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监测工作网格化。全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116处,确定地质灾害易发区8个片区,地质灾害危险点6处,安排监测人员116人,建立健全了县、镇(街道)、村、社、农户和矿山企业五级群测群防体系。预防工作网格化。聘请四川泸州地质勘察公司为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画册80份,填发"一表两卡"120余份、设立警示警戒标示145块,培训监测人员215人次,构建技术支持、宣传、业务培训为主的预防网络。应急工作网格化。制发《隆昌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了各  相似文献   

2.
正为认真做好2014年地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通江县国土资源局开展全县地灾害防治工作大检查。本次检查涉及49个乡镇840个地灾隐患点。一是检查地质灾害防范御预案和应急预案编制情况;二是检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排查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情况;三是检查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四是检查乡镇防灾工作开展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情况;五是检查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和值班人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主汛期将至,受"4·20"芦山地震影响,邛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增至642个,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未雨绸缪,邛崃市国土资源局及相关部门、镇乡及景区管委会把防灾减灾与践行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把关注民生放在首位,切实做好汛前排查、预案制定、宣传培训等基础工作,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奠定坚实基础。一、科学编制防治方案,切实做好讯前地灾防治基础工作(一)科学编制年度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4.
今年入汛以来,广安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增强防患意识,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宗旨,采取多项措施,实现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零"伤亡目标。一是抓巡查排查。年初,对全市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全面排查,重点加强了对场镇、学校、企业及人口集聚区的隐患巡查,锁定灾害隐患998处,设立警示标识,制定和完善临灾预案,随时掌握险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国范围内汛期的到来,以及极端天气频发的现状,建立并有效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应急预案,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国土资源网目前请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专家刘传正,从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地质灾害应急响应、防灾预案启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为我们介绍了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并指导大家对自己家园的地质环境安全进行自我诊断,保障自身安全,本刊刊载此文希望对当前开展的地灾防治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今年自进入主汛期以来,广元市区国土资源昭化区分局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为第一要务,以值班带班,隐患排查、现场驻人,逐点监测,落实责任,群策群力为主要措施,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最终目标,切实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为全面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情况,我局早在3月两次组织九0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对全区29个乡镇办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实地大排查。查明全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39处。4月、5月再  相似文献   

7.
正为扎实抓好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日,古蔺县组织政府办、应急办、国土局、水务局、住建局、林业局、交通局、教育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3个督导小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地灾防治安全专项检查。古蔺县山高坡陡,是典型的地质灾害多发区和易发区,隐患点多达196处。近年来,该县狠抓群测群防和自防自治建设,建立完善群测群防预警预报网络体系,全县共建立县、乡镇、村级和企业防灾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8.
进入汛期后,面对强降雨天气过程中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严峻形势,四川省各级各地高度戒备、严阵以待,迅速逐级传递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强化基层群测群防监测体系,果断组织群众提前疏散撤离,最大限度降低了因灾损失。7月1日以来,全省已组织地质灾害主动预防避让44913人,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23起,避免了4984人因灾伤亡。  相似文献   

9.
正通江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避让与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联系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群测群防,筑实筑牢地质灾害防治"生命工程"安全网。联系群众,全面开展隐患排查。自今年2月初,组织了相关股室、国土资源所会同重庆蜀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专家,深入全县919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现场查看险情情况,摸清威胁对象,划定危险区范围,逐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四川省已进入汛期,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立足抓隐患、防大灾,将工作部署置于最为恶劣的时空条件内,努力构筑群测群防、避让搬迁、应急除险、工程治理"四道"防线,最大限度减少因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在此我们将部分基层信息反馈给广大读者,以此借鉴,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一、全力以赴,严密防范震后地质灾害.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抢险救援队伍、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灾后重建的顺利开展,成为震后灾区人民面临的最大威胁.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领导高度重视,胡锦涛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和绍史部长、小苏副部长等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严密防范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全面实施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综合治理,扎实开展群测群防工作,突出汛期防治重点,为灾后重建努力构建安全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3.
全面实施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综合治理,扎实开展群测群防工作,突出汛期防治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处龙门山地质构造带,历来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5·12"汶川特大地震前,我省共有发育规模和危害程度不等的崩塌、滑坡隐患点10万余处,泥石流沟3000余条。汶川特大地震后,地震灾区山河破碎,灾区新增了大量地灾隐患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已查明的地  相似文献   

15.
近日,甘肃省兰州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及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项目通过有关专家组评审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为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平台.专家认为,在已有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灾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兰州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及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其他资料,建成了多源异构的无缝集成的空间数据库,开发了地灾隐患点信息管理、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统计分析、二三维联动、信息发布等模块,为兰州市地灾防治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6.
7月16日上午,巴中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同志带领局相关股(室)工作人员,冒着倾盆大雨到南龛坡西北面滑坡地段、巴广高速公路巴中东收费站路段察看地灾隐患点;看望受威胁的群众,向他们宣讲防灾减灾知识;检查《防灾明白卡》及《避险明白卡》的发放及隐患点监测责任人、报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的落实情况。随后,巴中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召开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紧急会议。  相似文献   

17.
正达州市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达州市市委、市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来抓。今年,全市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在突出往年落实巡排查制度、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做好应急值班值守、建立灾情速报、保障防灾物质等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四项机制"加强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8.
地处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的南充,近年来由于特殊旱涝相间的天气和地质结构变化,特别是今年"5·12"汶川地震后,防灾形势十分严峻.南充市国十资源局坚持以预防为主、群测群防的科学防灾治灾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取得了连续3年在监测范围内无因地质灾害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好成绩.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抓落实.  相似文献   

19.
高县防范及时成功避险7月8日晚10时20分左右,高县双河乡自力村五组突然发生滑坡灾情。因双河乡政府和县国土资源部门平时加强了对险区群众的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宣传培训,并对监测点外的群众进行了识灾、防灾知识的宣传,提高了广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四川省已进入汛期,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立足抓隐患、防大灾,将工作部署置于最为恶劣的时空条件内,努力构筑群测群防、避让搬迁、应急除险、工程治理"四道"防线,最大限度减少因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在此我们将部分基层信息反馈给广大读者,以此借鉴,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