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社会,信用卡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尤其是信用卡具有的透支功能,解决了人们在急需用钱和消费时的燃眉之急。如何规范信用卡使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不同情况下如何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问题就显得很重要,本文着重从这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力求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祖远 《家庭科技》2012,(9):45-46
如果你刷卡1000.1元,但只还了1000元,对不起,银行还是会按照1 000.1元罚息。你还别不服气,信用卡就是这么"坑爹"。在刷信用卡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很爽,总觉得好像不是花自个儿的钱似的。其实,很多信用卡的使用规则看起来很贴心,可一旦你不小心,它就会"吃掉"原本属于你的钱。谨记"零头未还,全额罚息"信用卡达人们基本都有"零头未还,全额罚息"的教训。李琳是"资深刷卡族",早在2005年,她就有了  相似文献   

3.
高象琨 《理论界》2009,(8):99-100
信用卡的产生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使用信用卡,一双双"黑手"也在伸向信用卡.本文从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和手段入手,对其司法认定及防治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1995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中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罪。2005年2月《刑法修正案(五)》在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客观方面增加了“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这一行为方式。这种犯罪行为具体包括的要素有:行为人使用了虚假的身份证明;行为人骗领到信用卡;行为人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相似文献   

5.
1995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中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罪。2005年2月《刑法修正案(五)》在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客观方面增加了“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这一行为方式。这种犯罪行为具体包括的要素有:行为人使用了虚假的身份证明;行为人骗领到信用卡;行为人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相似文献   

6.
信用卡是一种消费信用工具 ,具有方便消费者的特点。我国的银行信用卡业务起步虽然较晚 ,但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稳步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 ,已形成较大规模 ,并发挥着一定作用。然而随着业务发展的不断深入 ,很多问题和矛盾也日益显得突出 ,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7.
在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外界刺激(商品促销打折、商品包装和别人的建议等)会显著影响其循环信用使用行为。同时,消费者的个人特质起调节作用,其中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信用卡态度各维度态度(认知态度/情感态度/行为态度)显著正向调节该影响。  相似文献   

8.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分析与司法适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刑法典第196条第3款规定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 ,以盗窃罪论处。这一规定解决了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定性分歧问题 ,但从刑法理论的角度分析 ,这一规定的合理性尚值得斟酌。本文就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问题与司法适用问题作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晨雁  施卫忠 《学术论坛》2006,(12):141-144
《关于<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和《刑法修正案(五)》,对于刑法意义上的“信用卡”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并且补充了数种信用卡犯罪的行为模式,为有效地打击和预防信用卡犯罪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全国人大的这一最新立法仍存在不完善之处。文章针对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对象问题、盗窃并使用信用卡问题、网络信用卡犯罪问题、单位信用卡犯罪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伪造信用卡犯罪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金东 《理论界》2008,(11):84-85
伪造信用卡犯罪目前在我国日趋严重,而司法实践中关于该种犯罪法律适用的若干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争议。本文以解决司法实践中相关疑难问题为出发点,对伪造信用卡犯罪中"伪造"的认定、伪造犯罪是否以行使目的为必要、既遂形态的认定、伪造信用卡后又使用的犯罪行为的定性、相关罪名界限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1.
信用卡是身边方便的"资金池",一些投资者在股市满仓后,想利用信用卡取现来获得更多本金。那么,这一想法的可行性如何呢?操作方便,但成本很高信用卡的取现额度通常为信用额度的一半,有些信用卡中心还会上浮优质客户的取现额度。需要注意,大多数银行的信用卡取现标准是每卡每日限额2000~5000元。对股票投资者来说,要取出较多资金,不仅需要有较多卡片,而且还得分多日领  相似文献   

12.
信用卡诈骗罪及其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莹 《学术论坛》2003,5(1):51-54
信用卡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 ,它的运用和推广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同时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客观要求 ,本文探讨了信用卡诈骗罪的特征、在司法认定和量刑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曦 《家庭科技》2013,(9):47-47
现在很多银行都推出了网上办理信用卡业务,在银行官网上办理非常方便。与此同时,网上各种替人代办信用卡业务的广告也开始此起彼伏,甚至有些广告中还表示能够办理30万~50万元的高额信用卡。信用卡代办不可信这些中介机构就是看准有些人急需用钱的心理,表示能够帮其办到大额的信用卡,从而引起关注。但是从多起代办信用卡的案件来看,这类业务其实很不靠谱,不少消费者不仅没有办到卡,还被骗去不少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信用卡消费与理财教育研究——以福建高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卡消费作为新兴的消费模式,愈来愈被喜好时尚和流行的大学生所青睐,这一消费方式引发了众多利弊之争。在厘析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状况后,发现目前大学生信用卡的理财功能存在缺陷,且大学生自身的信用卡知识及相关的理财能力也表现得差强人意。然而在未来的信用卡消费市场中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潜在客户群占据着重要地位,需要从外纬联合学校、银行及家庭等教育主体形成信用卡消费理财的教育网络、从内在大学生自身理财能力的积累与锻炼以提升大学生信用卡理财能力,保障其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信用卡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原因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一般是指信用卡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发卡机构、持卡人和特约商户所遭受的非正常的经济损失,它贯穿于信用卡的使用、支付等各个环节。信用卡业务风险主要包括:1、持卡人信用风险。发卡行授予持卡人信用卡的主要依据是该客户当时的经济状况和信誉程度。如果持卡人的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发生变动,经济状况恶化以致无力偿还时就会引发信用风险。2、不法分子冒用、欺诈风险。不法分子利用偷窃、拾得或其他方式获得信用卡后,通过模仿持卡人签名、伪造身份证等手段,冒充持卡人进行欺诈性…  相似文献   

16.
虽然我国信用卡市场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并不成熟,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卡的种类繁多但功能雷同,尤其是现在费率问题更为突出。文章通过对我国信用卡的发卡量、消费金额和年费的数据分析,结论是无差异高额的费率既抑止了人们的消费也阻碍了信用卡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还介绍了国外的信用卡利率模型,以便使我国信用卡的各种费率的确定更趋于科学合理。这可以作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信用卡业务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可观的市场规模,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人力。设备及风险等方面付出了较高的代价。以往的快速发展是在高投入基础上维持的,经济效益并不高,而且这种粗放型经营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式发展的要求,信用卡业务走向集约化经营已成大势所趋。本文就当前信用卡业务如何由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作一些探讨。一、信用卡业务粗放经营的现实表现1.思想观念滞后。突出表现在一些基层领导对信用卡业务重视不够,认识不高,而且受传统业务的影响,习惯于总量扩张型的粗放经营,重发展、轻效益的倾向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8.
“信用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运行中一种安全、灵活、快捷、方便消费者的凭贷工具。由于“信用卡”在我国市场上使用时间较短,还缺乏经验,所以存在不少问题。探讨“信用卡”的发展历史,研究“信用卡”运行中的法律问题,采取必要措施,保证“信用卡”健康有序地运行和发展,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文简要回顾了信用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信用卡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实施“金卡工程”的过程中,必须抓好联合经营,大力发展通讯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规章,完善信用卡服务功能,努力推行IC卡,加强信用卡知识的普及宣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金卡工程”的战略目标,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开创电子货币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论信用卡犯罪的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谱 《兰州学刊》2005,(4):182-185,176
随着信用卡的数量及其软硬件环境、发卡银行、交易额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信用卡犯罪在世界各地愈演愈烈,其社会危害性也日益加大.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的法律和侦查学知识,首先分析了信用卡犯罪现状与特点,接着论述了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此类犯罪,最后对适用信用卡犯罪的防控策略等问题进行了一番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