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界一直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学生“做人”。本文认为,简单地讲“做人”是不够的,关键是“做”什么样的人。在迈向民主化与法治化的今日中国,所谓“做人”,应该是做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合格的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2.
钱穆认为,文化是大群的生活,历史即全部的人生,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固有的价值观念和历史传统,是维系和推动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活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括人文精神、融合精神、历史精神,而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与核心。钱穆向往儒家的精神境界,毕生奉持的也是儒家的立身原则。钱穆一生都具有强烈的文化危机感和高度的文化责任感。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他坚决反对西化论的一味洋化、菲薄固有的偏激之论,提倡怀抱“温情”与“敬意”去体悟历史传统中内在的精神价值,显发我们民族绵延不绝的“文化慧命”。  相似文献   

3.
"做人"的教育和"做某种人"的教育,应该是教育的两个基本支点.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建立在了"做某种人"的单一支点上,"做人"的教育被抽离或消释于"做某种人"的教育之中,当前社会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应该根据人的生命的二重性牢固确定教育的两个支点,为此要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中国教育的"重人"传统,让科学与人文成为教育的两翼,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4.
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教育目的的两个方面 ,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教育高校学生“做人” ,应当是教育他们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有良心的正直的人 ;教育学生“做事” ,主要是使学生做到“严”、“勤”、“立”。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与中国人观念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存在不受时间或空间限制的所谓“国民性”。但把“国民性”理解为一种地域文化,即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人群的人文特点,应该说是可以的,因为这个意义上的“国民性”确是客观存在。对这些特点应该进行社会学的分析,而不能仅仅根据某些言谈或书面记录就轻易地下结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文特点的基础是特定的地理环境以及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华夏诸族(汉族)而言,这集中反映在他们普遍持有的天下观、伦理观、义利观和宗教观上。如果要考察和讨论华夏诸族的所谓国民性而又不致过于空泛,不妨从这些观念入手作些具体分析。中国大体未变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农业社会使得这些观念能够长期延续,只是在外力冲击下才不得不发生种种变化。总之,变是一定会变的,却有主动被动、全面片面、深刻浮浅之别。三十年来的历史证明,只有积极认真的改革开放才能带来自觉和根本性的观念变革,使中国人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同时,完成自身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不但是完成国家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更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和组成部分。当我们对三十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经验进行总结和理论阐述的时候,无疑更应该增强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念。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振聋发聩、令人深思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既是关系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急迫、艰深命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与民族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求解。求解“钱学森之问”必须抓住教育的真谛,使教育切实步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轨道,才能真正改变教育现状,推动中国教育发展,培养大批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7.
我院政治系主任杜汉生副教授的《中国精神》,于1998年10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精神》是“万国精神比较丛书’”中的一种。这套丛书,所涉及的都是“在当今世界上地位突出且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和民族”。丛书旨在探究这些国家的国民心理状态和民族活力──即国民精神,以作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面镜子。而杜汉生副教授的《中国精神》,则可以说是我们站在镜子跟前的自我检视与自我解剖。《中国精神》,计两编六章二十六节。第一编标名“黄河之水天上来”,着重探讨中国精神的源流与演进,对中国精神的蕴育、萌生、显发、变…  相似文献   

8.
鲁迅逝世月余,《文学》杂志七卷五号刊出了郁达夫的《怀鲁迅》,其中有几句很发人深省的话:“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载、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是的,我们整个民族都应该以这块土地曾产生过鲁迅而自豪,我们当代的中国人都应该以沐炙过鲁迅的余馨而自豪。所以一当我们发现竞有人贬损鲁迅的时候,难免感到惊诧和悲酸。因为这种冷风不是来自别一营垒诸如“打落门牙”、“患脑膜炎”之类的中伤和诅咒,而是来自同一营垒的狂妄而又无知者要抵制“鲁货”,生怕“鲁化”的呓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一、德行在人生中的意义和价值;二、“德性我”的分析;三、艺术化的人生等三个方面,对现代新儒家钱穆的人生价值论进行了归纳和介绍。在钱穆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的道德实践即德行,德与行合一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优点;“立德”的途径应是提升人的生活境界,“德性我”的人生是充实并焕发出“光辉”;理想的生活就是“安乐”,是德性与自然的融合。作者认为,钱穆在历史文化意识观照下发煌的“德性主体”,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主体,它显示出了钱穆与其他新儒家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10.
迟浩然 《延边大学学报》2022,(4):49-57+141-142
儒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精神文化的核心,经学研究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钱穆认为,想要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学术,则要先了解中国以往经学研究传统。钱穆对中国传统经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中国学术通义》《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四书释义》《国学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著作中。钱穆在上述著作中主要探讨了中国经学的渊源、孔子与“六经”的关系,考证了中国古代典籍和“经”称谓的沿革。钱穆将中国经学研究史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综合概括了中国经学主要精神与理想目标,亦即中国儒家的精神与理想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史学界亟需一部新通史以实现“书生报国”。钱穆目睹于此,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构建出了自己的通史观。钱穆认为,新通史应当重视中国历史的特殊性,详于民族文化;兼采汉宋,考据义理并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钱穆于抗战期间撰写出了通史之作——《国史大纲》。虽然钱穆的通史观及钱著在当时并未引起主流史学界的认可,但在今天却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梦”题中应有之义.同样,“中国梦”的实现也与每一个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求实现“中国梦”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契合点,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持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是人的全面教育,即人的全面的素质教育。《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这正是我们创办本刊的根本目的。因杨叔子先生一向有此倡导,故我们在创刊之初,即慕名向从未谋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杨叔子先生盛约大作。蒙先生厚爱,百忙中拨冗,为我们这名不见经传的初创之刊专撰了《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一文,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鼓与呼。八年之后,2006年12月,我们借参加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电子网络编辑与数字出版传媒研讨会”之机,专门登门拜访了杨叔子先生,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杨叔子先生在知悉我刊这些年的努力和进步后,非常高兴,欣然将他在2005年写就的至今尚未发表的《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一文惠赐我刊。有着深厚人文素养的科学家杨叔子先生认为:科学与人文的结合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一生是为“别人”的利益而不懈追求和奋斗的一生。爱因斯坦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允执阙中”、“致中和”曲异而理同,即只有“人为别人而生存”,才有社会的和谐,才有社会的进步。因此,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在我们国家处于伟大的发展时期,更应该强调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更应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相信,先生对素质教育的精辟观点和论述,必将对当今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许多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他们具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然而,有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却说他们宁愿做“第二个吃螃蟹的人”。“敢为天下先”也好,“做第二个吃螃蟹的人”也好,其实说的都是一个问题,即如何把握好机遇,如何更充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梦”的价值目标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诠释了“中国梦”基于人民群众立场,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人民性;“国家富强”蕴涵着“中国梦”追求人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全面性;“民族振兴”折射出“中国梦”关注人的精神成长、人的素质提升、人的创新能力提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化人性。  相似文献   

16.
在叶嘉莹先生看来,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质,应该从超越心物二分的“不隔”世界去体会。这一世界,叶嘉莹先生概括为“兴发感动”或“感发”之作用。从本体角度看,这种“兴发感动”是宇宙之“大生命”中的“共鸣”世界;从其显现或体验的角度看,这种“大生命”之“共鸣”即人类精神的“本质”世界,更确切说,是人类精神中“真诚纯挚”的伦理世界。叶先生认为,这种心物一体“不隔”的“真诚纯挚”之域,应该是中国古典诗歌“赋、比、兴”传统的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江总书记在北戴河与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会上阐述的社会科学重要性的精神 ,认为人文社会科学事关治国安邦的方向、路线 ;事关整个国家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 ;事关增强还是削弱民族的凝聚力和社会的整合力 ;事关如何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 ,作为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的工作者 ,应该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 ,增强、提升、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感 ,把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办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智慧之光  相似文献   

18.
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为指导考察德育的层级。我们应该向学生明确宣示坚守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是做人的基础;应该把责任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把职业责任教育作为德育的重点;在进行“坚守底线”与“自觉尽责”教育过程中,必须渗透“法治意识、人文情怀、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精神的教育,这是我们追求的德育境界。  相似文献   

19.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恢宏工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马克思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文化建设更不应当割断历史。伴随着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鼓吹“全盘西化”、大搞民族虚无主义的批判,一股“传统文化热”正在华夏大地蓬勃兴起。这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尤其是教育对于我们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不屑一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式现代化是多维度的社会发展进程。人们在关注物质世界和物质丰裕的同时,越来越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就是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些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本质特征和发展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为什么要强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内涵是什么?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路径是什么?这是我们迈向现代化新征程后迫切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特征,侧重阐述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