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阳 《今日辽宁》2012,(6):118-119
桓仁的山美水美,其实,桓仁的人更美。历史上,那位传说中让顺治皇帝为之放弃王位出家为僧的董鄂妃,就是一位来自桓仁的美女。相信去过桓仁的朋友都曾在桓仁的大雅河里玩过漂流,但是你也许不知道,大雅可的上游有一个支流叫黛龙江,黛龙江在古代叫冬古河,而冬古河的另一个名字叫栋鄂河。明正统五年(1440),一群被后  相似文献   

2.
八卦城遐想     
漫步桓仁浑江岸畔,极目远眺,一面是碧波荡漾的浑江水,一面是威武屏列的五女山。山山连绵不绝,水水交汇相融,山高水长,风光旖旎,如画如诗,如曲如歌。置身其中,恍如梦幻,令人流连忘返。桓仁的美不仅在于她的景色,更在于她的历史和文化。早在6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勤劳勇敢的桓仁先民,通过大量的生产生活和革命斗争实践,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高句丽、满清、易学、抗联"等多元文化,桓仁因此被专家誉为"高句丽发祥圣地、清王朝肇兴之地、中  相似文献   

3.
版画     
, 《今日辽宁》2012,(6):148-149
桓仁版画创作活动始于1987年,是由本溪市著名版画家李德甲组织辅导发起的。翌年188幅桓仁版画作品进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本溪市桓仁农民版画作品展览",受到好评,桓仁因此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版画之乡"。十几年来,桓仁版画先后有1991幅作品在各省市展出,301幅参加全国性展览,102幅在日本、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1002幅在全国各报刊、画刊、杂志上发表。桓仁版画曾有50多幅荣获过国家和世界级金奖或银  相似文献   

4.
李江天 《今日辽宁》2012,(6):100-103
桓仁是个好地方。10年前曾在五女山、桓龙湖流连多日,一度被那里的美景吸引,乐而忘家。此后多次有过再游桓仁的念头,但一想到那崎岖漫长的山路,快速便捷的旅游目的地便战了出行的首选。2012年的国庆节前夕,直通桓仁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十一"期间,前往桓仁的游客比去年多了4倍。10月12日,黄金周刚过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5.
冬凊     
《今日辽宁》2012,(6):82-87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告别了春的清馨,夏的清和,秋的浪漫,冬的冰雪,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是中,更使桓仁有了一种独特的神韵。  相似文献   

6.
对于祖母绿的美,有人曾经这样描写过:"即使一个最无知的野人在潮湿的密林中绊倒遇见祖母绿时,他亦会深深觉知这颜色鲜艳晶莹的美和珍贵。"祖母绿的美纯正而浓艳,堪称绿色宝石之王。  相似文献   

7.
日本人的美意识与无常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人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的视角或逻辑常常与我们所习惯的审美经验颇不吻合,并且,日本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美意识又常常与佛教的无常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日本人的美意识,直接涉及日本人的价值观及其文化背景,对我们理解现代日本人的精神结构、行为准则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从"'飞花落叶'之美"、"不圆满的美"、"'侘'与'寂'之美"三个方面讨论了日本人的美意识与无常思想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 《今日辽宁》2012,(6):52-55
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桓仁、新宾两县交界处,距桓仁县城56公里。老秃顶子素有"辽宁屋脊"之称。因其山顶光秃像一尊佛头,前方乃木盂子镇,整个山体仿若一佛手敲木盂,因而又称其为佛顶山。佛顶山的植物区是长白山植物区系的一部分,因植物物种丰富,群落组成复杂,垂直分布带谱比较明显,被称为"小长白"。佛顶山总面积15217.3公顷,是辽宁省面积较大的森林生态型自然保  相似文献   

9.
在辽宁省东北部,长白山南麓,有一处四季分明、风景如画、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燕东旅游胜地,这就是神奇而美丽的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古老神奇的桓仁,形成了以关东文化为主体,以民族文化为鲜明特色,融合抗联文化、周易文化等多元的文化体系。桓仁县城山青水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特色鲜明,是中国惟一个拥有城市品牌的县份,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中闶绿色名县、围家绿色能源示范县、闺家同林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  相似文献   

10.
崔燕  卢佳  李伟 《青岛画报》2014,(2):38-45
这是一座美丽之城,这是一座幸福之城,这是一座典雅之城,这是一座时尚之城,这是一座爱心之城,这是一座经典之城。美丽的青岛市市南区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城市建设的雅致之美、新旧双城的宏大之美、宜居幸福的愉悦之美,展现出秀外慧中、形神兼备的城市特色和魅力。"梦想照进现实"。市南区作为青岛市的政治、文化、商贸、旅游中心,拥有旖旎的滨海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