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通江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避让与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联系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群测群防,筑实筑牢地质灾害防治"生命工程"安全网。联系群众,全面开展隐患排查。自今年2月初,组织了相关股室、国土资源所会同重庆蜀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专家,深入全县919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现场查看险情情况,摸清威胁对象,划定危险区范围,逐  相似文献   

2.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发布并实施《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规划。为科学有效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划,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主汛期将至,受"4·20"芦山地震影响,邛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增至642个,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未雨绸缪,邛崃市国土资源局及相关部门、镇乡及景区管委会把防灾减灾与践行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把关注民生放在首位,切实做好汛前排查、预案制定、宣传培训等基础工作,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奠定坚实基础。一、科学编制防治方案,切实做好讯前地灾防治基础工作(一)科学编制年度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4.
作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今年进入主汛期以来,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对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省国土资源厅始终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抓紧抓实,着力构建严密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指导督促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是严密有序的防治体系,促使各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丹巴县"8·9"特大泥石流发生后,及时准确判断险情,果断组织1521名群众迅速撤离,成功实现直接受威胁的651人无1人伤亡,受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王东明书记、魏宏省长、钟勉常务副省长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这是一次成功监测预警、提前避让撤离、省州县乡村五级联动、层层落实直至监测员,从而有效避免重大人员伤亡的成功案例。按照李克强总理"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地区的监测及避险工作,推广成功经验"的批示精神,现将丹巴县"8·9"特大泥石流成功避险案例编发如下,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监测工作网格化。全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116处,确定地质灾害易发区8个片区,地质灾害危险点6处,安排监测人员116人,建立健全了县、镇(街道)、村、社、农户和矿山企业五级群测群防体系。预防工作网格化。聘请四川泸州地质勘察公司为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画册80份,填发"一表两卡"120余份、设立警示警戒标示145块,培训监测人员215人次,构建技术支持、宣传、业务培训为主的预防网络。应急工作网格化。制发《隆昌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了各  相似文献   

6.
进入汛期后,面对强降雨天气过程中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严峻形势,四川省各级各地高度戒备、严阵以待,迅速逐级传递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强化基层群测群防监测体系,果断组织群众提前疏散撤离,最大限度降低了因灾损失。7月1日以来,全省己组织地质灾害主动预防避让44913人,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23起,避免了4984人因灾伤亡。达州市8月3日至6日,达州市境内连降暴雨,达州市各县积极采取主动避让措施,共实现成功避险5起。其中,8月4日14:23,达州市达县景市镇寨子村  相似文献   

7.
正杨冬生视察理县重大地灾治理工程11月4日,省国土资源厅党委书记、厅长杨冬生率工作组深入理县视察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工作组现场查看了理县G317线朴头乡甲司口沟的泥石流治理工程,并详细询问了今年阿坝州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阿坝州国土资源局局长泽仁达瓦就今年阿坝州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及20个"7·9"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完成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周密部署,细化责任始终强化各乡镇、各部门党政一把手为地质灾害防治第一责任人。切实增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紧迫感责任感,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任务到人。切实加强乡镇合作,做好公路沿线、水库周边、学校周边、旅游景区周边等地方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人为破坏的地质灾害按照谁破坏谁负责原则严格追究责任。严密排查,科学编制预案  相似文献   

9.
一、全力以赴,严密防范震后地质灾害.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抢险救援队伍、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灾后重建的顺利开展,成为震后灾区人民面临的最大威胁.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领导高度重视,胡锦涛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和绍史部长、小苏副部长等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严密防范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以来,隆昌县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突出"群防群测群治",收到明显成效。一是"群防"。向地灾隐患点周边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画册453份,填发"一表两卡"120余份、设立警示警戒标示145块,培训监测人员215人次,构建技术支持、宣传、业务培训为主的预防网络。二是"群测"。选聘104名地质灾害监测员,对104个地灾隐患点,实施一对一全天候监测。与气象局合作,建立灾害天气应急平台,覆盖所有镇(街道)。局机关全面实行汛期24小时防汛值班,全方位抓好地质灾害监测。三是"群治"。今年将完成161户  相似文献   

11.
今年入汛以来,广安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增强防患意识,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宗旨,采取多项措施,实现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零"伤亡目标。一是抓巡查排查。年初,对全市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全面排查,重点加强了对场镇、学校、企业及人口集聚区的隐患巡查,锁定灾害隐患998处,设立警示标识,制定和完善临灾预案,随时掌握险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正大竹县位于四川省东部,达州市南部,地处盆周丘陵山区,总体地势呈"三山两槽"型。全县幅员2076平方公里,辖50个乡镇,382个行政村、6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12万,是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革命老区县。近年米,受特定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影响,县内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有99处,涉及39个乡镇86个行政村,受威胁农户  相似文献   

13.
"早"备无患早在2008年年初,县政府出台了《盐亭县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和《关于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的通知》早。2月27日就完成了县级、乡镇、村(居)三级地质灾害防治组织指挥和工作机构,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2月26日县国土资源局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在4月底前,通过"看、问、查、听、提、汇"等方法,完成了全县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巡查工作。4月17至18日,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须坚持六项机制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这两年来,省政府层面已多次对我省震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提炼,以此推动全省面上防灾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在今年11月30日省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上,魏宏副省长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炼了"六个坚持",这是对我省近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功经验和做法的高度概括和浓缩,也为未来几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4月27日,广安市政府正式发布201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两案"的发布对广安市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两案"综合分析了广安市2013年地质灾害特征和发展趋势,明确了地质灾害灾情分级、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准备和响应机制,同时公布  相似文献   

16.
近日从叙永县国土资源局获悉,近3年来,该县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惠民的大事来抓,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治理地质灾害。由于治理到位,前不久,该县被授予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先进县和全国第一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有县"。叙永县位处四川盆地南缘,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属地质灾害易发区。有关前期数据显示,该县境内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84处,其中滑坡140处、崩塌25处、不稳定斜坡10处、地面塌陷  相似文献   

17.
"明天有大雨,各家各户要提防滑坡和飞石……"汛期每逢下雨,达州市各县、市、区的村村组组总会响起阵阵锣声,地质灾害监测员也总会沿路高呼提醒村子里和过往人们小心留意。阵阵锣声仿佛又让人记起了那一次又一次的惊心动魄:达县青宁乡岩门村550户2200余人成功转移,宣汉天台乡避免1255人的人员伤亡,达县平滩乡水桐坝村千余村民无一伤亡……9年间,在来势汹汹的地质灾害面前,达州人一次又一次地展现了构筑铜墙铁壁的决心与毅力,创造了预案内零  相似文献   

18.
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困难 中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9.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行动1.强化责任机制,领导重视、部署及时、措施果断,着力落实防灾责任坚持在全省全面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逐级明确领导责任,逐层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制定落实岗位责任制,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把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责任落实到县、乡政府具体领导,并将灾害隐患点和责任人向社会公布,实现"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特别是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后,8月9日即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紧急下发  相似文献   

20.
正四川省将年获10亿元中央财政地灾防治专项资金9月11日,国家财政部网站挂出中央财政支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拟选重点省份公示名单,到2020年,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预计每年将争取到10亿元、总计70亿元左右的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数倍于往年获得的中央支持额度。为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力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央财政从2014年起,将支持重点省份开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