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集群企业创新来源、技术能力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学习.本文以浙江省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创新来源、技术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产品创新来源和工艺创新来源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并支持了技术能力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来源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系统,深入剖析在协同创新系统中企业间竞合关系的动因、影响因素和类型,探究在不同竞合关系类型下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方式的选择,以期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提出技术创新力的概念,并将此分为2个维度:技术创新强度及技术创新潜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框架,采用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研究了集群内部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集群企业内部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兼具推动和阻滞作用。随着竞争的加剧,迫于竞争压力,企业会增加技术创新强度,但也使得每个集群企业可用于技术创新的资源减少,从而导致技术创新的潜能下降;进而导致集群内部竞争对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倒U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蔡莉  柳青 《管理工程学报》2008,22(2):19-23,40
本文通过对集群共享性资源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利用共享性资源所包含的共同声誉、资源整合与交换和机构参与程度三个主要因素,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并支持了集群共同声誉和中介机构的参与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同时对集群内企业间的资源整合与交换强度对科技型企业的创新绩效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能够有效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广东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到2025年,打造生物医药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本文深入研究国际知名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经验,分析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广东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企业学习策略的集群持续创新机制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集群网络的复杂性,集群创新机制的研究目前较为缺乏,有限的研究也往往假设集群企业具有同质性.本文提出,集群企业依据其在集群网络中的位置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领导型企业更加侧重于探索式学习,跟随型企业更加侧重于利用式学习,两者的分工和异质性互动构成了集群持续创新的内在机理.本文在个体和企业层次双重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集群特有的组织条件,提出集群双重学习的机制,据此将集群企业进行分类,并建立集群中企业学习的理论模型,接着选取国内某地化工产业集群的236家企业作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集群中企业进行分类检验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集群中不同类型企业的学习策略存在差异,集群网络的作用是产生这一差异的可能原因;集群中不同类型企业的学习策略具有互补性,有利于企业间互动和集群的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在分析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风险传导相关内涵的基础上,从风险传导要素和风险传导流程两个方面探讨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风险传导机制;同时,依托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的运作过程,从技术协同、管理协同和制度协同三方面进行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风险传导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一种典型的创新集群,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产生、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源泉和关键动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表现出来强烈的创业特征:如创新性、高风险承担性、企业家精神以及行动超前性等。本文从创业的角度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及成长机理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业特征与该产业集群的绩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雇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雇员工作绩效在概念和评估上有不同的方法,但由于多元化概念和评估方法使得对其累积的研究效应的解释变得困难.先前的工作绩效研究还没有证实工作绩效能够被区分为四种成分.本研究超越于现存的工作绩效文献,通过施测,1453份调查数据的因素分析方法显示,工作绩效被显著地划分为四个分离的结构:(1)技术核心(任务绩效);(2)公民气候(关系绩效);(3)学习过程(学习绩效);(4)创新行为(创新绩效).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提出并证实雇员工作绩效的四维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内双寡头企业合作创新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旭  李仕明 《管理学报》2007,4(1):94-99
在A-J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产业集群内双寡头企业间的距离衰减系数变量,采用3阶段博弈,分析技术创新企业间的距离对技术创新水平和产品市场的影响,分析企业在博弈中的决策,以及决策条件和效果,为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合作创新决策提供依据。博弈第1阶段是企业在产业集群内的创新合作对象选择,决定相互之间的距离;第2阶段是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决策;第3阶段是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决定产量。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演化阶段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培丽 《管理学报》2007,4(4):483-487
从创新系统视角研究产业集群问题。阐述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内涵;通过分析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知识构成、创新参与者、创新行为构建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结构模型;指出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揭示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演化规律及演化路径;对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运用NK模型和社会网络构建双元型技术联盟网络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仿真和统计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考察了联盟网络结构和技术互依性对双元型技术联盟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双元型技术联盟网络而言,联盟网络闭合特征对联盟网络短期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但对其长期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联盟网络小世界特征对联盟网络短期和长期创新绩效的影响则与闭合特征恰好相反.技术互依性对联盟网络短期和长期创新绩效均有负向影响,且分别负向调节联盟网络闭合和小世界特征与联盟网络短期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集群供应链链间技术创新博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集群供应链形成的地域-盟约型网络组织结构,为组织的技术创新合作提供了建立各种联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开放化。本文研究了集群环境中两条由单一核心企业与单一上游企业构成密切合作的两级供应链系统研发不合作以及研发合作的博弈形式下各供应链的选择策略及利润函数。结果表明:增加创新投资,会增加该创新型产品在整个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双寡头进行研发合作时的利润会明显高于非合作时的情况;研发合作博弈情形下,各参与主体在决策时应根据组织短期和长期的战略目标作出不同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技术超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rayannis在十多年前提出了技术超学习的概念,认为技术学习是一个涉及多个层次的过程,包括操作层、战术层和战略层,各个层次侧重不同的知识内容以及知识传播、升值的方式。技术超学习从纵向上对企业的技术学习进行了解构,有少数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而Chesbrough之后提出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无疑为技术超学习研究打开了一扇门。开放式创新意味着企业的创意与知识源不仅来自组织内部,还来自外部的用户、上下游企业、竞争对手、产学研连接等主体,这种模式从横向上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有许多学者从创新源、知识流动方向、机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而本文则创新性地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考察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即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进行基于三个层次的技术学习如何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影响?本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综述、实证分析以及结果讨论与研究展望三部分。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服务科学、网络能力理论、关系学习理论,结合已有文献深入剖析服务创新内涵、服务创新绩效。本文构建了包含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对华南地区243家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网络能力对服务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关系;(2)网络能力对关系学习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关系学习对服务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4)在网络能力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关系学习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服务业创新活动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进而强化服务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陈国权  李兰 《管理学报》2009,6(5):601-606
基于个人学习能力测量问卷获得的我国1 062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企业领导者个人学习能力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领导者个人学习能力对企业创新和绩效的显著影响关系,分析得出企业领导者提高个人学习能力的若干建议.最后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参与者交互偏好与知识网络演化:模型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网络是产业集群网络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决条件,本文将产业集群中参与者进行交互的偏好分为任务导向型和知识导向型,建立了一个基于多智能主体的产业集群知识网络模型,利用Blanche软件实现了知识网络演化模型的仿真计算,通过仿真研究了任务导向型和知识导向型知识网络的对网络演化的不同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