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出口每争传。 草完明治维新史,吟到中华以外天。 (《人境庐诗草·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 黄遵宪不仅是卓越的爱国诗人,也是杰出的国际诗人。他的诗笔接触到欧美、南洋,尤其相当全面地接触到日本。他的《日  相似文献   

2.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日本著名女作家山崎丰子及其助手于十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在长春进行采访和参观。山崎丰子是一位热心于中日友好事业的著名作家。一九八四年山崎先生及其助手曾两次来长春访问,采访日本战争孤儿。山崎先生此次来长,就是在以前采访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素材,体验生活,以便撰写出一部反映日本战争孤儿在中国人民的  相似文献   

3.
<正> 徐福东渡是我省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中日两国广泛流传的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体现了中日两国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历史.徐福是齐郡徐乡县(今山东黄县)人,为避秦患而东渡日本.加强徐福研究,对促进中日之间,特别是山东与日本之间的友好交往无疑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一) 中日两国的交往从什么时候开始,史学界的认识不尽相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  相似文献   

4.
陈伯平及其佚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陈伯平其人 陈伯平,名渊,原名师礼,字墨峰,号白萍,又称光复子,浙江绍兴平水人,生于一八八五年五月十四日,“家贫,少时伏居里闾,发愤读书,孜求经书。诸子百家之学,旁及诗古文辞,精研覃思,俱有心得。”后入闽,一九○二年肄业于福州某校。陈幼小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回浙后,陈即进“石门师范,以校内日本教师凌辱,故  相似文献   

5.
“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总部于1940年7月20日成立于重庆。该同盟与中国人民一道,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在今天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当年的侵华暴行之际,我们重温一下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日本人称作“日本平和同盟”)的业绩,不无益处。 一、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领导人鹿地亘及其反战活动 鹿地亘(1903—1982),本名赖口贡,日本九州鹿儿岛人,日本共产党员,早年在东  相似文献   

6.
上海图书馆保存一件有日本光明皇后天平十二年(公元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五月一日愿文写经,这就是在日本被称为"五月一日经"的写经。这件写经并非一般人所认为的是杨守敬自日本携回文书,而是光绪十年至十七年(1884—1891)之间建赮自日本购回的珍贵经卷。光明皇后自天平八年(736年)开始推进历时二十年的写经事业,并在国内广泛收集私人、寺院等公私收藏的佛经论律,乃至各种章疏,不论是否见于《开元释教录》著录,都借来抄写,从而建立起了本于唐朝《开元释教录》的日本奈良佛教一切经。这些海外古文书和史籍对于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以及开拓利用海外史料的途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之隔,二千多年前,中日两国就有了友好往来。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与日本经济文化交流更显频繁。(一)据《文献通考》卷324说:日本人“初通中国也,实自辽东而来,”“至六朝及宋,则多从南道。”日本与中国南朝约60年间往来共有八次。我国劳动人民因避乱或谋生大量移居朝鲜,也有不少东渡日本,有的自东冶(福州)出海,经夷洲之北,过琉球到达日本。他们为中日两国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峰连富士山”。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世纪时,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更加频繁,许多求进步的中国人鼓轮东驶,踏遍三岛寻求救国真理,得到日本朋友的热情帮助,其中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更是获得了广泛的支援。有的倾家荡产解决孙中山的生活困难,有的甘冒风险代他购买军火,有的直接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同中国人民并肩战斗,直至一腔碧血洒在中国的大地上。本文写的山田良政就是这样的一位日本友人。山田良政字子渔,生于一八六八年,是日本青森县弘前市(今弘前县)人。青年时代入东京水产讲习所学习,毕业后,在北海道昆布会社当职员,一八九○年被会社派到上海分店工作。从此他接触到中国社会的实际,立志探讨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9.
鲁迅生前对中日进步文学交流作出了很多贡献,这里介绍的是一次不大为人所知的活动和两篇未经收集的佚文。 (一)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日本统治当局一度高唱什么“中日亲善”。当时日本的《改造》杂志社社长山本实彦曾于一九三六年二月初来到南京,与国民党文化机关商谈之后,转道上海,会晤了内山完造和鲁迅,希望鲁迅协助。对中日反动派的这种欺骗两国人民的障眼法,鲁迅表示拒绝,回答说:  相似文献   

10.
甲午战后50年间留日学生的日本观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甲午战争后,中国人开始将日本视为最佳学习榜样。中国留日生的日本观反映出他们对日本的印象从总体上讲是很好的。当时日本是欧美新思想传入中国的一座带有中介意义的“桥”,而留日生则充当了真正的架桥铺路人。留日生对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是在政治和文化方面  相似文献   

11.
郑芝龙:十七世纪的闽海巨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芝龙 ( 1 6 0 4— 1 6 6 1年 ) ,青年时代前往澳门谋求发展 ,后前往日本 ,担任过荷兰人的翻译 ,因继承李旦的事业而起家。常年来往于澳门、日本、台湾等地 ,以贸易致富 ,横行海上。崇祯元年 ( 1 6 2 8年 )七月为熊文灿招抚 ,官至总兵。顺治二年 ( 1 6 45年 ) ,拥立唐王朱聿键于福州 ,晋平国公 ,顺治三年率部降清。因其子郑成功踞台抗清 ,郑芝龙于顺治十八年被清廷处决  相似文献   

12.
<正> 日刊《东洋史研究》第三十九卷(1980年6月)载石田米子著《近期日本对中国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一文。该文脉络清晰,内容详尽,重点突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摘要编译如下。一、战后日本对辛亥革命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13.
血的投诉 去年7月8日,广东省消委会收到一封上海消费者从广州市武警总医院发出的投诉信。投诉信称:“我是上海第二印刷机械厂职工陈根山,受厂方的委派到广州出差。6月30日本厂职工陈克坚、许先进两位同志从深圳先期到达广州,住进广州××酒店405房(双人房)。7月1日我当晚住进××酒店,由于要增加一个人,于是从405房换到418房(三人房)并交办了有关手续和费用。”  相似文献   

14.
当三峡工程蓄水时,喜爱旅游的日本姑娘渡边友子特意从遥远的日本名古屋市赶到三峡看水起. 遇见渡边友子纯属巧合.6月3日,三峡蓄水第三天下午,在即将被淹没的陆游洞.  相似文献   

15.
女性的觉醒与解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霞 《东岳论丛》2004,25(6):141-144
明治维新拉开了日本近代社会的序幕,在人的解放、个性解放的西方潮流推动下,日本女性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口一叶是明治20年代浪漫主义小说家,与谢野晶子是明治3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浪漫诗人,二者被称为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双璧。她们二人虽然具有共同的创作风格,即融古典、写实与浪漫为一体,但由于她们所处时期不同,其文学创作活动分别代表了日本前期浪漫主义与中期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特色,从而体现了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邀请的日本学术会议代表团团长伏见康治(学术会议会长、核物理学家)、副团长内田穰吉(日本经济学会联合会理事长)等五人在访问上海社会科学院时谈了日本有关学术机构等简况。 日本学术会议是日本科学界(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群众性组织,也是日本政府科技咨询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人有尊师的传统,他们普遍认为“教师”是为全社会作出自我牺牲的职业。 日本的师范生都有一种光荣感和自豪感。他们从考进师范学校的第一天起,就穿上“教师服”,当穿着“教师服”的师范生踏上公共车辆时,乘客们都会自动起立让坐,以示对未来的教师的尊敬。 法国人把教师看成是“人类智慧的天使”,对做教师的人有特殊的好感。农村和小市镇还有这样的风俗习惯: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这一天,学生的家长都要携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相扑前几年曾到中国来演出。相扑这一种伎艺在日本是历史比较久长的。钱静方在《小说丛考》里说:“迨丙午年至日本,见有一种武士,专尚勇力,互相扑扑,以倾跌者为败,其标志竟书‘相扑’二字。每届节会,辄招此种人使演技,故业此者亦不鲜”。这里所说的丙午年是1906年,而实际上日本的相扑的历史更为久远,据日本《江家次第》《尘添(土盍)囊抄》《名目抄》诸书记载,在历史上曾定每年的七月二十八、二十九日(日本农历,和中国农历同),这一天各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文艺春秋》杂志 2004年第 6期, 首次公开披露了在日本新发现的 4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其中, 有中国共产党前主席毛泽东在 60年前写给日本共产党前主席野坂参三的两封亲笔信 (原件), 有野坂参三在 60年前写给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蒋介石的一封亲笔信 (原稿 ), 还有蒋介石当年发给野坂参三的一封复电 (原件)。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国际共运史、中日关系史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人来说, 确实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  相似文献   

20.
曾长秋 《船山学刊》1995,(2):159-163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清同治四年二月十三日(1865年3月10日)生于北京。字复生,号壮飞,是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 他从10岁起,先后从学于浏阳在京的著名学者欧阳中鹄、涂启先、刘人熙等。这些具有变革思想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