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顾颉刚和辛树帜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乃至教育史上都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人。他们一个是历史学家,一个是生物学家。在初建兰州大学时,二人亲密合作,埙篪相应。在学术上,他们也互相切磋和砥砺,共同研究《尚书.禹贡》篇,推进了《尚书》学的研究。他们的学术交往和个人情谊,反映了大学崇敬学术、大学校长与大学教授之间平等互敬的大学理念,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内容的光彩篇章。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学术发展史的历程来看,将学术当作工具,靠损伤学术来满足政治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弊端多多.我们既然认可学术(求真)和政治(致用)均为人所必须,那就不能"只许其一,不许其二".学术的本质在求真,政治的本质在实用,学术界与政治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界域,二者应当各司其职.学术、政治虽然最终统一于"人",但却不能互相替代.摆正学术与政治的位置关键在于处理好"求真"与"致用"的关系,这一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难题,实际上涉及学术与政治之间的一种"背反"现象.对这一现象加以透析,有助于重新认识"求真"与"致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雷信来 《学术探索》2010,(6):110-114
古往今来,许多研究者把南宋思想史上的著名学术公案——陈亮和朱熹之间的学术争端归结为“王霸义利”之辨,这固然是正确的,但论战双方在治史态度、治史方法和治史价值方面的重大歧异,则是二人争论的原点,亦是他们思想观点难以弥合的最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2004年的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之争,蕴含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呈现了在中国学术演进中,世界学术新潮的横向影响和业已成为现代新传统的学理演进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国文论传统性格中学科建设与文化先锋两种功能在新时代的分裂;三是中国学术体系对文学理论的命名错误和学术机制的相对僵化对这场争论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术论著是学术创新的承载者."言人未言"与"言而有信"是由学术论著创新性本质规定的写作要求与人格要求.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学术问题产生于研究者对已有理论之间以及已有理论与实践现象之间矛盾的发现.学术问题在科学理论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离根本理论越近,创新力度越大,学术质量越高.批判建构式研究方式乃是与学术创新本质相吻合的创新性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6.
顾颉刚与费孝通是中国历史学界、人类学界两座学术高峰,但关于二人之间关系,惜乎一直没有引起学界关注。笔者以20世纪30、40年代“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争入手,基于《顾颉刚日记》对论争前后顾颉刚与费孝通交往的记载,考察二人关系,试图以“人生史”的视角重建顾颉刚与费孝通生活世界之关系脉络。通过梳理《顾颉刚日记》中有关费孝通与顾颉刚私下交往的记载,最大限度地靠近历史现场,还原彼时学术论争的本来面目。面临民族危难,顾颉刚深感急需凝聚国民精神以共赴国难,时势驱使他完成了“一个中华民族”的概念建构,这体现了一个历史学家的本土家国情怀。面对复杂时势,费孝通也选择以国家情怀为上。此次论争很可能是二人默契配合的结果,也即一种基于国家大义的“善意的共谋”,堪为构建“中华民族”观念的早期思考之一,不但可以从中窥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最初的身影,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吴樵与谭梁相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梁作为近代维新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领导者,一直深受学界的重视,特别是二者先进的维新思想和他们领导的戊戌变法都是当今学者研究的焦点.二人思想上和学术上的相互影响与他们之间的兄弟之情是分不开的,但关于谭、梁相识的过程以及与谭、梁有兄弟之交的吴樵(谭、梁二人相识的介绍人)却一直被学界所忽视.为了能使大家对谭、梁之交有更深刻的认识,笔者试图对上述两点做较详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钱穆、余英时师生二人都是史学界的翘楚,余英时不仅是钱穆的高足,更谓他的嫡传,他们都是"通史之家".本文以中西文化观为视角,阐述了他们对文化的总体看法,对中西文化异同的见解,对中西文化的载体--知识分子的诠释,从而凸显二人薪火相传的学术传承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纪要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1994年10月7日至11日在苏州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理事及应征论文入选者共128人。潘国琪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致开幕词,田祖武副理事长致闭幕词。...  相似文献   

10.
谭解文 《云梦学刊》2005,26(3):10-13
郭沫若与陈寅恪在政治观点和学术理念上有所不同,但两人都肯定并尊重对方的学术地位。在有关《再生缘》的研究中,两位大师结下的学缘至今传为美谈。郭沫若与陈寅恪之间的学术争论是正常的学术探讨与切磋。作为诗人和学者,两人在本质上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哲学的对抗与对话 ,贯穿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在现代 ,文学与哲学谋求彼此沟通。“诗人哲学家”的出现、哲学家由思向诗的回返 ,一方面是基于对“纯粹理性”解决人类精神与心灵自由能力的深深怀疑 ,另一方面还跟现代人文科学的语言论转向相关。而“哲学家诗人”们则主张以一种艺术化的思想替代哲学家的冷峻面孔 ,以促使传统哲学走出历史困境。诗的言说与思的言说的浑融 ,本质上是由于它们都共同指向一物———存在。  相似文献   

12.
莫骅 《社会科学家》2005,(5):165-168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贪污贿赂犯罪主体、惩治犯罪的法律机构设置及财产登记申报制度、监督方式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其不同特点,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中国贪污贿赂犯罪立法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是互动的,它们之问存在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和深刻的内在联系.当代世界全球化的主导者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历史终将证明全球化的尽头是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4.
汤志钧 《河北学刊》2005,25(4):168-173
儒家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步入近代,仍为学者所信奉。在社会变革迅速、动荡加剧的时候,不同学派会有共同的改革要求,又有着彼此不同的差异。同一学派既有治学方面的一致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又有所不同。它们之间的异同、分合,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我们不能只看到暂时的同,而忽视学派之异;也不能因是同一学派,而视为一切皆同。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学资源投资力度的加大,使多元化模式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仪器设备维修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仪器维修体制不完善、维修队伍不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没有完全落实等问题。各高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办学规律,建立一个仪器设备维修与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魏红 《学术探索》2001,(Z1):118-120
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假借科学和民族文化的旗号重新泛起,损害着中华民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明辨新的有神论的种种伪装,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无神论世界观的宣传教育;高举科学旗帜,崇尚科学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新时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当前闽台高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为线索,分析了两地高校科技交流和合作的发展趋势,为闽台高校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共同推进闽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陈建中 《中州学刊》2005,(6):102-1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国的各项具体改革提供了正确决策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有力地促进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德里达的"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的"摧毁"概念,二者都是针对传统形而上学.然而海德格尔的摧毁通过追问"存在的意义"却固执于一个问题的意义.但德里达的解构策略作为一种游戏式反讽形式却允许形而上学解构自身.  相似文献   

20.
英语委婉语是人们为谋求最佳交际效果而创设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委婉语表述内容一般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禁忌的事物、现象或者是敏感的话题,是语言中最富文化内涵的一个部分。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解读委婉语,阐释了委婉语强烈的英美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