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人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用当其时,也就是平时说的最佳用人时机.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人的斗志,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用人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常"意外"的场面,一些干部被提拔了,却看不到高兴的样子、看不到激动的表情.为什么干部被提拔了却激动不起来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3,(22):20-21
近期,一些地方出现年轻干部违反相关规定被破格提拔,被群众举报后,先是引起媒体关注,而后遭到调查,最终又被提拔他们的政府和部门"打回原形"的事件。然而,这些看似已经结束的"闹剧",不应该就这样仅以当事人被免职收场。干部任用事关重大,"破格"提拔更要经得起考验,尤其是涉及官员子女、亲属的一定要严格履行制度程序,严格遵守规范执行。在官员提拔过程中,保证程序正义尤其重要。一定意义上而言,在选人用人之前,  相似文献   

3.
近日,重庆市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对违法违纪干部选拔任用过程进行倒查的制度。如果“带病”干部获得提拔,相关领导干部存在用人失察失误的,将被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4.
金笔头 《领导文萃》2008,(15):37-37
近几年来,对干部监督工作是十分重视的,会上说的,文上印的,墙上挂的,几乎“十八般武艺”都搬了出来,但往往却收效甚微,一些“带病”的干部照样在争议声、举报声中“稳坐钓鱼台”,而群众的声音却显得那么的脆弱与无奈。究其原因.一言以蔽之,问题就出在“选人用人的制度和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换句话讲。就是“带病提拔”的背后是选人用人上的“制度带病”。  相似文献   

5.
<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干部,可以突破任职资格规定或者越级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破格提拔作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论资排辈、台阶晋迁的用人限制,论德才、凭实绩,不拘一格选人才,让大批有能力的干部走上了更高的领导岗位,为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在选拔任用干部中,一门心思"走特殊""钻空子",借"破格"提拔之名,行  相似文献   

6.
我们确实不能要那种没有责任心的人,不能提拔那种没有上进心的人。所以联想用人有“三心”的说法,就是“责任心”、“上进心”和“事业心”  相似文献   

7.
正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然而,在选人用人中,一些在政治品质、道德品行、廉洁自律等方面患"病"的干部,却得到了提拔,不仅挤占了好干部上升的空间,影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力,而且会严重影响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因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把好干部选用起来,需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但近年来,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一些地区的领导"身边人"晋升逐渐异化,颇为人们所诟病,甚至导致"官场逆淘汰"。本文将探讨"领导身边人容易升迁"这一现象,反思领导"身边人"晋升被异化后的危害及其隐含的形成逻辑,最后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一些地方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在干部提拔任用中托关系、递条子、"打招呼"。每当干部调整之际,这些地方的主要领导就会接到方方面面的"招呼",有来自上级领导的,有来自一起共事的班子成员的,有来自本地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有来自熟人朋友的,也有来自一些老同志的。这股"打招呼"之风,严重干扰用人秩序,败坏用人风气,助长跑官要官,干部群众很反感,必须坚决纠正和刹住。  相似文献   

10.
《决策探索》2011,(17):85-85
班子换届之时,干部观望、等待、徘徊的现象在所难免。岳池县委在全县干部大会上明确承诺,坚决不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坚持用人唯贤,以实绩定职位,以群众满意与否定去留。我们制定了科学、清晰的“换人”标准,让符合提拔条件的干部心稳气顺,踏实工作:让不符合条件的干部有自知之明,知难而退。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随着中央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领导干部"带病提拔"甚至边腐边升的现象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干部"带病提拔",对选人用人公信度和党的形象的损害是巨大的。如何防范和治理"带病提拔",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各种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选人用人制度的竞争,关键要看谁的制度更能解放人、激励人、凝聚人.选人用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积极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的过程.实践证明,只有解决好了干部能上能下尤其是"能下"这个难题,才能从根本上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建设一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3.
这些年,潜规则已侵入党内,在干部任用中,一些人信奉“不跑不送、降职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反映出用人腐败问题突出,违规用人问题普遍,买官卖官问题严重,干部用人制度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干部选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要自觉做到"七看"。  相似文献   

15.
东篱子 《决策》2010,(12):33-33
【领导智慧】 正确的用人决策会引导一个组织内的所有员工朝一个正确的方向努力工作。 有两个要好的伙伴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两个人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是不久其中的一个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一再被提拔,从领班一直到部门经理。而另外一个却像是被遗忘了一样,还是在最底层混。  相似文献   

16.
李生明 《领导科学》2005,(21):10-11
干部“带病提拔”是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个非常突出、屡禁不止、影响十分恶劣、后果十分严重的问题。造成干部“带病提拔”问题的一个关键在于个别握有用人决策权、用人操作权的领导干部及参与用人选人工作的组织人事部门中一些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的工作人员。他们以权谋私、有令不行、有法(《干部任用条例》)不依、执法不严,甚至执法犯法、专找对策,玩公权于貌似公正的操作之中,谋私利于合法程序之内。在一些明知故犯者手中,《干部任用条例》中规定的程序,委实变成了他们搞腐败的道具。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既不能靠过去搞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干部工作中有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就是有些干部早就存在各种问题,但在推荐、考察和讨论决定等环节却未被及时发现,导致这些干部继续得到提拔重用。这种现象被称为“带病提拔”。据中组部的一项统计,各地受到党纪、政纪或刑事处分的县处级和地厅级领导干部中,在提拔前就存在严重问题的占了20%左右,个别地方甚至达到50%以上。如何严防和纠正干部“带病提拔”,是摆在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干部“带病提拔”的表现形式及特点研究和解决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必须首先厘清“带病”的形式和特点。干部“带病提拔”有以…  相似文献   

18.
<正>人际根脉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总和,拥有一定的人脉关系是一种正常现象,无可厚非。但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受社会、体制、利益、情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际根脉以其特有的方式,蔓延出"灰色暗道",冲击着选人用人公信力,并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官二代""火箭提拔"等敏感新闻不断挑动着人们  相似文献   

19.
湖南耒阳市运用"五评四差额"的方式选任干部,规范了干部选任行为,激活了干部队伍活力,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所谓"五评四差额",就是在选任干部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品德评定、群众评议、工作评估、领导评价、组织评鉴"五个环节量化考评的基础上,实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遴选出最佳人选的干部选任方式。第一,以德为先,实行品德评定。品德评定权重设置为20分,分生活作风、责任感等十个单项指标,任意一项不达标则取消提拔资格。  相似文献   

20.
干部的选拔使用问题,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用什么人,怎么用人,决定着干部队伍的组成和干部努力的方向.用好一个,激励一片;提错一个,挫伤一群.从近几年一些干部暴露出的问题看,有许多与识别考察不准和使用不当有关.有的领导干部在被考察时各方面反映都不错,而任职后却表现一般,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不能服众;有的领导干部在被考察时"政绩显著",但这些"政绩"却成为后任沉重的包袱;还有的领导干部到任不久,便暴露出严重的思想作风和违法违纪等问题.这些都说明,选人失准、看人失真、用人失察的问题依然存在.一般来说,用错人往往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用人的思想作风不端正,也就是用人不公;另一个是用人的思想方法不对路,即用人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