作十个小时是常态。济宁市有800多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800多亿,但我所有工资收入加起来,才7000元一个月,谁相信啊?下面的县委书记、县长一个月收入3000多,还赶不上在工厂打工的。现在的公务员实际上已经变为一个职业化的岗位,我有很多朋友离开了公务员岗位,如果有更好的职业追求,可以另谋他职。——济宁市市长梅永红说,基层政府官员每天要面临很多复杂问题,没几个人不是焦”头烂额  相似文献   

6.
吴明华 《决策》2016,(4):29-31
"作为一个群体,公务员的整体形象不太令人满意;但是作为个体,很多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走进这个队伍。为什么?"大环境变迁下的改革《决策》:经过一系列改革、整治,公务员群体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看待这种新旧状态的转变?翟校义:过去那种状态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持续了很久,问题比较严重。进入"新常态"后对于年纪大一点的人来说,他还能适应,他知道很早的时候管得就很严。对于进入公务员队  相似文献   

7.
大智慧     
赵本山与姜文相比,谁具有大智慧?提出这问题,缘于一故事。说是某年某月某日,姜文见到赵本山,问:“老哥,你看没看过我拍的电影《鬼子来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鬼子来了》是姜文的心血之作,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和太多的观众见面。赵本山看过这部片子。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这片子我看了,心里不舒服。他(姜文)太较劲。他的作品是个非常好的东西,但是,非得让中国人看了不舒服,日本人看了也不舒服,谁都不舒服,这是干嘛呢?他自己在那儿跺脚,真他妈好。有用吗?”因此,赵本山直言不讳地告诉姜文:“你那部片子,好是好,但投资多少钱都是没用的,你…  相似文献   

8.
正"你真是个没意思的人……"有人这么说你吗?有趣真的很重要。大道理大家都懂,有趣却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到。专家会输给算命的或气功大师,就在于前者没意思。有人找心理医生咨询: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医生说,多去看看剧院那个小丑的表演吧。这个人沮丧地说:"我就是那个小丑。"我们常常把有趣的一面用于赚钱,而把无趣的一面用于生活。你一正经,特别是假正经,或太认真、太呆板、太保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在我国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庞大的公务员考试队伍中去。在国外,公务员是就业的上上之选吗?国外公务员又是如何被选拔的?公务员考试又是怎样进行的?本期介绍4个国家的公务员选拔和考试制度等情况,希冀能给中国的公务员考试热以一定启迪。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很多场合流行一句话:“你以为你是谁。”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告诉你,你不是谁,你只不过是一个平平常常的自己。 那么这个“谁”到底又该是谁呢?这就要看说话的背景了,比如,你想给某个亲友弄个一官半职,有人说“你以为你是谁啊”。这个谁恐怕得是县长市长,或主管部门的某要员。又如,你没钱,但又想拥有一辆别克轿车或一套宽敞的住房,有人说“你以为你是谁啊”。这  相似文献   

11.
过客     
世界著名的电影导演希区柯克,年轻时,有一次在苏格兰山区迷路了,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往灯光处前进。希区柯克敲开门向屋主人说明情况,希望能够借住一晚。谁知屋主竟然对他说:“我这儿又不是旅店,为什么要让你住一晚?”希区柯克微笑着说:“我只要问你三个问题,就可以证明这里是旅店。”屋主不相信:“只要你能让我心服口服,我就让你免费住一晚。”希区柯克提出他的第一个问题:“在你之前住在这里的是谁?”屋主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的父亲。”希区柯克继续第二个问题:“在你父亲之前,住在这里的又是谁呢?”屋主同样马上回答道:“当然是我的祖父!…  相似文献   

12.
破坏与创造     
王悦  宋真 《领导文萃》2006,(3):87-87
佛陀在山上遇到了歹徒阿格利玛,阿格利玛杀人不眨眼,当然也不打算放过佛陀:“都说你法力无边,看来也不过如此。我今天要砍了你的头,让大家知道咱俩谁更强大。”“死之前,我有一个心愿,”佛陀指着身边的桃树说,“请砍下这根树枝。”“那太容易了,”剑起枝落,阿格利玛把开满桃花的树枝丢给佛陀,“还有什么要说的?”“我还有另一个愿望,”佛陀怜惜地拾起桃树枝,“现在请让它长回去。”阿格利玛大笑:“你这个疯子,谁能把砍下来的树枝接回去呢?”“可怜的人啊,”佛陀回答,“你认为自己很强大,因为你能轻易伤害生命。但破坏与摧残是最容易做的事,…  相似文献   

13.
李鸿章之死     
刘澍 《领导文萃》2013,(3):84-87
李鸿章知道中国局势有大变,他问英国人卜力:"我听洋人说如果北京公使都被杀了,那么列强就有权进行干预,并宣布要立一个皇帝,如果是这样,你们会选谁?也许是个汉人?"卜力感到李鸿章暗示自己想当皇帝,便说:"西方大概会征求中国最强有力的人的意见,看他认为谁最好。"李鸿章眯起眼睛,过一会儿才说:"慈禧是中国最强有力的人。"此间,孙中山派两个革命党人来见李鸿章,想让他举起推翻  相似文献   

14.
用贤之道     
齐桓公问管仲说:“我想使酒在酒杯中变坏,牛羊肉坏在祭器中,这样做是否有害于霸业呢?”管仲回答说:“这当然是很不好的行为,然而并不影响霸业。” 齐桓公说:“怎样会影响霸业呢?”管仲回答说:“不知道谁是贤才,就会有  相似文献   

15.
李永华 《科学咨询》2008,(22):16-16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铺满鲜花?可孩子的未来谁又说得准呢?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孩子的成长有赖于父母的抚养与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与家长的素质.当今社会需要一名好家长才能培养出好孩子.那么怎样才能做个好家长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  相似文献   

16.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铺满鲜花?可孩子的未来谁又说得准呢?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孩子的成长有赖于父母的抚养与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与家长的素质。当今社会需要一名好家长才能培养出好孩子。那么怎样才能做个好家长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  相似文献   

17.
大玩家     
熊召政 《领导文萃》2008,(24):109-113
明朝的皇帝,虽然鲜有可称“大帝”之人,多数皇帝私下也有一些怪癖,但在大庭广众面前,尚不致有太出格的行为。但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明代的第十个皇帝朱厚照。登基后,被称为武宗。但自武宗即位以后,明朝的纲纪与吏治迅速变坏,所以说,他是一个让明代历史迅速变脸的人。究其生平,客观地讲,武宗为人率真,不矫情做作,这是可爱之处。但若以皇帝的要求来衡量他,则太过胡闹。  相似文献   

18.
我记得有报纸说,现在社会上最痛苦的三种职业是民工、矿工和个体户,并对这三类人的生存状况做比较形象的描述:干得比驴累,起得比鸡早,下班比小姐晚,装得比孙子乖,看上去比谁都好,五年后比谁都老。我看后不禁哑然失笑:这不是在说俺们公务员吗?  相似文献   

19.
遭遇岔路口     
2000年可能是职业经理阶层不稳定的一年,经理人们即使身子没有跳槽,恐怕也免不了“身在曹营心在汉”。对待遇满意不满意的权衡,以待遇和期望之间差距的丈量,都会使经理人(?)心自问:我还继续做吗?在经理人心目中,年薪制到底是怎样一种制度?说“很好”是否理想色彩太多?说“不是很好”是否感情因素太浓?抱着“无所谓”的观望态度是否太消极?年薪制能给经理人带来薪酬制度的质变吗?经理人面前是个岔路口,对走哪条路的选择,薪酬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决定着经理人是走,是  相似文献   

20.
道歉     
小刘的儿子很调皮,拿着皮球在地上不停地拍,小刘求儿子:“小祖宗,别打了,你知道楼下住着谁吗?”儿子小脸一仰,问:“谁?”小刘说:“朱科长啊!”小刘媳妇过来白小刘一眼,说:“有你这样教育孩子的吗?儿子听妈妈说,你在房间里打球不好,因为啊,住咱们下面的受不了,太吵了,知道吗?” 小刘见媳妇劝住了儿子,自己就寻思着要到楼下一趟,最起码跟朱科长解释一下刚才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