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困境公司价值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探讨了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在决定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因素中 ,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对困境公司和正常经营公司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于经营困境公司 ,权益的账面价值与股价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而盈余与股价之间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于正常经营公司 ,盈余与股价之间有正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规则和破产法规 ,完善公司上市制度对于健全中国的证券市场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管理学研究中的“价值无涉”与“价值涉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贺 《管理学报》2011,8(7):949-953
在目前的主流话语中,管理学研究与价值判断俨然已成为2个截然对立的词汇。"价值无涉"被视为管理学研究的基本准则,然而,管理学作为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兼具人文特质的学科,要做到完全的"价值无涉"是不可能的。与其信奉虚假的"价值无涉",不如主动承认价值判断的地位,并将其限定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价值涉入"也是体现研究者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与现有的"弥合观"与"独立观"不同,本文将科学严谨性与实践相关性系统区分为涉及直接与间接的实践价值以及管理知识双向流动的19个维度,并基于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文管理学期刊的纵向历史文献数据,科学地考察组织管理研究中二者的弥合与鸿沟关系及其动态演化规律,以及从知识合法性的视角窥探兼顾二者可能存在的效果与调节效应。实证研究表明,科学严谨性与实践相关性始终既没有完全脱节,也没有完全弥合,而是处于动态的差序平衡状态中;而无论从理论建构还是研究方法来看,实践相关性的不同层面既可以对科学严谨性与知识合法性的正向关系产生促进作用(概念相关性的正向调节),又可以产生抑制作用(工具相关性的负向调节),同时也可以不产生显著作用(象征相关性或"从实践中来")。本文在创造性地提供崭新洞见时,既是对管理学在中国40年成长与演进的一个系统回顾与总结,也为相关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管理学视角下的中西方企业政治行为前因变量、分类及绩效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比较综述,认为中西方管理学界关于企业政治行为的研究有一些共性,也存在差异。共性主要表现在他们的理论基础、企业政治行为绩效研究基本相同;差异主要表现在企业政治行为前因变量研究、分类研究、研究方法与研究焦点的不同。最后对我国未来的企业政治行为研究提出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5.
刘霞  向良云 《管理科学》2006,19(3):89-96
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科际学科,其学科定位以及与管理学的关系一直少有定论.事实上,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在共通中存在着差异,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彼此借鉴,相互超越.这是一个从传统公共行政的效率主义到新公共行政对公平等社会价值的回归,到新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义新形式对效率的追求,再到新公共服务对公共服务技术与方式的再造,更到对这些服务的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它们构成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螺旋式递进的过程.在公共管理学逐步成为独立的学科范式的进程中,必须重新梳理公共管理学与管理学两者间的历史渊源关系,重新考量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价值取向,着重塑造自己鲜明的公共价值取向,突出其公共实践的理论先声这一科学致用功能,并在基于一般管理学但又高于一般管理层面的发展战略高度,构建普适于公共运作的管理理论体系和管理技术方法体系.公共管理学的未来发展将始终以管理学为其母学科定位基础,但不再是全盘地吸收.如何在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学科,创新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的方法论体系和理论体系,使之能够不断应对公共管理实践需求的全新挑战,并在公共价值取向和公共治理变革中引导现实,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摆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定位高度上的重大议题.  相似文献   

6.
管理学产生于人类的科学管理运动中,人类的科学管理运动至今只不过只有120多年的时间(从1886年亨利·汤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议宣谈论文<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算起),而管理学的产生至今不到loo年的时间(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发表算起).  相似文献   

7.
刘芳 《管理科学文摘》2008,(22):172-173
本文分析了管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对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苗莉 《管理学报》2012,(2):184-194,203
在第4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上,围绕"管理学:百年回眸与世纪展望"的大会主题,学者们重点针对以下2个话题进行了研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回顾与展望、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此外,通过专题论坛的形式,学者们还围绕以下4个方面的话题进行了专题研讨:管理哲学、领导研究、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管理、商业组织管理。针对上述话题的研讨情况进行了综述和点评。  相似文献   

9.
赏疑从重、罚疑从轻体现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中慎刑、好生、从厚的原则和思想,带有浓郁的民本特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直到今天,它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更好地激发领导干部的改革创新精神,形成上下同欲者胜的氛围,完善容错机制。领导干部规避赏疑从重、罚疑从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赏罚分明,建立制度长效机制,确保权力始终在制度框架内运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管理学报》近3年争鸣与反思的系列文章,总结了这些争鸣与反思的价值贡献,同时在这些价值贡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本文的观点,包括:1直面中国管理实践,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2讨论现有管理理论,不仅仅是批判,更要做到发展;3发展中国管理学,做好对中国优秀企业的评价是必要前提;4管理研究方式没有高低对错,关键在于能否让成果更加贴近实践。  相似文献   

11.
吕力 《管理学报》2011,(10):1419-1427,1437
在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管理学院作为大学中的一个专业学院取得其合法性的同时,管理科学理论对于管理实践者的吸引力却越来越弱。主流管理学虽然获得"学科"的合法性,却丧失了"实践"的合法性。尽管管理科学研究的信奉者强调每一个具体研究问题中的证伪,然而,"管理现象的普适性"本身无法被证实或被证伪,因此将实证方法无限制推广是"不科学"的。管理学合法化运动对于"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辩护实际上是对一种"观念"的辩护,是对一种唯科学论的"意识形态"的辩护。管理学科学合法化运动在当代的逐步消解是必然的。多范式的对立、冲突与融合将取代"实证主义独大"的位置而成为未来管理学的主流思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大历史—大逻辑—大跨越"宏观视域框架下,对新世纪之交数十年间中国学者在管理学领域就学科定位、合法性、本土化及中国实践适应性等相关讨论文献做了一个整合性评论。本文认为问题的实质是,近五百年来人类文明发展、中西文化合流并发生碰撞的"大历史"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按照自然科学"大逻辑"探寻自身"学科合法化"运动,在时间相对滞后、横向空间多重落差的聚焦反射或映照而已。基于此认知框架,我们进一步延伸出关于中国管理学研究3个基本问题并做了聚焦深入讨论:一是作为数百年来西方"社会科学化运动"的历史延伸,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乃至人文学科一起,遭遇到的"科学化求真"精神操守问题;二是作为半个世纪前西方管理学"学科合法化运动"的逻辑延伸,遭遇到与心理学、社会学及经济学等周边学科边界不明、对象不清和研究视角错乱问题;三是作为一百多年来蹒跚进入但只是在近几十年"改革开放"中才真正引入的"西洋舶来品",长期伴随着内忧外患、落后挨打和学习赶超过程中关于"中体西用"之争,遭遇到"理论普适科学化"与"本土实践针对性"的矛盾、冲突及困惑。基于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三大总体对策思路,并认定:在开放心智、交互学习、融入主流、中西合流的认识论及方法论"思维变革"基础上,在体制上建立起"多元范式、制衡竞争"的相对独立学术共同体运作机制,是中国管理学研究走出困境、走向世界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第3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在3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对"理论与实践"、"问题与方法"等基本问题的探讨;中国特色管理学的构建;中国学者原创的管理理论.会议也对公共管理、企业社会责任与道德、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国有企业、知识管理与虚拟企业等聚集性选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14.
早先国际视角的评估认为中国战略管理学仍处于前现代阶段,但从本土视角出发对近10年来中国战略理论发展的一个不完全梳理表明,中国战略管理学者在诸如战略领导、战略创新、制度环境与战略、文化环境与战略等问题上提出不少反映中国情境的战略概念,并在环境-战略-绩效的基本范式下开始了具有本土意识的问题研究与理论探索.中国战略管理学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在回顾的基础上,对中国本土战略研究的整体发展道路进行了探讨,特别是从中国作为现代战略知识生产的后来者和知识创新的缄默知识观出发,提出中国本土战略研究要走自觉-能力-问题三要素融合创新之路,即提高本土化研究的意识与自觉、学习经典理论与方法以提高研究能力,以及深入挖掘本土重要战略问题.以海外华人学者对制度基础观战略学说的贡献为例,阐述了这一道路的可行性.最后,对新阶段本土化战略研究的5个基本问题和中国战略管理学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自泰罗创立管理学到今天,这一关于管理学属性的争论已经跨越了三个世纪,这似乎是一场没有结果的争论。在这场“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之争中,对于“管理”或“管理活动”的定义其实再没有太大的分歧。在本文看来,这一争论实质来源于从“管理活动”到“管理学”这“惊人的一跳”,或者说,“管理活动”并不能必定推导出“管理学”应如何进行研究。在这“惊人的一跳”过程中,绝大多数观点包含了“应然”的成分。因此,对管理学属性的研究——即“元管理学”研究要摆脱无谓的争论,必须从“应然的研究”走向“实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当前中国管理学研究中的非理性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管理学研究中的学术道德与责任意识等问题。研究表明,产生非理性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简单与复杂、一般与特殊、数量模型与哲学思辨、西方模式与中国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学术道德和责任意识的缺失主要在于学者受非学术因素影响而缺乏独立的学术精神、盲目崇尚西方而缺少对中国管理实践的关注、过分考虑现实利益而缺少客观平和的学术心态。此外,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财务困境、财务困境间接成本与公司业绩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财务困境、财务困境间接成本及其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以后业绩变化的情况,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间接财务困境成本显著为正,从总体来看,公司的间接困境成本大约为企业价值总额的25%-36.5%之间,资本结构对这种业绩的变化所引起的困境间接成本具有显著影响.负债率越高的企业,在困境期内将损失越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相似文献   

18.
韩巍指出了<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逻辑瑕疵.这些逻辑瑕疵体现了中国管理学界深层次的痛苦,它本质上来源于对中国管理实践中传统与现实、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之间联系的割裂.不从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融合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将永远不会找到中国本土管理学登堂入室的门径;同样,不从传统与现实融合的角度考察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究竟有用没用"也将永远只会停留在"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的陷阱中无法自拔.管理哲学通过对管理学主流研究范式的理性批判,会为中国本土管理学提供一个反思与探索的向导.不重视思辫的方法,一概排斤哲学对管理学的渗入,将极有可能使得若干"管理学在中国"的讨论变成原地转圈.  相似文献   

19.
孙继伟  巫景飞 《管理学报》2009,6(12):1588-1596
管理学研究者应认清自己的客户是谁,为客户创造价值。管理学研究者的客户有同行客户和实践客户2类,对管理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优先次序依次是:实践客户、同行客户、专业机构。典型的客户迷失有抛弃客户型、客户倒置型、两头踏空型3种。管理学界3种迷失都相当严重,这加剧了管理学脱离实践和学术不端两大问题。解决客户迷失问题的出路是,认清研究成果的价值排序,改革学术评价体系,不再片面强调刊物等级指标,而是以“使用者、读者、引用者”为核心,按照研究者的自我定位分类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家思想:管理学视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中有关国家管理的思想体系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出了儒家“仁政”管理思想体系的动态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该系统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寻找到系统的“瓶颈”,并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