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師)组卜辞"壬午卜扶,奏丘日南",与《左传》"日南至"为冬至、《周礼》"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相印证,提供了一个冬至干支壬午;小屯南地出土的■组"奏岳"卜辞提供了另一冬至干支丙戌,两者相差365天,是前后两年的冬至。以《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武丁年表为标准,以小乙在位10年、武丁在位59年为范围,把与"奏岳"卜辞共存的小屯南地■组卜辞记载的月份干支作为边界条件,搜索科学历表中的冬至干支,得到"奏丘"卜辞的天象年代为武丁28年(前1223年),"奏岳"卜辞的年代为武丁29年(前1222年),证明■组卜辞的年代为武丁中期。冬至干支断代法开辟了卜辞天象断代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备受世人瞩目的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自1996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各学科170多位专家经过3年多时间的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三代年代框架已初步形成。1999年9月24日至26日,中国史学会、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科技史学会与夏商周断代工程办公室在京联合举办了“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一1999阶段成果学术报告会”。来自全国史学界、考古学界、科技学界以及有关方面的两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报告会上,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李伯谦代…  相似文献   

3.
武王克商年代,是中国古史研究中的难点,也是这次“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对《史记·鲁世家》所载各位鲁公在位年数的研究,证实从鲁伯禽即位至真公十四年之年数为203年,真公十四年乃西周共和元年,亦即公元前841年,故伯禽即位当在公元前1043年。根据《召诰》、《洛浩》所载历日的考证,成王元年当在公元前1042年,而武王克商后只在位二年,故武王克商当在公元前1044年。  相似文献   

4.
武王克商年代,是中国古史研究中的难点,也是这次“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对《史记·鲁世家》所载各位鲁公在位年数的研究,证实从鲁伯禽即位至真公十四年之年数为203年,真公十四年乃西周共和元年,亦即公元前841年,故伯禽即位当在公元前1043年。根据《召诰》、《洛浩》所载历日的考证,成王元年当在公元前1042年,而武王克商后只在位二年,故武王克商当在公元前1044年。  相似文献   

5.
国家“九五”重大研究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引起了国内国际学界的极大关注。江林昌先生之《夏商周文明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版 )即为参加该工程后深入探索完成的。是书 32万言 ,究其核心即为“探索古文明”。由于相对晚近的历史资料较多一些 ,愈远则资料愈乏 ,因此“夏商周断代工程”在推定年代时开创性地采用了倒叙的思路 ,实行由已知推及未知、由相对晚近推及相对远古的技术路线 ,即由西周上推商后期 ,再由商后期上推商前期 ,最后由商前期上推夏代。江林昌先生在追溯古文明的起源时 ,很自然地发扬了“工程”的这一科学技术路…  相似文献   

6.
“夏商周断代工程”作为国家级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其意义十分重大.既有振奋民族精神的政治意义,又有追溯华夏文明源头的学术意义.它的启动,将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诸学科的综合研究带动起来,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西周年代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基础,没有西周年代,就谈不到夏商.断代工程对西周年代有着特殊的要求,必须提出准确的纪年.即武王克商的绝对年代,西周十三王(含共和行政)的在位年数与年代,都必须明确,不容含糊.  相似文献   

7.
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成果公布至今已两年有余,学术界有关夏商周年代的讨论仍在进行,研究成果连续不断.本文对有关的学术动态进行了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8.
项永琴 《东岳论丛》2002,23(5):143-144
国家“九五”重大研究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引起了国内国际学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9.
青铜器研究与安徽古代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安徽考古事业发展很快,发现有铭文的铜器约104件,连同无铭文的铜器计算,估计约达千件以上。自前青铜器研究已成为我省古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就青铜器研究,讨论有关我省古代史的几个问题。 一、商殷时期的安徽“淮”、“南土”的问题 “淮”字最早见于帝乙、帝辛“征人方”卜辞,“南土”、“南邦方”和“夷”字最早见于武丁卜辞。对“淮”、“南土”、“淮夷”的解释,学术界并不一至。大体讲  相似文献   

10.
李学勤先生的经历简单,我们很容易在他的著作封皮上找到,如前几个月出版的《夏商周年代学札记》说,他“1933年生于北京,读书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至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虚文字缀合》,1954年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他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现在的名片上印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和李学勤先生日常接触,很少听他谈自己的过去…  相似文献   

11.
我从1996年动手术出院后,得悉国务院作出决定将夏商周断代工程列为“九五”的重要学术项目,非常欢欣鼓舞。我是研究古代历学的,对于其中的“西周诸王年代”一项很感兴趣,也曾写过一本《西周年代学论丛》,因此,闻讯之后很想为之添一砖一瓦,促其早日竣工。不意病情发作,视力下降,不能阅读、写作,几乎成了盲人,可是为工程效劳的心情始终未曾衰退。现在构成一篇,请人笔录整理,勉强成章,用作礼品献给夏商周断代工程,以供参考,并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今年享年八十又八,体质衰老,一旦溘然,这就成为绝笔之了作。一、晋侯苏编钟…  相似文献   

12.
帝辛占星陶文记载金星的白天出现和中国传统星座二十八宿的角宿,帝辛占星陶文证明《宋书·天文志》等的帝辛末期五星聚房记录。在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中,中国政府对于公元前1019年9月17日五星聚房事实的确认,证明了《史记》和帝辛占星陶文的记录是准确的,同时也证明武王克商的甲子日为公元前1018年2月22日。  相似文献   

13.
历组卜辞的时代问题一直是甲骨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一部分学者认为历组卜辞的时代属于武丁至祖庚时期,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其属于武乙、文丁时期。此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学者已经研究过的一些事项内容进行补充,并从一些前人未曾提及且只见于宾组、历组和出组的占卜内容来看历组卜辞的时代问题,为历组卜辞时代提前的观点补充一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花东H3卜辞中的“■”为丁,是日名,有的是生者,有的是死者,活着的丁是尚未即位的武丁,卜辞中的王是小乙,H3卜辞的占卜主体应在小乙时代。  相似文献   

15.
甲骨金文中"失"字常见,通过对甲骨金文及相关资料的梳理,可以发现甲骨卜辞中"失族"主要活动于武丁时期,武丁早期及中期前段其与商王朝处于敌对状态,武丁中后期其被商王征服后长期臣服于商朝,并在王朝任职,卜辞中其地望当在晋中、晋南一带。洛阳马坡一带乃其后人迁徙之地,据金文来看,此族人亦曾在周王朝任职。  相似文献   

16.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至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所排西周王年历谱,近被新材料证明确实存在问题。重新审论,武王克殷确当在公元前1044年1月9日;西周十二王在位之年数,分别当为:14年、32年、12年、22年、39年、20年、15年、15年、9年、37年、14年(共和)、46年和11年。此结论于"月相"材料以文献训诂学解释为基础,不仅有旧金文为证,新材料亦可佐证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组、宾组王卜辞中、、燎等祭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早期卜辞中的祭祀多为具祈请禳祓动机的事祭,有别于以后各组卜辞中的祭祀。历组卜辞中的祭祀也具有祈请禳祓的目的,其时代宜定在卜辞时代的早期。即武丁、祖庚时期。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国务院实施“夏商周断代工程”,不仅可大大推进中国先秦史的研究,且在国际国内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当前,依靠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研究的巨大成就,借助现代天文、物理、计算等自然科学的强有力支持,对三代乃至五帝时期的科研工作定能超越疑古状态,走出迷茫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明及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与融会是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这一趋势下产生的一个项目 ,旨在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 ,来研究夏、商、西周的年代学问题。其目的有二 :一是做一个有现代科学根据的三代年表 ;二是为进一步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打下一个基础。现在 ,“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告一段落 ,下一步就要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问题。这个研究对整个人类文明起源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史记·殷本纪》说:“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尚书·无逸》也说他“知稼穑之艰难”,“闻小人之劳”,“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因此他“享国五十有九年”。总之,旧史对武丁皆是赞美颂扬之词,这是由其书作者的阶级立场决定的。而昔时为其注疏正义者,也多从字义、音训、史事考证等方面着手,未能用考古发掘所得丰富资料及甲骨卜辞中有关记述加以辨正。本文拟以殷墟科学发掘所得之资料及卜辞中有关内容,对“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予以辨正。看看武丁到底修什么“政”,行什么“德”,“修政行德”的内容是什么?是否“天下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