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化养老是养老服务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社会化养老总体概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和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
潘晔  孙彬  方列 《决策探索》2014,(21):66-66
面对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相对滞后、护理人员严重短缺的现实,南京市创新居家养老思路,为五类老人购买养老服务,并鼓励在养老机构工作的子女实行"亲情养老"。  相似文献   

3.
高龄老人在身体机能、经济实力以及心理特征等方面均处于弱化趋势,同中低龄老人的服务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我国高龄老人的数量日渐增多,因此,需要针对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文章首先利用篇首段落阐述了城市高龄老人社会化养老服务问题的提出背景,进而对调研的城市高龄老人养老服务现状加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城市高龄老人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养老服务人员数量少、质量低,无法满足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需求。文章调查了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现状,并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面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养老服务供应不足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思路,推动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快速发展,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08,(23):19-19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是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后各地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今年4月18日,天津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天津市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管理办法(试行)》,针对全市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工作部署实施意见。从今年开始,天津  相似文献   

7.
黄锦英 《经营管理者》2014,(24):116-117
养老服务社会化供给是我国今后养老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对应传统养老文化衰退而新的养老体制未建立起来的政策导向。贵州省是落后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由于家庭结构核心化、"空巢"家庭严峻、政府资助有限、社会福利组织供给缺失等因素,导致当前大量老年人因得不到相应的物质和精神照顾而陷入困境。为了避免农村家庭成为唯一的养老供给主体而陷入困境,探索多方主体共同承担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供给是今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政府要高度重视,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断转变农村的养老观念。城乡统一规划,均衡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尝试在农村建立养老互助点。完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让农村老人安享晚年生活;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有所养的问题成为地方民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前些年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基础上,10月23日,《深圳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试行)》以及相关配套文件出台,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成为该市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一个新探索。《实施方案》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载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却享受到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这种非常富有弹性的养老模式,是转型期我国养老方式的最佳选择。但随着这种养老模式的逐步推行和发展,它的局限性也不断显现出来,主要是社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差异化服务需求方面,由于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以及市场等外界支持有限,社区服务以及居家养老模式服务对象方面规划的缺失,老年人没有得到高效、快捷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1.
增强养老服务产业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意识,借助社会力量、市场力量,通过政府主导,建立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社会养老资源,尽快制定老年大学总体发展规划,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满足老年人精神享受方面的福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我国养老机构既存在"一床难求"也存在"床位闲置"。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以搜寻匹配理论作为研究背景,分析了我国养老机构与老年人需求不匹配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希望通过结合搜寻匹配理论使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走上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中的助推器,而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推进对我国养老事业的稳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需要全方位、系统化把握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推进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实践探究中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有效解决社会化管理深层次问题,为退休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具体分析了河北省保定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根据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和保定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保定市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思路,从政策支持、社区居家养老、专业队伍建设、"养老+医疗"模式构建、行业规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政府要组织制定统一的政策法规和操作细则,确保离退休人员“交得出”; 健全社区管理服务机构,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社区建设要有全面规划,覆盖到所有社会群体;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实现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等四个方面对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措施进行阐释,期待能对具体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陈圆 《决策与信息》2009,(3):185-187
建立于传统孝文化基础之上,家庭养老保障方式曾经在中国养老保障事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保障成本极大提高,社会化养老成为现代养老保障的应然之势。同时,要分清传统孝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发展社会主义新孝道文化,作为社会化养老机制的补充,最终促进中国养老保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保障日益健全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将成为普遍现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家庭结构日渐小型化,传统的养老方式将发生变化,以社区、机构养老的格局逐步形成,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质量也将得到提升,为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由于现有家庭和小规模的敬老院已承载不了老人的需要,于是"大型、群居、社会化养老的社区生活"成为老年人的普遍向往。必须将服务产业与房地产业、当地政府、国家政策、素质就业、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社区项目。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0,(27):13-13
●6月7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到江苏重点调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时表示,江苏今天的社会化养老做法,就是全国明天的做法,希望江苏贡献更多的“养老经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家庭结构功能的变化和老龄化的不断深入,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社会化养老是必然趋势。同时我国社会养老产业发展滞后,造成养老的供求矛盾日益凸显。针对我国未富先老的养老现状,本文通过总结英国,日本,我国合肥市、大连市沙河口区养老模式发展经验,探索分析“社区养老”在我国的可行性及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