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经济增长周期理论虽然基本没有完全脱离实际,但都存在片面性,因此必须依据马克思的思维方式才能建立起科学的经济增长与周期分析模型。周期性研究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指导中国的具体经济增长,通过分析影响中国一定时期内经济的适度速度、波动区间及持续时间,规划时期内投资、消费与外贸,才能推进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和时间的持续。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金融发展在最近十余年取得重要进展,大量相关文献讨论了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少有文献注意到中国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可能联系。金融发展除了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外,是否还会产生平抑宏观经济波动的红利?尽管存在若干金融发展平抑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机制,但相关经验证据却少见。基于中国2001-2012年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可利用含外生变量的EGARCH模型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宏观经济波动平抑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宏观经济波动平抑效应。这一经验证据表明,金融发展能够从降低经济增长波动层面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进一步加快金融改革步伐从而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应该成为中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长期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其主体地位不会动 摇,关键是国有经济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同时,国有经济在融入 市场后, 生成了多种新的公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发展。另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递归效用函数形式,使用可分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与跨期替代弹性、主观贴现率三个因素刻画了消费者的偏好结构,并且消费流的生成过程被假设为AR(1)基础上.运用年度实际人均消费数据,估计了改革前后中国经济增长与消除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本文的研究表明:改革前的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福利成本都要大于改革后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福利成本;当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和跨期替代弹性参数取合意数值时,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比较接近于经济增长的福利收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中国和日本2000-2011年的实际经济数据,采用HP滤波方法获取周期数据,对中日总产出波动与服务产业结构演变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分类服务产业结构演变显示,中日两国传统服务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相比传统服务业,两国现代服务业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第二,周期波动和相关性检验显示,中国服务产业与总产出周期波动显著高于日本,中国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的失衡性发展,极有可能对传统服务业产生负效应;第三,格兰杰短期因果关系检验显示,中日服务产业和产出总量指标分别在1996-2011和1986-2011年期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尤其“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租赁与商务业”是总产出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因此应对中国过热的房地产服务业给予更多关注,避免在中国重现“日本失去的十年”.  相似文献   

6.
通过使用2002~2007年商业银行贷款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有经济比重与银行贷款增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国有经济比重对信贷资金配置的影响在不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差异,相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安排中的国有经济比重对信贷资金配置的影响更为显著。这表明,中国近年来"所有制信贷歧视"现象仍然存在,这不仅制约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在于加快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国有经济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国有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是很危险的。如有的主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还必须使国有企业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如果国有企业的资产和产值比重太小,甚至降低到30%、20%以下,那么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就失去了基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只能流于空谈。”“在近年来国有经济比重明显下降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情况下,盲目提倡国有经济比重应进一步大幅度下降的主张显然是不妥当的,如果付诸实施是危险的。”管另一种主张认为,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波动与人口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波动的特别现象,从人口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在中国封建社会,一方面物质资料生产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另一方面人口却存在强劲的增长趋势,两者比例失调导致社会无业人口增多和人们平均生活水平下降,从而引起社会波动。而每一次社会波动都会造成人口锐减,使人口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比例暂时趋于协调,这又为社会稳定创造了条件。因而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稳定与波动循环交替的现象,社会波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9.
多属性区间数排序及决策普遍存在于工程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之中,它是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的经济增长波动研究多局限于长周期经济增长波动研究,研究方法多采用统计学相关知识。本文将多属性区间数排序及灰关联度理论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基于GDP增长的多属性影响因素来构建多属性波动区间数,并采用灰关联度相关计算算法,应用于国民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质量监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来证明这一方法在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总结国内外关于流动性和流动性波动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及流动性波动的更进一步解释。针对2005年至2008年中国股票市场从上涨到下降的周期性表现,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流动性波动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之间的因果关系,认为流动性波动引起了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化,并提出了“财富增长的示范效应”的概念,认为股票市场价格变化引起的财富增长的示范效应反过来加剧了流动性波动。  相似文献   

11.
投资在西藏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少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却很少有从其组成部分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文章从理论上证明、并用计量模型从实证上检验西藏地区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国有经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非国有经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变量对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国有经济三次产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第二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在上述结论上,文章最后给出了应调整投资结构等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升.然而在央行降息降准、舆论呼吁、配资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呈现了“大起大落”的异常波动行情,市场效率显著下降.文章以2015年沪市A股制造业和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不同行业特征和不同业绩表现的企业,其公司业绩和股价关系的变化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股价异常波动时期,企业业绩增长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由抑制变为加剧.其中,制造业比高新技术业的加剧程度更大;绩优企业亚绩增长造成的股价波动程度更大.此外,在绩优企业中,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的业绩增加影响股价波动程度更高;而在绩劣企业中,制造业企业的业绩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程度更高.研究结论对股价异常波动时期,减轻投资者的盲目性和增强监管部门救市的针对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出口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短期经济稳定与长期经济增长,中国的出口波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出口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商品集中度的提高加剧了中国的出口波动,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贸易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平抑中国的出口波动,加工贸易的发展则不利于中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从政策含义上看,解决中国生产和出口多样化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出口商品的多样化发展,同时继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提升贸易开放水平并实现贸易方式的转变,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78—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本文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外部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在所有预测期内,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标准差不大,但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短期内,出口的波动会加剧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波动的影响方向则相反;外部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较小,但随着滞后期的延长,解释力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进口的贡献度最大,出口次之,FDI最小。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78—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本文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外部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在所有预测期内,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标准差不大,但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短期内,出口的波动会加剧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波动的影响方向则相反;外部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较小,但随着滞后期的延长,解释力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进口的贡献度最大,出口次之,FDI最小。  相似文献   

16.
价格总水平波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水平较低,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有不同之处.第三产业在河南经济中比重较小,影响了GDP的增速;第二产业水平较低,影响了工业企业的生存条件;第一产业水平较低,导致河南经济在价格波动中遭受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7.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在完全可替代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区域消费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模型。利用长系列的区域经济产出(GDP)及其构成数据、劳动力投入数据等,计算、模拟了从1981—2000年我国省市区消费波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1)区域资本、劳动力投入的增长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积极的,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中,以资本投入增长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推进作用最大,其次是劳动力增长的作用。(2)区域消费的波动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2003—2014年中国对中亚五国HS6位目农产品出口数据,将二元边际与贸易持续时间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探讨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波动问题。研究发现:首先,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较不稳定,而这种不稳定性主要源自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部分。其次,出口持续时间较短是导致出口增长波动的主要原因,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持续时间均值和中位值仅为5年和3年左右。最后,提高出口持续时间或降低出口产品退出风险率,会在降低出口增长波动的同时实现增长层次的提高;若仅推动每一产品的出口数量的增加,那么虽然使出口层次提高,却会带来更加剧烈的波动。因此相比对集约边际或扩展边际的单方面强调,政府更应注重推动出口风险率的下降,在此基础上保障出口风险率的平稳,这将是未来推动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长期稳定增长的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明显的周期循环 :经济增长伴随着加速的通货膨胀 :随着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下降 ,经济出现收缩。国有经济对产出的贡献与其投资和就业份额极不对称。经济分权化、政府对国有部门的承诺以及信贷计划及信贷控制为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的制度性变量 ,政府行为通过作用于他们主导着中国经济的周期循环。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研究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对于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制定更优的宏观经济政策有着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了关于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周期相关时间序列的单变量和多变量UC计量模型,运用1992-2014年的数据,对中国房地产投资波动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短周期和中周期与国内生产总值周期较为接近,其中短周期拐点先于经济周期,可以此预测经济周期波动;中周期两者非常接近;长周期上,房地产增长趋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一致;短期内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能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引发整个经济的波动.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适当发挥房地产业的积极作用,促进宏观经济的顺利转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