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以1998~2016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与1987~2016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人力资本投资文献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际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呈现整体增加态势,国内研究先增后减;发文量集中在美国、英国和中国;国内外的学科研究均集中在经济管理学科,但国际研究凸显跨学科特点,其研究内容较为广泛,研究层次上更具时代意义.基于全球化背景,国际研究关注地区间的政治、经济、贸易、环境、资源、技术等领域的人力资本投资,国内研究则与中国国情一致,倾向于将人力资本投资与西部农村、高等职业教育、农民工等联系起来.人力资本结构及其形式等基础研究内容可能作为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的新兴领域,显示国内研究与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王红 《西北人口》2015,(1):62-66
文章对国内三十年来关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首先梳理了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测量、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接着重点梳理了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学因素、社会因素、子女因素、经济因素、人格因素及其他因素等;最后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应加强的几个方面。本研究旨在对以往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对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人口科学发展经历三次高潮 :2 0~ 3 0年代社会学派节制主义、5 0年代的人口大辩论和最后 2 0~ 3 0年的全面发展。“九五”以来事实上进行了研究方向、重点和机构、人员等的调整 ,人口科学在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 ,某些方面已站到前沿。目前这种调整已接近完成 ,研究的重点已经明确 ,研究人员趋于稳定 ,主要研究机构的特点开始显现。我们的任务 ,是完成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方式和领域的“两个转变”。面对 2 1世纪信息化、全球化发展趋势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根本的意义 ,人口科学需要加强边缘和交叉学科研究 ,拓宽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特困老人养老问题国内外都有一些探讨。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学者特困老人养老的研究主要从特困养老制度变迁、特困养老模式、特困养老存在的问题等角度进行研究;而国外学者则更加关注孤寡老人和孤寡老年妇女养老的研究。这可以为日后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建议和研究方向。最后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细化特困对象、强化特困老人需求研究和统筹协调相关制度等四个层面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2001-2011这十年里有关农村养老服务的文献进行梳理,从研究分布与研究趋势两大维度进行整体介绍,从研究视域和研究论题两个方面对研究进展展开概要式述评,从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三个角度指出目前有关农村养老服务研究的不足,总结出后续研究的三个迫切方向是养老服务概念界定及其类型划分、农村养老服务供求关系、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中政府责任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老年健康研究评述以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围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年健康研究中涉及到的概念、测量手段、数据来源、研究热点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回顾和评述,指出了我国老年健康研究的特点,并展望了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7.
在2020年中国全面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之际,通过对国内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进行回顾,以2014~2019年关于精准扶贫的2698篇样本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从文献计量角度对文献数量、科研机构发文量、科研基金资助信息等方面分析国内精准扶贫研究现状,同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绘制科学图谱客观呈现和分析国内精准扶贫领域的热点主题及其演化路径,为中国后扶贫时代的到来及新扶贫议题的凝练夯实基础。研究发现,目前国内精准扶贫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贫困治理与减贫效应议题、财政金融保障议题、教育扶贫与多维贫困议题、产业与乡村发展议题和科技创新与文化扶贫议题,呈现多元化演进趋势,通过时间维度视角进行切割,对各个议题的演化路径进行分析和梳理,揭示各个研究热点的发展趋势。未来,防止返贫、可持续脱贫机制研究;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内生动力提升研究;破解城乡二元体系结构研究;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研究;先进科学技术赋能精准扶贫研究将是国内精准扶贫领域研究的潜在热点。  相似文献   

8.
以个体健康研究为例,探讨科学研究中因果推断的方法、应用与展望。因果推断方法作为研究个体健康影响机制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健康相关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合理化,为个体健康提供更为可靠的社会保障,对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从个体健康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因果推断理论框架、实证研究中的因果推断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作为涵盖范围最广泛的研究领域,个体健康水平受到社会资本、收入、教育、保险、迁移、退休、工作等多类因素的影响,同时,实证研究中主要存在测量偏误、遗漏变量、互为因果、共同原因和选择偏差五类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常用的因果推断方法主要包括随机控制实验、倾向得分匹配、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法、断点回归设计以及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阐述了这些因果推断模型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并对各类模型在个体健康实证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要的总结和分析。研究还有助于学者在个体健康研究领域中选择合适的因果推断方法,或进一步综合应用已有的方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对因果推断方法的深入了解,未来应加强机器学习和因果推断方法的结合,丰富已有的因果推断工具,保障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9.
在文献计量学运用的基础上,对中、日“过劳”问题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分析。得到中、日“过劳”问题研究相差至少15年,国内研究团队及活跃学者过少,研究的背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和医学基础薄弱,研究成果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得到,日本“过劳”问题研究已经步入成熟期,研究领域宽泛,活跃学者众多,其中长期致力于该方面研究的人员较多。  相似文献   

10.
农村发展研究专项基金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杜润生提议并经民政部批准设立的社会公益性基金。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为杜润生。依据《农村发展研究专项基金管理条例》,基金设"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对在农村政策咨询研究、理论研究、调查研究、方法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作品进行奖励。"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每两年评选一次。2012年为本基金第五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评选。已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多数城市农民工长期流动于城乡之间,同时与其户籍所在的农村及工作所在的城市保持密切联系。分析表明,农民工在农村地区的社会地位普遍高于城市地区,并且这种社会地位的相对差异无论是对农民工自身的发展还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均表现出一定的负面作用。要改变这种状况,相应的制度改革是必要的,但更具有现实可行性和紧迫性的应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及各种面向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利用江苏省常州市548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状况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在31项有关权益保障的重要指标中,绝大多数指标结果不容乐观,农民工的多项劳动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劳动报酬获得、休息休假、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与福利等方面的权益受损较为严重。基于调查结果,文章提出了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实施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的乡村适应困境与未来发展走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何晓红 《西北人口》2010,31(5):19-22,28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乡村适应困境主要包括乡村经济适应、政治适应、文化适应、社会适应和自身婚姻选择方面的障碍。由此,新生代农民工难以顺利回归乡村,出现了乡村建设的"荒凉化"、带来乡镇扩张的"无序化",理应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王雨磊 《南方人口》2012,27(4):39-45
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从消费对于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的角度,使用大规模的量化数据,证实了消费对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具有显著影响,农民工的集体消费对其工人身份认同成正比,但是私人消费水平却与农民工的工人认同成反比。研究发现:农民工的低工资、低福利是罪魁祸首。在现阶段,提高农民工工资,覆盖农民工的社会福利,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马凤鸣  陈玲 《西北人口》2012,33(1):61-64,74
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重庆市农民工城市和农村社会适应状况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的因素。农民工城乡社会适应水平都不高,城市职业适应和生活适应高于农村,农村文化适应比城市文化适应更好。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教育程度、收入、打工时间、和配偶一起打工、社会剥夺感、政府帮助等对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的不同方面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就业,长期居住、生活在城市,却无法得到城市社会的认同,致使城市内部出现了农民工与市民的二元社会分化,同时,农民工进城就业也给其家庭、计划生育以及子女教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将对农民工自身及整个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许传新 《南方人口》2013,28(3):26-37
新生代农民工择偶标准正处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表现出高标准和多元化趋势。从影响因素来看,男性择偶标准高于女性;家庭背景对择偶标准的影响在减弱;流动经历、城市融人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择偶标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大众传媒却对新生代农民工择偶标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的城市融合问题是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已有对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研究大多从个体层次出发,探讨社会资本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对农民工融合的影响。但却忽略了这个群体的制度身份对他们融人城市的限制,且未能从群体的层次将他们的现实处境与融合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探讨。本文以建筑业农民工群体为例,从融合的社会经济维度探讨该群体城市融合的现状与困境,并提出以制度身份为基础的该群体社会地位的边缘化,才是阻碍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9.
孙淑敏 《西北人口》2010,31(1):42-46
论文采用访谈和观察的方法,对甘肃省东部蔡村青年男子的择偶困境进行了研究。论文指出,青年农民工的流动使得流出地农村青年男子的择偶难度加大:彩礼飞涨,家庭负担加重;凑合婚增多,婚姻的不稳定性提高等等。贫困地区青年男子的择偶难问题成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从婚恋方面对于农村的又一次剥夺。应该把解决农民工的婚姻问题纳入关乎社会和谐与整个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中来。论文是对有关农民工婚姻问题研究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简新华  黄锟 《人口研究》2007,31(6):37-44
调查表明,当前农民工的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工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拖欠问题有所缓解,政府给农民工提供的服务有所加强,但是农民工收入低、处境困难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农民工比较强烈的市民化愿望也远远没有实现,所以必须在进一步落实各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加大相关投入,逐步消除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和资金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