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妇女与女儿养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养老包括为老人提供养老的经济保障或生活服务保障。家庭养老的经济保障包括依靠本人、依靠子女、依靠配偶、依靠亲属等多种形式。家庭养老的生活服务保障,可根据老人的居住方式来体现其所受到的生活服务及照顾状况,老人的居住方式可分为独居、与配偶居住、与未婚或已婚子女居住等形式。 与家庭养老相对应的是社会养老。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城市地区,无论养老方式还是养老的经济来源保障都出现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并存的现象。但是,由于社会,经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城乡老年人口状况抽样调查情况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涉及老年人口的经济来源、婚姻状况、居住环境、主要生活方式、主要意愿、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等,该调查反映了四川省城乡老年人口的基本状况.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各级政府应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宣传<老年法>,同时,要加强社区老龄工作,制定优待规定.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省份。1953年省内有24个少数民族成份,总人口96.8万,其中回族42307万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有34个少数民族成份,总人口增至108.8万,其中回族7997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有46个少数民族成份,人口为161.4万,其中回族为126372人,分居省内各城镇。黑龙江省回族主要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伊春、鹤岗、佳木斯、牡丹江、双鸭山、大庆等市及阿城等县。约95%的人口散居在省内各城镇,5%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城市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1)有65岁以上人口的家庭户占总家庭户的比重,农村高于镇、镇高于市;(2)在老年人口中,老年空巢家庭的比重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中,增加了将近9%。在人口流动成为常态的情况下,伴随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空巢家庭的比重还会迅速上升;(3)伴随年龄的上升,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急剧下降,但在每一年龄段内,女性的健康程度都低于男性;(4)有配偶的老年人的健康程度高于未婚者、离婚者和丧偶者;(5)在生活不能自理时,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供养维生,养老保险的作用还需要继续加强。其中女性老年人口对家庭成员的依赖程度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5.
宁夏470万人口中有近80%的人居住在农村,农村的住宅建设,是关系到350多万农民切身生活的大事,本文对宁夏80年代农房建设的基本经验、90年代发展趋势及有关问题作一探析。一、80年代农房建设情况和基本经验在80年代前的长时间中,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宁夏350多万回汉农民住房条件是相当落后的。据1983年调查,有11.6万户农民属于无房、缺房、住危房的“三房户”,占全区60.9万总农户的19%。回族聚居的南部山区8县,“三房户”达10.4万户,占山区26.9万总农户的38.8%。进入80年代,与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相一致,山川农村掀起了建房热潮,农村  相似文献   

6.
劳动适龄人口,是总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口经济活动的主体。劳动适龄人口的状况不仅关系到经济建设,而且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对我省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所反映的有关劳动力资源状况,初析如下: 一、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1990年人口普查全省劳动适龄人口为4193万人,比1982年人口普查时增加671万人,  相似文献   

7.
利用调查数据分析贵阳市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3个客观变量和收入满意度、生活照料满意度2个主观变量对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产生显著性正向影响,且具有稳定性。经济收入、健康状况和住房条件变量尽管对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也有较强的正向影响,但在加入老年人个人特征变量和主观变量后,影响强度减弱,最后不具有显著性,说明这些变量的影响力不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导致我国的人口流动也日益频繁。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987年7月1日户口在外地(指人住本市、镇、县半年以上,户口登记在外市、镇、县)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42%,据此估计全国约有1500万人已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我国23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日均人口流动总量为1000万人,1986年上海达134万,1987年北京达115万、广州达100万、天津达86万、武汉达80万,一般占常住人口的1/5~1/4。因此研究我国的人口流动对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与人口  相似文献   

9.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化人口中,绝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老年人。"城乡一体化"政策出台引领社会焦点关注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较快发展。通过对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的调查,发现老年文化生活存在文化意识薄弱、经费投入不足、专职管理队伍素质不高、文化带头人缺乏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调动老年人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丰富文化生活活动方式、配备高素质的专职管理人员、增大经费投入等,将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引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我国最新、最大规模的老年人经济来源调查数据对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构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发现我国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在生活来源的具体比重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这种性别差异不仅体现在总体上,还具体体现在年龄、婚姻、地区等方面.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上性别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小,女性老人变得更加自立和独立.通过分析,文章也发现老年人生活来源的方面的性别问题,如女性老年人对家庭依赖较重,社会保护上比男性弱,未婚男性问题较大等.对此,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很多老年人认为自己有退休金,就不能向子女要赡养费,这是误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除非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不能独立生活,才能免除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养老资源供给人口的持续减少,如何赡养老年人已成为极具挑战性的现实问题。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应该成为选择和确定社会养老制度的重要依据。全国城乡老年人口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口的家庭关系和家庭地位受教育水平、身体状况、居住地域以及职业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人口特征、社会地位和家庭情况等变量影响着老年人口在共同生活模式、独自生活模式和福利院模式之间进行选择。因此,通过对中国城乡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可以揭示养老模式的发展变化规律,总结养老意愿在社会养老制度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此类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福州市老年人问题》课题组根据查阅并分析研究了历次人口普查中的有关资料、档案,以及于1986年5月对1926年6月底前出生的550位市区常住户口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得知: (一)福州市区老年人口日益增加,人口老龄化现象将日益突出。1982年,60岁以上(含60岁,下同)老年人10.8万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9.57%,人口年龄结构处在成年型阶段;1985年,60岁以上老年人12.13万人,占总人口的10.2%,已开始进入“老年型”人口  相似文献   

14.
王蓓 《天府新论》2008,(5):72-74
经过二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革,现行<继承法>日益显现出它的滞后性和片面性.我国现行的配偶法定继承顺序和应继份制度已不符合客观现实,既不能很好地保护配偶的继承权,也不能平衡配偶和血亲的利益冲突.建议对其作如下修改:配偶恒为法定继承人,但其继承顺序不固定;配偶对遗产中供家庭日常生活使用的物品,享有先取权;配偶对遗产中其居住的房屋享有终身用益权,在其生存期间,子女不得要求分割.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居家养老成为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经济收入、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等是影响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上海市某街道的调查资料显示,城市居家老年人社会支持脆弱,心理健康需求得不到满足,尤其是女性老人和高龄老人的生活堪忧。为此,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收入,在社区层面建立专业的养老服务支持体系,倡导全社会关爱老年人,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村的婚姻与家庭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1987年下半年由雷洁琼担任学术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牵头,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社会学科研教学机构,在全国14个省市同时进行农村婚姻与家庭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农村家庭的当家人或他们的配偶。我省社科院社会学室参加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关于农村婚姻与家庭问题的社会学调查。在调查时,我们充分考虑了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从四个地区九个县随机抽取了57个村作为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网与农村老年人身心状况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研究考察了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网络变化对其身心状况的影响。研究证明 ,农村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和网络变化都对老年人的身心状况有显著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地位的三个变量中 ,收入对生活满意度和身体状况都有影响 ,职业地位则只对身体状况有影响。在社会支持的数量中 ,支持网中有无配偶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身体状况都有显著关系 ,子女的数量只与生活满意度有关。在社会支持的质量方面 ,关系强度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正向关系 ,网络资本中网络成员经济收入的平均水平则与生活满意度和身体状况都有显著关系。在所有因素中 ,影响最大的是网络的变化 ,失去网络成员对老年人身心状况的负面影响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90年代,台湾社会开始出现“外籍配偶”之名词,并成为当时岛内倍受关注的新议题。随着婚姻移民妇女人数的逐年上升,外籍联姻比率的提高导致外籍配偶子女人数的明显增加。至2003年,台湾新生儿人口中每100个就有14个为外籍配偶所生,外籍配偶及其子女在台湾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高。近年来外籍配偶所生子女已渐渐进入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学童人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其对岛内学校的教育生态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王海燕  笹谷春美 《理论界》2005,(11):117-119
如何给老年人以更好的生活照顾,尤其是生活不能完全自立、多少需要他人照顾的老人给于何种形式的照顾问题,是当今世界老年人福利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在日本老人福利设施机构中,对老年人看护现状的调查研究,考察家庭看护和设施机构看护的连带关系问题。也想通过日本的调查研究,借鉴日本的先行经验及现实存在的问题,对今后中国的老人福利问题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清代台湾与海南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与海南向称我国东南双目,地处要津,美丽富饶,同为世界瞩目。但在经济开发的历史画卷中,却色彩不一,形态各异。海南从汉代设郡到清朝覆亡,长逾2000年的开发史,耕地面积仅达360万亩,人口发展200万,行政建置一府十三县。而与其面积相仿的台湾,自建置(1662)到1895年,仅仅200年中开辟耕地850万亩,人口激增至370万,行政建置扩展为一省三府一直隶州四厅十一县。为什么历史上开发短暂的台湾,其成果却远远超过海南呢?本文试图通过对两岛的开发比较来回答这一问题。两岛经济开发的地理环境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