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论述了香港经济的迅速发展与重视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介绍了香港原有教育制度的基本情况,比较了香港与内地教育制度的差异,分析了香港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回归后的香港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责任,并阐述了《香港基本法》对九七后香港教育制度所作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正值中英关子彭定康政治争议酣热之际,英国记者罗伯特·科特雷尔(Robert Cottrell)把其新著交由英国出版商印刷发行了。书中披露了英国图谋在“九七”后控制香港的幕后新闻。  相似文献   

3.
英国土地权利以保有制的形式呈现,这也是英国土地法的基石。在所有的地产形式中,自由继承地产乃是享有权利最为充分的权益形态。虽然如此,自由继承地产并不等同于大陆法系中的财产所有权制度,二者存在着本质差别。这种差别一方面体现在权利的内涵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权利行使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应当从两种制度的演变历史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区政府首要任务近年来,公屋供不应求及贫困状况加剧成为香港重要的社会问题,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福利制度因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究竟应该如何评价香港现行社会福利制度及九七后应如何取舍,记者日前曾就此求教于研究香港社会问题的中山大学港澳研究...  相似文献   

5.
作为地权制度核心的土地所有权制度,香港既没有承袭中国封建地主私有制,也没有效仿英国,而是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建立了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土地只租不卖的基本制度。这个制度决定了港府在土地处置中拥有双重身份和权力,从而使土地发展利用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得以比较完善的结合,为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全面实现提供了法律保障。香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受惠于香港的地权法律制度。因此,分析研究香港地权法律制度,认识其基本特点,对“一国两制”的实现和借鉴香港经验,改革与完善我国地权法制都有相当价值。  相似文献   

6.
英国国会外委会报告书无中生有地攻击中国的人权状况,用自己编造的根据来说明“香港的人权有可能在九七后恶化”,然后“建议”港府九七前成立“人权委员会”和“人权监察机构”,“保障香港主权移交后仍享有基本人权”。那个外委会主  相似文献   

7.
都铎王朝是英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也是整个社会开始由中古向近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从当时的地产运动——土地产权的更替和变化,可以加深对这一时期英国社会变革的认识。本文论述了:都铎王朝时期地产运动的形式,这次地产运动的特点,以及它对促使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瓦解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过渡时期和九七之后,香港应该如何才能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这不单是中国政府关心的问题,也是每一个香港人非常关心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笔者接触了许多香港朋友,他们对香港九七回归后的繁荣和稳定充满信心,相信中国政府和未来的特区政府一定能把香港的事情办好。但是,在另一方面,他们又还存有一些疑虑,尤其是对目前影响香港民生的一些问题表示担忧,这些担忧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农业生产中,雇佣制大农场占据主导地位,小家庭农场处于附属地位。雇佣制大农场制度的兴盛,与当时经济形势,土地过于集中的大地产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19世纪后半期,随着经济形势改变、大地产制的衰落,雇佣制大农场逐渐走向衰退。  相似文献   

10.
香港将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回归中国。九七前后香港法律的如何衔接,关系到香港平稳过渡的大局。九七之后香港法律的发展,关系到香港经济发展的状况。作者尝试勾划一个理论框架,作为研究、探讨香港法制发展问题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依照中英两国政府1984年12月19日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97年7月1日起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一国两制”即将从理论构思跨入社会实践阶段。通过对香港现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条例分析,其中专利注册登记保护是香港的“殖民地”地位的具体表现。按照基本法精神,香港回归祖国后知识产权制度将本地化,“香港专利条例(草案)”的即将出台就是维护国家统一和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协调衔接,以更好地协调和解决“九七”后香港与内地的法律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97年在即,香港将回归祖国。在九七前夕,研究香港回归后的法律及其趋势,颇有意义。香港现行法律归属普通法系并具有殖民性质,其法律中大量吸收国际惯例,商业性法律得以充分发展,形成相当完备的法律体系。九七后香港将实行以下法律:基本法;六项全国性法律;被保留的原有法律;香港特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有关的国际条约。其发展趋势为:基本法占主导地位;规范终审法院运作;完善自身法津体系;发展双语法律语言;处理区际法律冲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香港土地管理的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就如何开拓我国城市的地产市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拉美独立后至20世纪初这段历史是国内史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而对大地产制的专题性研究则近乎空白。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拉美大地产制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作一初步探讨。19世纪中期前拉美大地产制的格局大地产制(Latifundia)是指一种少数人通过垄断大片土地而对土地上的劳动者进行剥削的制度。它在拉美大陆有不同的名称,在墨西哥叫“啥西恩  相似文献   

15.
早两年,香港社会曾流传过一种“九七大限”的说法,似乎九七来临,时光逆转,一切不知所以。因而一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不图未来,只求抓住现在,说是要“快挣钱”,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则今朝有酒今朝醉,一窝蜂地去唱卡拉OK,跳迪斯科等等。这部分年轻人有的是还在上学的大学生,有些是刚踏上社会不久的年轻人。他们只是人云亦云地言“九七大限”,却不知道“九七”之后香港究竟是什么样子,九七之后香港的变与不变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香港的回归给内地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对云南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九七”回归前后的香港经济,阐述了香港与内地经济的互补性、与西部经济的互利性、与云南经济的互联性,指出香港九七回归是推动云南省对外开放上新台阶的历史机遇,从而论证了借“九七”东风,开展全方位的滇港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在时日的演进之中,有关“九七”和香港内地时政民情的报道越来越突出了,内地香港众多的媒体都推出了专题专栏报道,一批从业人员在为此奔波忙碌、尽心尽力。 “九七”临近,香港回归成为人们关注的大事,人们迫切希望认识香港、了解香港。近年,中国内地的传媒纷纷增加了对香港的报道和介绍。  相似文献   

18.
香港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香港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作者认为,当“九七”香港回归祖国之时,我们不应忘记英国曾经对在港的中国人实行殖民统治,极力宣传、灌输西方文化和欧洲文明,不断削弱香港同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面对这种情况,香港学者中的有志之士忧思关注,认真研究并努力宣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出版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作者还认为,香港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是有其特点的  相似文献   

19.
19 世纪是拉美出口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有关国家的自由派政府实行了类似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改革政策,没收了教会的土地,对印第安人村社土地实行了私有化,但并没有完成农业资本主义的改造,原因是自由派代表了从事出口经济的大地产主的利益,改革没有触动半封建的大地产制  相似文献   

20.
英法农业革命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方面对英法农业革命作了一番比较。英国圈地运动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大地产所有制和大农场经营方式;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形成了小农经济的典型模式。两种不同的经营方式对资本主义农业以及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通过比较,从中可以得出一些发展农业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