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正来先生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①是一部拷问中国学术的心灵蓝皮书。邓正来所揭示的“中国理想图景”的集体无意识的匮乏,不仅仅存在于法学界,法学不过充当了一个典型的例证而已。在法学界疯狂地进行批量化知识生产和话语复制的时候,邓正来对法学之迷茫的发现可谓是一副清醒  相似文献   

2.
邓正来教授的长篇论文《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是对中国法学现状的反思与批判。对于任何反思与批判都应当将其置于新的反思与批判之下予以思考。对该文的解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关于法律的理想图景;关于对中国法学现状的反思与批判;关于该文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国法学在近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经济全球化和法律趋同的进程,使中国法学在面临全新机遇的同时,也遭遇到了全面的挑战,并直接提出了“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一重大而深刻的问题。邓正来先生就此撰文指出,当下中国法学的根本问题,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断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中国法学场域的主流理论,皆受制于一种“西方现代化范式”的支配。据此,中国法学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性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该问题的提出,在法学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包括批评和交流。本刊择取若干论文,连同邓正来先生的回应予以发表,以期将该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在我看来,学术批判严格地说是对学术批判之对象本身的一种最高褒奖!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褒奖!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邓正来先生对生活秩序的根本性追问下,以一个问题、两条主线为进路,展开对《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解读,试图论证中国法学摆脱“现代化范式”支配的过程,也就成为中国法学为中国法律提供正当性论证,同时探寻自身发展的自主性道路。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自序《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书对这个理论论题尝试给出了个人的回答。本文再从“中国法律哲学的初步纲领”“‘共谋’与强制性支配”“从‘主权的中国’迈向‘主体性的中国’”等方面做了进一步阐释。提出:中国法学或中国学术,在当下世界结构中的首要任务,或者说中国学术的当代使命是根据我们对中国现实情势所做的“问题化”理论处理而去建构中国自己的一种有关中国未来之命运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自序《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书对这个理论论题尝试给出了个人的回答.本文再从"中国法律哲学的初步纲领"'共谋'与强制性支配"从'主权的中国'迈向'主体性的中国'"等方面做了进一步阐释.提出中国法学或中国学术,在当下世界结构中的首要任务,或者说中国学术的当代使命是根据我们对中国现实情势所做的"问题化"理论处理而去建构中国自己的一种有关中国未来之命运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8.
《论法的精神》概括的由地理、经济、宗教等因素决定的良宪论是其核心精神,也是法治标准的核心标准,而中国现阶段的法治标准缺少这样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政体历经君主政体、准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三个阶段,缺少宪政的阶级结构和经济基础。《论法的精神》的权力制约思想对我国现阶段仍有重大启迪意义。另外,《论法的精神》的比较研究方法、唯物主义方法、综合系统方法对我国法学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对"中国法学何处去"的回答,要点在于对中国现在国情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法的精神》概括的由地理、经济、宗教等因素决定的良宪论是其核心精神,也是法治标准的核心标准,而中国现阶段的法治标准缺少这样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政体历经君主政体、准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三个阶段,缺少宪政的阶级结构和经济基础。《论法的精神》的权力制约思想对我国现阶段仍有重大启迪意义。另外,《论法的精神》的比较研究方法、唯物主义方法、综合系统方法对我国法学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对"中国法学何处去"的回答,要点在于对中国现在国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知识类型及其担当的澄清,使法学明确其对社会秩序进行反思的职责担当,为建构一种能够解释中国问题的法学范式论证一种知识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李佳明 《理论界》2012,(7):76-79
本文对邓先生关于中国法学缺失法律理想图景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首先,分析了邓所提出我国法学研究的"四种模式"因受制于"西方现代化范式"的影响,必然会导致缺失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的观点。其次,叙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想图景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最后,笔者试图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想图景的发展原则与前景,重申中国自己一以贯之的法律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12.
邓正来先生关于中国法学研究的四种模式受制于“西方现代化范式”的影响,必然会导致缺失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的观点值得质疑.这四种模式都是学者们为建设中国法治而作的理论努力,它们在学习、借鉴西方优良法律文化的同时,始终将思考并勾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想图景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历史表明,中国从来就没有缺失过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始终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图景的实现和完善,这同时也是中国法学的去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深化,来自社会各界的不同人士正积极参与到有关福利国家的讨论中来,各路专家从不同学科出发对福利国家问题所做的分析可谓各显神通。一系列丰硕成果的取得既有助于国人更清楚地认识福利国家的本质,其中的有益成分又能作为“它山之石”服务于中国现代化事业。与社会科学领域内的诸多西式舶来品相似,福利国家这一名词所包含的概念及在此基础上所建构的理论体系也都源自西方(特别是西欧)。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最具典型性的福利国家也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4.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应走向何处?这已成为当今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难点、焦点,也是最为关键的制约之点。不少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都在思考、在探索。由赵诗清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产出本位公有论》一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阐释了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描述了中国农民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乡土性:“靠种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程恩富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创新>一书,从总论和方法篇、价值篇、产权和企业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分配制度问题、农村篇及改革篇八个方面,评价其基本内容并提出商榷,在评述和商榷过程中,提出对中国经济学发展路向的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7.
《悲壮的征程》,是中共甘肃省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纪念红西路军征战55周年的一份珍贵礼物,是迄今为止研究西路军史的一部最完整的史料专辑。编辑者投入十年的心血,对两万多西路军指战员用血肉铸成的史实,进行了广泛的征研,对征集到的300多万字的资料,经过精心的分析、鉴别、核实和筛选,将其中的73万字按回忆录、人物传略、专题资料、历史文献、大事记、国民党军政人员的文章等六大类辑编成本,并在六类资料之首冠以概述,把西路军惊心动魄的历史,用提纲挈领的手法,  相似文献   

18.
蔡德贵 《河北学刊》2007,27(6):28-32
印度和阿拉伯的思维是辩证思维,其哲学是宗教哲学;西方的思维是分析思维,其哲学是分析哲学;中国的思维是综合思维,其哲学是模糊哲学.现在的中国哲学需要汲取分析哲学的长处,以弥补分析思维的不足,汲取宗教哲学的长处,弥补精神信仰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制度创新还在继续推进之中。一是还有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应当改制但尚未完成;二是已经改为公司制的企业中国有股(包括国有法人股)一股独大或独占现象仍大量存在。由于国有出资人难以到位,国有产权委托代理链条往往较长,产权主体的责权利很难对称,导致企业不能形成有效产权制衡机制,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难以建立。其结果是改制容易转换机制难,现代企业制度流于“形似”。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向何处去?还改不改?怎么改?这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乃至社会大众都关注的问题。由蓝定香撰写…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探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是孙祚民先生30余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研究的论文结集。全书共收入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所发表的有关论文16篇,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属理论探讨,共8篇,为上编;一类属史实剖析,且有理论分析贯穿其中,亦8篇,为下编。统观全书,有一条总纲,三个特点: 其总纲是《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关系史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评议》1篇。作者根据所掌握的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大量资料,对各家观点分门别类进行了评议。如“关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问题”、“我国历史上的‘外族’和‘外国’的问题”、“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国家间的战争性质问题”、“关于民族英雄和民族败类的问题”、“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主流的问题”、“关于中国主体民族问题”和“关于民族关系史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