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下,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单一控股股东特征的股权结构,分析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与控股股东的委托代理问题对中国公司的治理有重要的作用.在高管与控股股东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文章引入了声誉激励机制的动态模型,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对高管实施激励过程中,高管是否努力工作的策略选择和控股股东是否选择监督的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揭示了基于声誉考虑的高管和控股股东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演化进程,并对影响该动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演化博弈不存在最优的稳定策略,但存在三个局部稳定策略.文章最后提出通过结合股权和股票期权等显性激励,加大对有偷懒行为的高管处罚力度,通过聘用高声誉的高管发挥声誉的隐性激励作用等方法使演化博弈的策略向公司委托代理机制所期望达到的最优目标收敛.  相似文献   

2.
声誉风险被列为商业银行必须妥善处理的八大风险之一,在当前各商业银行十分注重形象价值竞争的时代,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更显重要。而积极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预警体系则是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主动性措施,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特点和管理要求,探索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预警指标、管理方法和应对措施则是当前各家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金融领域洗钱犯罪进行定义,并对金融洗钱的过程以及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洗钱者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模型,讨论了在完全信息情形下和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博弈均衡,并对博弈模型的参数变化进行了分析,为我国金融机构的反洗钱监管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针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机制研究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陆岷峰  张惠 《南都学坛》2010,30(4):120-125
现行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对构建组织体系重视不够、组织架构仍不健全、职责界定尚不明晰、战略落实部门分散、声誉风险管理方面专业人才较少、信息系统尚不畅通、基层分支机构在声誉风险管理中组织缺位等。构建体现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特定要求的组织体系,要坚持一定的内在性原则:全覆盖原则、独立性原则、资源共享性原则、一致性与权威性相结合原则、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统一原则等。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除了通过一系列的管理程序和处理办法实施以外,还要依照国际惯例与国内监管机构的要求在内部组织体系设置上有合理的安排,并充分体现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独具的特殊性以及在组织体系构建上的个性化要求:进一步发挥董事会在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中的战略性作用;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组织体系中的主体作用;深化现行的商业银行声誉管理组织体系改革,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矩阵模式的组织管理体系;积极培育声誉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构建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强化与完善基层分支机构声誉风险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5.
以2007—2016年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可实证检验上市商业银行高管政治诉求对股价未来崩盘风险的影响,并加入了对上市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中间效应的考量。研究发现,相较于高管没有政治关联特征的上市商业银行,高管有政治关联特征的上市商业银行的股价崩盘风险更高,而相较于高管没有政治晋升特征的上市商业银行,高管有政治晋升特征的上市商业银行的股价崩盘风险更低;上市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对股价未来崩盘风险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考虑社会责任的影响后,高管政治关联对上市商业银行股价未来崩盘风险的正面影响被明显降低,而高管政治晋升对上市商业银行股价未来崩盘风险的负面影响则被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异常突出的高IPO抑价率问题,本文以2009年至2015年在中小板上市的214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的数据为样本,探讨了股权结构与中介机构声誉对IPO抑价率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与抑价率呈现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主承销商声誉与抑价率显著负相关,而会计事务所声誉、律师事务所声誉、第一私募机构声誉及持股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流通股持股比例与抑价率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政府声誉介入下的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KMRW声誉模型 ,从“政府-上市公司-投资者”三方博弈的视角对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可以发现 ,在政府声誉介入条件下 ,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两方博弈实质上为三方博弈 ,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能力的先验概率取决于上市公司与博弈第三方--政府的博弈结果。由于政府对发行上市和增资配股的行政管制具有事前性 ,上市公司预期收入是信息披露的函数 ,因此金融监管规定决定了均衡业绩披露。当对上市公司有利的均衡业绩偏离真实业绩时 ,上市公司倾向于利用建立在政府声誉基础上的伪声誉进行以“盈余操纵”、“微利现象”为特征的虚假信息披露。据此 ,金融监管机构应在加强市场微观基础建设的条件下 ,逐步实现“买者自负”的市场化监管。  相似文献   

8.
高管薪酬激励约束机制是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对高管的有效激励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年至2013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银行高管薪酬与衡量银行风险的不良贷款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我国银行业对高管可能存在过度激励的现象.推行高管薪酬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高管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企业家声誉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开始分析,指出建立健全企业家声誉机制的必要性。而后,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企业家声誉机制进行分析,对我国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家声誉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银行业协会履职行为的激励约束问题,在系统分析银行业协会履职过程中主体间关系的基础上,将会员机构与政府主管部门对银行业协会履职行为的声誉激励与监管威慑制约作用置于同一框架下研究,构建了不完全信息银行业协会履职行为激励约束多方动态博弈模型,并通过求解博弈精炼贝叶斯准分离均衡战略条件,分析并仿真研究了声誉激励与监管威慑两种激励约束机制对银行业协会履职行为的作用原理。研究结果表明,先期声誉、声誉激励、市场识别能力及远期收益贴现为声誉激励的主要构成要素,监管查处能力、监管处罚为监管威慑的主要构成要素;良好的先期声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行业自律的形成,但协会负责人的固定任职期限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声誉激励的有效作用;监管威慑在发挥自身约束作用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声誉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但需以畅通有效的信息机制建设为前提。结合研究结果及实际,分别从提升银行业协会内控机制建设,强化银行业信息互通机制建设及适度提升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选取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年-2013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银行高管薪酬与衡量银行风险的不良贷款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我国银行业可能存在对高管过度激励的现象。因此,推行高管薪酬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高管考核指标体系,加强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持续稳定经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高管层薪酬激励机制的优化设计——基于EVA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VA视角下的激励机制能有效协调所有者与高管层的利益,促使高管层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EVA是税后经营利润减去企业所有资本成本的差额,其优越性在于EVA变化与股东财富变化的一致性.基于EVA视角下的高管层薪酬激励机制优化设计是将以EVA为基础的奖金红利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相结合,即根据EVA的数值计算红利金额、股票期权数量及行权价格.我国企业如引入以EVA为基础的高管层薪酬激励机制,还应培育有效的经理人市场、完善高管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加强资本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对核电厂作业行为安全监管的效果,减少运行事件的发生概率,文章考虑参与主体的风险偏好,基于前景理论构建核安全监管机构、操纵员和核电营运单位三方的作业行为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监管机构和核电营运单位的风险敏感系数的减小,会使得三方博弈最终不能稳定在最优策略上,而操纵员的价值感知系数使得其策略演化速度减慢,但并不影响最终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投资者因缺少有效的风险转嫁渠道而具有最强的消除股东道德风险的内在激励。但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使次级债券找到了一条类似银行存款一样的风险转嫁渠道,弱化了其风险约束功能。要充分发挥次级债券约束商业银行风险作用,就必须消除次级债券持有人对政府隐性担保的预期。我国在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应该发挥次级债券市场约束力对政府监管的长期内的替代作用和短期内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中小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高管道德风险等多种威胁银行健康发展的风险因素,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诱发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平台,风险管理反过来又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目标,文章在梳理中小商业银行面临风险因素以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构建基于公司治理理论的中小商业银行分析框架,探寻风险背后隐藏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原因,并形成了关于中小银行公司治理优化的改革和策略安排。  相似文献   

16.
次贷危机的持续深化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新巴塞尔协议对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在此背景下,本文就流动性风险这一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金融机构应当结合国内金融环境和自身情况在监管要求下对资产负债进行空间和时间两维度的合理配置,设计符合新巴塞尔协议要求的流动性压力测试方法,提高流动性风险的监测管理能力,以使我国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早日达到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其操作风险认识仍然淡薄,而风险监管也处于较底水平。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如何化解风险,提高监管水平,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金融中潜藏的风险开始凸显,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成为重要的研究主题。营运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保障,流程再造作为银行企业营运管理完善的重要手段在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流程再造为分析视角,使用2010—2014年A股主要上市银行的数据,考察银行企业营运管理完善对商业银行微观个体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在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的框架下,聚焦于银行企业的微观经营管理,完善对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相关结论对于促进微观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和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国有股东的特点,国有第一大股东的公司可能会出现另类股东控制.在另类股东控制下,公司主要代理问题是另类控股股东与控股股东和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另类控股股东可能会掏空上市公司.文章依据海南航空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成员和高管构成确定其为另类股东控制,并以海航集团与海南航空系列关联交易为案例,研究海航集团如何掏空海南航空.海航集团通过一系列高评估增值甚至超高评估增值的股权转让给海南航空,从海南航空套取资金或转移利益,导致海南航空为过多持有货币资金而大量负债、大量支付利息,降低了其盈利能力,甚至直接损害了其他股东利益.研究结果引发了对关联方掏空上市公司监管、投资者保障机制设置、资产评估监管和国有资产改革等政策方面的探讨.本研究理论上拓展了公司控制权理论、公司代理问题和掏空理论等的研究内容,实践上可以为我国上市公司监管实践和国资改革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银行业股权对外资开放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对于外资股权在中国银行业发展中扮演积极监督者还是消极投资者的角色仍存在较大争论。为此,我们基于2008—2019年各级银行业监管机构出具的行政处罚公告以及银行层面的微观数据,研究外资持股对我国商业银行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外资股权对于银行违规经营发挥了积极监督作用,可以显著降低银行违规程度;(2)对外资股东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外资股东参与董事会治理是降低银行违规风险的重要渠道;(3)外资股东的引入可以降低银行的内部控制和影子银行相关业务违规,对于非上市银行违规监督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证实取消对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股比限制的积极意义,印证了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推动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