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武警西藏总队聂拉木边防检查站副站长,长年坚守在西藏中尼边境。1962年,我从中央政法干校毕业。当时,自治区领导对我说:“你可以留在拉萨。”拉萨是藏族群众心目中的“圣地”,我做梦都没想过,我这个奴隶娃子有朝一日能在拉萨定居。现在,只要我愿意,我就是“圣地”的居民了。可我又想,边境更需要干部,那里高寒缺氧,交通闭塞,条件极差,从内地来的汉族同志很难适应;我土生土长,学的专业也对口,应该到那里去。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去了仲巴县边防派出所。那时,边境上很不安定,国民党特务、小  相似文献   

2.
拉萨河谷的新石器时代居民——曲贡遗址发掘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四川大学历史系攻读考古学时,有幸与几位藏族学生同窗,使我渴望有一天能踏上西藏这块神秘的土地。1989年5月,我在赴湖南长沙参加第七次中国考古学年会时,遇到了久别的学友索朗旺堆(西藏文管会主任),他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能派员进西藏开展考古工作,这正契合我的愿望。在考古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三个月后,我开始了西藏野外考察之行。  相似文献   

3.
在旧社会,我是一个被农奴主压榨、迫害的奴隶的孤儿;今天,我成了西藏射箭队的一名队员,我荣幸地参加了我国第二届运动会,这完全是党和毛主席深切关怀和大力培养的结果。西藏民主改革后,我获得了解放。一九六○年,党选送我到西藏公学学习。在学校里,我听党的话,积极学习,锻炼身体。党支部书记经常给我讲革命的道理,帮助我学  相似文献   

4.
我于1957年从西藏山南分工委被保送到西藏公学(现西藏民族学院)学习,1959年回到西藏参加民主改革。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今年四月发出《转发〈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以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书记处书记万里同志又于五月率领中央工作组到西藏考察,对西藏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广大西藏人民欢欣鼓舞,说胡耀邦、万里同志的讲话完全符合西藏的实际,并把这次中央的指示看作西藏工作的里程碑。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我这次在西藏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和考察,对西藏工作有了一些认识。现就以下七个方面谈谈我对西藏工作的认识。 (一)近三十年来中央对西藏工作的几次大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沈策 《民族论坛》2009,(7):18-19
<正>我在西藏工作11年了。时间过得很快很惬意,其间也夹杂着某些厚重,耐人咀嚼回味。在这11年里,我有很多令人感慨的记忆。志愿去边陲西藏1975年9月,我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市,父母都是制药厂的工人。1994~1998年,我在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  相似文献   

7.
正写在前面的话:我于1960年进入中央民族学院学习藏语,1963年进藏实习。这是我第一次进入西藏。这一时期,西藏正经历民主改革的伟大洗礼。我所在的拉萨堆龙德庆县乃琼区岗德林乡也经历了这一变革。4个多月的生活,使我走进获得翻身解放不久的农奴中间,对西藏当时的社会结构、生产状况、民风民俗有了切身的感受,翻身农奴对我的关爱和他们发自肺腑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段生活给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也为我此后走进涉藏领域打下了重要的情感和思想基础。此后我又3次重返堆龙德庆县乃琼区岗德林乡,看到了这一地方的巨大变迁。值此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我应《中国藏  相似文献   

8.
再探西藏的双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曾于1987年第四期上发表了作者题为“关于西藏两语教学问题的探讨”的论文。作者根据最近十年来所获得的新材料和西藏双语教学的新情况,补充编写了此文。包含如下四个内容:(1)我之“双语教学”观;(2)西藏藏汉双语教学的历史状况;(3)西藏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4)我对西藏双语教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读了尚风同志的《西藏宗教与人口》一文(原载《西藏研究》85年1期),我感到有些问题是值得讨论的,即如何看待西藏历史人口的减少,怎样评价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如何正确理解“人口论”。关于历史上的西藏人口,目前一些文章中比较多的是引用牙含章先生《西藏喇嘛教浅说》一文中的推算:吐蕃时期西藏人口为一千万上下,到清朝雍正时代为二百多万,从唐朝到清朝,还不到一千年,人口就减少了八百万,减少了80%。我认为仅凭史料上  相似文献   

10.
我是1951年6月以中国科学院西藏工作队成员的身份走进西藏的.在这之前我的主要经历是:1925年出生在青海省湟中县,在当地念完小学、中学后,1948年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上学.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进步学生运动,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1.
西藏和平解放后至民主改革前,西藏的社会还是“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专政的农奴制度。1958年,我到西藏参加社会历史调查时,目睹了农奴为领主支差乌拉的情况。这里,结合我的调查和近十多年来译释藏文历史档案中有关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的各类官书、执照契约文书,谈谈西藏农奴制下的“人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庆祝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签订30周年大会,现在开始。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到现在已经30年了。30年来,西藏的社会面貌、政治面貌和人民的精神面貌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在祖国首都隆重集会,同西藏人民一起纪念西藏和平解放这个美好的节日,是很有意义的。我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向西藏人民和在京的藏族同胞致以热烈的祝贺和慰问!向同西藏人民一道艰苦奋斗,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3.
郑尧坤(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后进藏,在藏16年,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毕业前夕,经过体格检查,学校批准了我和另外两位同学去西藏的申请。体检时,同去的还有一位女同学,也是我们儿科系的,叫李国瑛,去西藏的态度非常坚决,可是身体却很瘦小,体检未通过。学校在宣布去西藏名单时没有她的名字。因为一起要求去西藏,又是一个系的,我和小李已经很熟悉了。宣布名单后的第二天,小李来找我。“有件事想和你说一下,也没事先征求你的同意”,她说,“昨天我找校党委了,他们说我身体不合格不同意我去西藏。没有办法,我只好说我是你的…  相似文献   

14.
“感谢欧亚大陆板块相撞,而创出了世界第三极地——西藏。感谢上天让我来到西藏,这伸手就可抓住蓝天白云的地方。感谢藏族人民为人类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而让我艰辛地醉倒了整整45年。”  相似文献   

15.
年五一,我邀了几个朋友去西藏,原计划借此读点西藏的书籍,拍点西藏的照片,写点西藏的文章,希望能在向“文化人”转化的路上有所收获。想不到一踏上西藏的土地就被镇住了:首先是来自高原缺氧反应,虽不至于翻肠倒肚、撕心裂肺,但也绝对不轻松。白天头昏目眩,思维呆滞,双手捧着书一个字也看不下去;晚上则整夜整夜地做着挖洞掘金的梦,洞越挖越深,深不可测,无穷无尽,最后是浑身关节的疼痛和透彻脊髓的恐惧。其次是所到之处都是那三步一跪、五步一叩、旁若无人、一心向佛的虔诚信徒。啊!这就是西藏,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西藏!事后,我反复揣摸着,这种…  相似文献   

16.
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已有三十个春秋。三十年来西藏广大人民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藏落实了党中央提出的各项政策,坚持慎重稳进的方针,在各条战线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下面我  相似文献   

17.
一、政治庶民自知保家国,我以我血荐轩辕--记西藏人民第二次抗英战争 阴法唐《中国藏学》2004:1西藏人民1904年抗英战争百年祭 胡岩《中国藏学》2004:2邓小平的西藏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1951年5月27日晚,我正在中共西北西藏工委西宁筹备处伏案总结当天的工作,街上突然传来鞭炮声、锣鼓声,推窗了望,满城欢腾,“庆祝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这一特大喜讯,曾使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1951年5月23日,是西藏当代历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西藏历史的转折  相似文献   

19.
西藏和平解放30年后,我们来庆祝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的签字,是有着重大意义的。西藏的和平解放完成了祖国大陆统一的大业,为西藏民族的发展繁荣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30年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签订这个协议是完全正确的,这个协议已经成为西藏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文献。我当时作为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代表,参加了这个协议的谈判和签字,为祖国和西藏人民,做了应该做的事,尽了应该尽的责任,至今为此感到宽慰和荣幸。  相似文献   

20.
在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前夕,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阿沛·阿旺晋美.以下是他谈话的主要内容:西藏历史的伟大转折发生在40年前的5月23日.这一天,中央人民政府与原西藏地方政府(藏语称"噶厦")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我作为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全权代表,于1951年9月从北京返回拉萨,把和平谈判的过程和协议的内容向"噶厦官员大会"报告后,大多数人表示拥护.据此,达赖喇嘛于10月24日向毛泽东主席发出电报,关于协议他说:"西藏地方政府及藏族僧俗人民一致拥护".我是1911年出生的,今年整整80岁.西藏和平解放前后,正好各有40年的经历:前40年,我目睹了西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