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员工的创新行为如何影响创新能力备受关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及社会交换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638名1980年与199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员工情感信任可以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预测创新行为。同时,研究结果也显示人格开放性是情感信任预测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变量,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低开放性条件下,高情感信任的新生代员工表现出较高的创新自我效能感,进而表现出创新行为。从员工情感信任、开放性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角度探讨新生代员工的创新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2.
以办公楼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结合组织氛围文献, 构建了员工节能行为模型。提出了组织节能氛围的概念, 研究它影响员工节能行为的作用机理。利用调查问卷, 在北京地区, 从办公楼知识型员工收集数据, 采取偏最小二乘路径建模方法分析数据, 验证研究模型。结果表明:积极的节能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员工节能行为意愿具有促进作用;组织节能氛围显著正向影响主观规范;组织节能氛围和主观规范对员工节能行为意愿没有直接作用, 他们通过影响节能态度间接影响员工节能行为意愿。根据这些结果, 公司可以通过营造良好节能氛围, 宣传节能意义, 提高员工节能态度、感知行为控制以及主观规范, 从而促进员工节能。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因,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是企业实行创新的重要手段。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习得性勤奋理论,可以引入外在激励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模型,然后运用SPSS22.0软件对382名企业员工的调查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在激励在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不仅可为解释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对企业组织进行管理优化进而激发员工创新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构建了绿色变革型领导对员工绿色创新行为影响机制模型。对270份问卷的实证分析表明:绿色变革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绿色创新行为;绿色组织支持感、绿色组织承诺均在绿色变革型领导和员工绿色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绿色自我效能感分别调节绿色组织支持感、绿色组织承诺在绿色变革型领导和绿色创新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员工绿色创新行为的理论研究,对企业绿色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探讨员工创造力对内部创业行为的纵向影响,并探究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公司创业导向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基于252份员工问卷的分析,结果表明:员工创造力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内部创业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员工创造力和内部创业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公司创业导向在员工创造力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到调节作用;组织支持感在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内部创业行为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准确把握影响大学生创新的因素及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文章采用问卷对重庆大学24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自我效能感和感知的教师创新支持都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对困难的应对方式基本积极。大学生在4个问卷上的得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创新自我效能感可以更好地预测创新动机,教师创新支持和应对方式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创新动机,创新自我效能感起到了中介作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是高校创新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而直接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章根据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旨在揭示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1199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在这一影响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组织认同负向调节工作—家庭冲突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并且同时负向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家庭冲突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员工沟通意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然而组织对于知识型员工沟通意愿的积极作用依旧不够重视。知识型员工沟通意愿对于个体创新行为的积极作用的产生需要组织的理解和支持。研究表明,员工沟通意愿对于知识型的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组织需要重新认识员工沟通意愿对于创新行为产生的积极作用,进而采取一定的激励策略提升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9.
知识型员工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创造性等特征,工作和生活界限模糊,时间盗用行为发生更为隐蔽。情境、认知、情感、算计多种因素交织,通过三种路径影响知识型员工的时间盗用。整合三种路径,构建起影响知识型员工时间盗用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认知—情感—算计”理论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时间盗用行为产生既遵循“相知相爱”路径,又呈现出“趋利避害”特征:组织支持感作为情境认知,一方面直接负向影响知识型员工的时间盗用行为,另一方面通过组织认同等情感变量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时间盗用行为,组织认同中介效应的发挥又受到风险损益评估等个体“算计”的负向调节。  相似文献   

10.
员工创造力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提高员工创造力一直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基于角色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探讨组织创新重视度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及员工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调节效应。通过3个时点主管与员工的配对数据实证研究表明:感知到组织重视创新会提高员工创造力角色认同;员工的创造力角色认同有助于提高员工创造力;创造力角色认同在组织创新重视度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员工自我效能感调节组织创新重视度与员工创造力角色认同之间的关系,相较于低自我效能感员工,高自我效能感员工的二者关系更强;同时,员工自我效能感调节创造力角色认同在组织创新重视度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效应,该中介效应只在员工拥有高自我效能感时存在。为此,提出企业应加强对员工创新的重视度,引导和激励员工创新;鼓励员工将创新能力纳入自我价值衡量体系,从而培养员工的创造力角色认同;对员工的创新行为给予正面反馈,从而提升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1.
过程激励是在员工工作动机产生并准备采取行动前组织对其管理和激励的过程。本文根据知识型员工工作动机及情感需求特征,以过程激励为导向,通过对情感管理的机制构建,使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行为符合组织的期望,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推动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我效能感是人类行为的主要机制,它影响个人对所从事活动的选择、愿意投入心力的多寡以及持久度。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企业如何关心知识型员工、留住人才是管理层应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员工自愿性离职与自我效能感之间有重要的联系,因此,企业应正确评估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以减少本企业员工的离职。  相似文献   

13.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时代,创新是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和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了探索雇佣关系模式、组织支持感、组织认同感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跨层次影响机制,通过调查福建、浙江和广东等地10家企业的300名企业员工,构建雇佣关系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影响关系的模型,考察组织支持感和组织认同感在两者关系中的效应,结果发现:雇佣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在雇佣关系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组织认同感在雇佣关系与员工的创新行为之间存在调节效应。企业在建立雇佣关系时,既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社会因素,努力建立员工与企业之间牢固的心理纽带,以便促使其积极参与企业创新活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以320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员工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差错管理氛围如何促进员工建言行为的产生以及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在差错管理氛围与员工建言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在差错管理氛围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在差错管理氛围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企业要努力营造积极的差错管理氛围,从而提高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促进员工建言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选取某地区6家科技型企业的245位研发人员作为研究样本,探讨领导-员工交换、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创新性的作用机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领导-员工交换、组织支持感与员工的内部动机正相关;内部动机在领导-员工交换与员工创新性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创新自我效能正向调节内部动机与员工创新性间的关系。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揭示了企业与员工间良好的社会交换关系,对激发员工创新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组织氛围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中介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员工创造力已经成为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虽然研究发现组织氛围对员工创造力具有影响作用,但是这种影响的中介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诠释。激发员工创造力的关键是洞察员工参与创造性活动的心理状态,内部动机和心理投入分别描述了员工被工作本身所吸引以及完全专注于工作的内在状态,因此,两者构成组织氛围影响员工创造力的潜在中介机制。通过对181名来自浙江各地企业不同类型员工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支持性组织氛围与员工创造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内部动机和心理投入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为了提升员工创造力,企业应营造支持性组织氛围,并密切关注员工的内部动机和心理投入状况。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我国生产制造型企业员工的相关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和层级回归分析,研究雇佣保障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尤其是研究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在其间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雇佣保障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且雇佣保障部分地通过员工的组织支持感而对员工创新行为形成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托,借助ERP沙盘模拟实训这一真实实验场景,对大学生创新的计划行为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不仅证实了创新态度、创新主观规范和创新行为控制感知与大学生创新行为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而且针对自我效能感、建设性争辩、时间压力、任务反思和组织支持五个外生潜变量,提出了大学生创新过程控制的干预策略。分析显示,通过加大组织支持力度建立积极的创新氛围、对任务反思和建设性争辩实施积极引导、提升自我效能感等策略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实施创新行为,而时间压力的触发则需要慎重。高校在开展实验实训和其他实践环节的过程中,可以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行为控制干预,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绩效。  相似文献   

19.
基于角色理论和内在动机理论,结合我国组织情境,探讨了工作自主性对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和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并选取329名知识型员工作为调研样本,对问卷收集到的匹配数据做层级回归分析来检验假设。结果显示:工作自主性与越轨创新显著正相关,与职业倦怠显著负相关;角色模糊对工作自主性与越轨创新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角色压力对工作自主性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组织自尊在工作自主性对角色模糊和角色压力的影响过程中也分别具有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工作自主性对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和职业倦怠的作用机理,同时对我国企业提升知识型员工创新绩效,抑制其职业倦怠现象的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20.
员工反馈寻求行为不仅能帮助其更快融入组织,在工作中产生良好的工作和创新绩效,还有利于员工发展与上级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减少离职倾向。然而,组织中反馈寻求行为激发并非易事,动机是员工反馈寻求行为的内在基础。本文系统描述反馈寻求行为的动机机制,深入分析影响该动机的因素,从个体和组织视角提出促进组织信息反馈寻求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