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管理学报》2013,(9):1249-1261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必须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哲学之中。中国传统哲学最为本源的基础在于道家,而不在于儒家。以"道"、"阴阳"、"悟"为核心内容,中国传统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哲学,提倡科学与艺术的互动与整合;西方哲学是关于知识的哲学,主张科学与艺术的分离,因此东西方哲学有着根本的差异。但是,正是由于东西方哲学两者之间本质上的差异,双方又可互补,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包括西方科学哲学)是相生相克的阴阳关系。中国传统哲学必需向西方学习,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不能放弃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绝不能将其所谓"西方科学化"。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对中国本土管理研究都必要,但两者的重要性是非对称的,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应以中国传统哲学为主,以西方哲学为辅。  相似文献   

2.
成中英  吕力 《管理学报》2012,(8):1099-1110
创建中国管理哲学的目的是为了彰显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澄清与建立管理的概念。人在发展中,人的文化也在发展中,人与人的交流也在发展中,所以,管理行为的发展是管理科学与管理哲学所共同关注的。与科学不同,哲学探究最原始的概念和范畴,探究经验中根本的问题,它要回答:目的、基础、根源、过程、标准、价值、意义等问题以及如何把意义与价值形成规范的问题。管理哲学是管理科学的生命源,是管理科学的一个批判者、一个监理者。自从亚当斯·斯密之后,西方的管理哲学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中国的管理哲学是以伦理为基础的。中国管理哲学在今天的中国具有一种理想的意义,中国人讲求和谐,强调德性,强调每个人都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要推己及人,于是万邦协和、世界大同、天下为公,这是中国管理哲学的终极目标。C理论是中国管理哲学最基本的模型,可以应用到中国的发展过程的说明与规划,兼用于经济上的发展与政治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管理哲学是交叉于科学哲学与管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相对于至今仍处在经验科学层次的特殊管理学,管理哲学是理论科学层次的一般管理学,即管理学的元理论。要使自己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现实科学,现代管理科学有必要把自己从经验科学层次提升到理论科学层次。因此进行管理哲学研究是实现管理学突破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对高校管理的理论武器。笔者以哲学眼观入手,提出用教育哲学对高校进行管理,正确处理高校管理中的哲学关系,领悟和把握高校管理的规律性,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和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5.
开放大学针对的是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有一定的陌生,为了让电大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可采用模式哲学来引导他们。本文的模式哲学其实质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教学方法,通过它可以让班级管理方法和教学方法形成一种有规律的模式,让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去适应电大生活,并通过学习、生活、实践去创新更多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哲学作为对周围事物以及人自身进行深层认识的结果即人类的最高智慧,是经过“反思”的方式达到的。哲学对于管理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管理哲学就其本质特征和基本功能而言,乃是“对管理问题的哲学反思”。中国管理哲学应当是管理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管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基本看法,是管理者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管理的本体既不是管理者,也不是被管理者,更不是物质世界或者一种“中性”的工具或手段,管理的本体是一种人类意志。当前对中国管理哲学的解读强调了认识论与方法论层面,形成了舍本而逐末的局面。从哲学诠释的当代环境来看,必须重视从本体论层面来恢复与重建中国管理哲学。  相似文献   

8.
中西管理哲学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隶属于不同的文化源流,因而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本丈从分析管理哲学的内涵入手,详细比较了中西管理哲学的差异。并且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中西管理哲学必将慢慢走向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管理与中国管理模式的理论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秀敏  曾昊  于文波 《管理学报》2011,(9):1269-1274
中国式管理与中国管理模式貌似相同,实则有很大差别。二者在理论来源上,有"中国传统哲学+西方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古代行政管理实践"与"中国管理哲学+西方现代管理科学+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的差别;在生成根基上,有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及知识经济的差别;在建构前提上,有等级与平等的差别;在核心内容上,有管与理的差别;在表现形式上,有零散与体系的差别;在应用特性上,有灵活机智与可复制性的差别;在追求目标上,有保持组织稳定与促进组织发展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创新的伟大成果,是学习怎样创新的典范。它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哲学教学理所当然地成为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成为加快创新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100年来,科学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不断发展和创新。无论《原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或管理哲学,还是对制度经济学的推进,以及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轫,其理论和技术的生命力都不容忽视。由此,探讨泰勒科学管理的本质所在,揭示科学管理在过去100年对人类组织管理行为的深刻影响,批判性地分析我国科学管理的思想传播和实践过程显得十分重要。故提出一个核心观点:科学管理原理是科学精神在人类管理行为上的反映,是现代产业文明的哲学基础和行动原则。重新发现和挖掘泰勒管理哲学和技术的现实意义在于坚定管理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这对中国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创新具有方向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韩巍指出了<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逻辑瑕疵.这些逻辑瑕疵体现了中国管理学界深层次的痛苦,它本质上来源于对中国管理实践中传统与现实、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之间联系的割裂.不从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融合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将永远不会找到中国本土管理学登堂入室的门径;同样,不从传统与现实融合的角度考察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究竟有用没用"也将永远只会停留在"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的陷阱中无法自拔.管理哲学通过对管理学主流研究范式的理性批判,会为中国本土管理学提供一个反思与探索的向导.不重视思辫的方法,一概排斤哲学对管理学的渗入,将极有可能使得若干"管理学在中国"的讨论变成原地转圈.  相似文献   

13.
李培挺 《管理学报》2012,(6):826-830,869
国外管理哲学研究已近90年。管理哲学是面向管理实践的,这其中既有省思的研究取向,又有构建管理理念的研究取向。管理哲学在思维上有整体性特征,在内容上有价值分析特征。研究者对哲学的定位深深影响着对管理哲学的定位,管理哲学对人的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拓展。管理哲学借用哲学的思想因子来深度剖析管理理论,利用哲学思维构造新的管理理念以及有针对性地革新旧的管理范式,这些将是未来管理哲学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宋湘绮 《管理学报》2011,8(1):37-41
"中道管理"是典型的中国管理艺术,是感悟思维的结果;管理的科学、艺术两重性迫使我们反思"中道管理"的模糊之处。比较"中道管理"与"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的言说方式,发现逻辑思维的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言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管理艺术。在本体性否定哲学的指导下,充分认识中西管理研究方法的局限,才能创造中华气质的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15.
徐少春 《管理学报》2009,6(12):1597-1600
在中国和平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管理科学要提高水平、走向世界,既要适应全球化,又要实现本土化。管理理论无所谓中式、美式、欧式、日式的区分,各国的管理科学也没有本质差别,譬如战略理论、生产管理、营销方法等。中国管理科学的全球化就是要学习、引进、发展现代管理科学。但因文化的差异,各国管理哲学有很大的差别。中国管理科学的本土化就是要继承并发展优良传统中国管理文化,促进管理科学在中国的实践。中国管理哲学与现代管理科学在中国成功管理实践中融合,形成了支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管理模式,而中国管理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也必将推动现代管理科学进步和中国管理哲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管理的三维空间结构模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提出了管理结构的概念,把它界定为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实践的三维空间结构,并分析了管理结构中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分析对管理理论的研究和管理实践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概念引导下,分析认为,对管理属性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划分存在严重缺陷;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管理整合的未来价值。  相似文献   

17.
管理学如何才能“致用”——管理学技术化及其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力 《管理学报》2011,8(6):796-804,826
求真与致用的矛盾本质上是科学认识论与技术认识论之间的矛盾,求真与致用在目的、推理方式和知识体系3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管理学要"致用",就必须实现认识论层面的改变,由"求真"的逻辑转为"致用"的逻辑,这可以称之为管理学的技术化转向。管理学技术化有助于把握管理学的学科属性和本质特点;有助于理解循证思想的精髓,避免将其实证化和教条化;此外,管理学技术化是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直接路径,有助于厘清管理研究中"科学严谨性"和"实践相关性"之间的主次关系,是理解"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的指南。  相似文献   

18.
“直面中国管理实践”需要跨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明明 《管理学报》2011,8(8):1115-1121
"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已经在中国管理学界形成广泛的共识。"直面中国管理实践"不仅要关注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也要大力开展跨文化比较研究。这不仅是揭示管理实践文化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管理研究实现与世界对话的客观需要。在分析了东方管理相关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局限的基础上,结合《荣誉的逻辑》的内容,系统论述了迪里巴尔纳开创的企业管理实践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范式,旨在为实现中国管理实践研究实战层面上的突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管理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式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彭贺 《管理学报》2007,4(3):253-257
有关管理与文化的争论不应再纠缠于文化是否影响管理,而应该去研究文化究竟如何影响管理实践,以及如何在管理理论中考虑文化要素。文化不仅对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对管理理论来说更是建构地方性管理知识体系的基点。在中国的管理研究中,对文化的不同处理构成了3种研究途径:管理中国化研究、中国管理研究以及管理普适性研究。从当前中国实践的需求来看,中国管理研究是最为迫切需要的。中国式管理不仅存在,而且应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