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字简化问题一直都是文字学界关心的问题.从表达的角度看汉字简化,就可以看出汉字简化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世致用的修辞思想.因为汉字因表达需要而产生,又因表达需要而简化,而表达是修辞的母体,因此,简化字就是修辞学中适度原则在汉字简化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音译不仅是一种译音代义的方法,而且可以是语言修辞中常用、有效的手段。由于汉字同音字占优势,音译过程中汉字选择具有灵活性。音译词有赏心悦目、诙谐幽默、时尚洋气等修辞功能。纯音译词和谐音译词各具不同的修辞功能和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3.
汉字修辞利用的主要材料是汉字的形体。汉字的形体带有很强的独立性,能够进行拆分与合并。汉字数量大、形近字特别多。汉字的排列和书写都遵循一定的顺序。这些特点都能用来形成汉字修辞。从象似性角度能分析汉字形体与汉字修辞的关系,可以揭示汉字修辞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汉民族无穷才智和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物化表征,是构筑华夏文化独特景观——中国古代杂体诗的特质魔方。汉字字形、语音、语序都可以构成杂体诗。具有特殊修辞作用的汉字成就了古代杂体诗,而古代杂体诗的繁荣又成就了许多汉语特有的修辞格式。  相似文献   

5.
汉字、汉语和汉字文化圈及其修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汉字和汉语为交际。具而在东亚形成了一个汉字文化圈。汉字、汉语修辞在东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在进行这一研究的时候,应当充分注意语言和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切不可简单化。  相似文献   

6.
汉字字体设计与形貌修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广告创作中相辅相成。文章通过实例证明和比较分析,总结了两者的特点,认为在突出诉求重点、增加作品人文内涵、提高作品装饰效果、使作品内容和形式保持风格的一致性等方面,汉字字体设计与形貌修辞都能够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汉字修辞是利用汉字的形体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文章以汉字修辞的语言事实,从美学的角度考察了汉字修辞格的审美功能,讨论了在交际活动中运用汉字修辞所创造的形象美、意境美、情趣美和变异美。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呈现本土化的倾向,中文网络语言相对其他地区的网络语言具有相当独特内容和风格。文章着重从汉字的形体特征出发,考察中文网络语言中所存在的大量的汉字形貌修辞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汉字形貌修辞的独特语言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汉语成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特殊部分。中国文化在成语的生成和使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语修辞现象即根源于中国文化。本文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以及汉语与汉字的特点等多角度探讨了成语、修辞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修辞是最有效地运用语言,使语言能很好的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本文从音韵修辞、语法修辞、词汇修辞等方面阐明了修辞在英文写作中的作用。修辞种类繁多,在使用过程中应正确把握,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由经验法则认知构成的反应式思维方式和优势结构思维在网络评论这一修辞活动中,对评论者的修辞情境建构起着很大作用,进而影响网络评论的修辞动机。本文试图以修辞情境理论以及戏剧主义修辞理论为基本框架,探究网络评论这一修辞活动中以修辞情境建构为基础的修辞动机产生机制,提出了网络评论以选取标签和关系对子的方式形成"紧急情况或缺失",并在社群文化的限制和影响下产生修辞动机。研究希望能对人们理性判断和对待新媒介网络评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本修辞是创造者为达到传播的目的而创作的完整的、独立的修辞作品;话语修辞是交际者为达到交流目的而进行的表达。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是基于修辞存在的形态而划分的类别,它们是交叉存在的,有时候可以合流。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在生成主体、存在形式、价值取向、影响对象和批评标准方面都有不同。区分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对修辞生成、修辞评价和修辞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作家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创作手记为例所做的个案分析表明,积极修辞心理过程包括修辞刺激、修辞感知、修辞想象等,修辞心理过程其实蕴涵或预设了听读者的接受反应。通过本项个案考察可以初步证明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积极修辞纲领》里的“积极的修辞,却要使人‘感受’”、“带有写说者的体验性,而能在看读者的心里唤起了一定的具体的影象”等有关论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修辞学界,关于修辞原则的讨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人们的修辞行为或者修辞实践进行立法,出现了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的局面。综观国内学者关于修辞原则的表述,可以看出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构筑修辞原则用以指导修辞实践之时,重视真诚原则;二是对交际对象,即受众在修辞实践中的复杂性与多面性认识不足。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对国内修辞原则的这两个特点进行解读,可以为修辞原则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谈英语构词的修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构词一般被认为是词汇手段,而不被当作修辞手段.但从修辞的角度讲,构词也有重要的修辞功能.修辞中的构词具有多种形式,在语言的使用中,利用构词手段可以大大扩大词汇表达能力.增强修辞效果.笔者探讨了作为修辞手段的几种构词法.构词修辞应该被看作修辞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具体分析新莽、武周、太平天国以及现代的部分特殊用字,可总结出特殊用字共有修辞、避讳和反映情感三种超语符功能。这些功能来源于汉字性质的特殊性:有些功能以象形造字为桥梁,通过将形义无关的字词联系起来而实现;有些功能依靠凸显或弱化字形中某一构件的意义而实现;还有一部分功能则依托于汉字的方块型外观而实现。通过“囧”“叕”“疊”等字可发现,特殊用字的超语符功能研究将汉字本体与汉字背后文化内涵合理地结合起来,对汉字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的修辞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互联网的出现为标志的现代传播技术革命正在引发一场重大的修辞变革。修辞主体全民化和交往形式网络化的背后潜藏的是运作方式、传输手段、信息内容、修辞语境和修辞心理等修辞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  相似文献   

18.
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环境.它是修辞现象发生的依存空间,是修辞评价的依据,是修辞学建立的基点,因此我们说语境是修辞的生长点.本文既从修辞行为一方论述了修辞现象与语境的关系,又从修辞接受一方论述了修辞评价.作者认为所有修辞现象都发生于特定语境,修辞评价以语境适切度为标准.  相似文献   

19.
修辞的哲学     
在修辞活动中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在控制我们对语言表达形式的取舍,这就是信息传递的规则。修辞是保持信息通道畅通的活动,修辞必须服从信息传递规律。修辞活动中存在着一个二元对立的哲学范畴:信息熵和冗余度。理性修辞中,信息熵值高,表达形式的冗余度低;审美修辞中,信息熵值低,表达形式应该保持在“熟悉的陌生”度中,“熟悉”是指冗余度,“陌生”指无序性。两者的对立统一使接受者能根据自己的语言知识、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消除无序性(熵值高)表达形式带来的不确定性。接受者获得的信息是体验性的而不是认知性的。认识修辞活动的这对哲学范畴,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修辞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浅谈修辞造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摹状、引用、借代、比喻等辞格构造新词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修辞造词对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影响,现代汉语中相当一部分词汇是通过修辞的方式形成的.这一部分词形象生动,在表达词汇概念意义的同时,更鲜明地表达出词汇的色彩意义,增强了语言的抒情性和表意性,加强了语言的感染力,是汉字表意体系的充分体现.从而,我们也可以发现,修辞不仅是一种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造词方式,是与词汇系统的发展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