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赵晨 《理论界》2009,(6):137-138
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开创了音乐上的浪漫主义派别.本文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风格及特点,阐述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是艺术歌曲的大师.他的艺术歌曲是神圣的艺术,世上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越他,甚至也没有人能与之相提并论.因此,舒伯特完全可称为"艺术歌曲的领袖".  相似文献   

2.
在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欧洲各民族开始关注自己的神话.这是各民族为了提升自己文化地位,认证自身文化的一个策略.尼采通过研究悲剧来证实自己的民族神话,反对基督教和文化移植.他借用"金发野兽"批判犹太人和基督教文化."金发野兽"代表着古希腊英雄主义精神和欧洲先进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暗合了迷索思的精神.尼采的神话理想就是用迷索思的方式来批判当时欧洲虚无主义和基督道德.  相似文献   

3.
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是西方文艺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相继出现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艺思潮,是西方文艺史上的两座雄伟的纪念碑。 浪漫主义是作为古典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它的理论基石是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而现实主义则是作为对浪漫主义的一种反抗走上历史舞台的。它的哲学支柱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泰纳艺术哲学。浪漫主义是资本主义上升、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时期的产物。现实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欧洲得到巩固,并日见矛盾时期的结果,它们是不同历史条件下诞生出笼的文艺思潮。  相似文献   

4.
一、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世纪初,欧洲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就是所谓的“浪漫主义”。19浪漫主义的产生,虽然可以溯源到世纪的卢梭时代,但是它形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拿破仑专政18的时期。在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中,反映了当时欧洲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和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因此,浪漫主义不仅是一个创作方法和作品风格的问题。欧洲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就是在复杂的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由于欧洲知识分子所处的社会地位,思想情绪以及对待革命、生活的态度不同,浪漫主义出现了两…  相似文献   

5.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表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琰光 《理论界》2008,(3):154-155
舒伯特作为浪漫乐派的先驱和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总共谱写了千余首作品,其中半数以上是艺术歌曲,可见他在艺术歌曲领域里的成就之大。后人评价他是音乐史上第一位以歌曲创作而著称于世的作曲家,称之为"歌曲之王",大家公认他作为浪漫主义乐派开拓者的伟大历史功绩。本文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尽管学术界对浪漫主义这一概念存在较大分歧 ,尽管欧洲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有着不同的倾向和特征 ,我们还是应当认可这样一个事实 ,即欧洲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统一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很长时间以来 ,我们对欧洲浪漫主义的很多观点和看法是肤浅的和不全面的 ,我们不仅错误地理解了“消极”与“积极”浪漫主义的划分 ,还忽视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特有的政治和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7.
胡庆生 《理论界》2010,(5):136-137
歌剧就像花岗岩一样,被修砌在建筑物的外部,它是那么的雄伟壮观,是力量的象征;而艺术歌曲则好似大理石般镶嵌在宫殿内部,细腻、华丽、富有工艺性,将宫殿装点得奢华,它是高贵的象征。本文通过对歌剧与艺术歌曲的风格和演唱技巧进行具体的对比与分析,揭示了歌剧与艺术歌曲不同的表演风格及演唱技巧的不同,充分表现出歌剧与艺术歌曲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浪漫主义”一词源于欧洲中世纪盛行的英雄史诗、骑士传奇和抒情诗 ,浪漫主义作为文学思潮随着近代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而开始萌芽。浪漫主义在中国有两次短暂的繁荣时期 :第一次是 2 0世纪初年 ,这一次旨在以强调感情、个性与理想的浪漫主义 ,冲破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与封闭性。但由于缺乏浪漫主义运动的客观基础 ,浪漫主义在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中走向衰落 ;第二次是 80年代 ,伴随着理论界对“主体性”与“人道主义”论争的逐步深入 ,浪漫主义进入了第二个繁荣期。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 ,以及对科技理性的过热推崇 ,浪漫主义又一次进入冬眠期。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繁荣 ,各种矛盾的出现 ,以强调对人生整体关怀的浪漫主义必将又一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浪漫主义文学将重新唤起被物欲所淹没的人们的热情 ,随着心灵的充盈 ,人们的精神世界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浪漫主义理论,与他们的现实主义理论一样,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两翼。迄今为止,学术界一直注重和着力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而对于其浪漫主义理论,则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和重视,更末作专题性研究,以致成为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对浪漫主义的精神特质有着深刻的论述,对欧洲近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进行了科学的评判,对西方浪漫主义重要作家作品进行了精当的评论,并以其辩证理性和创造思维为马克思主义的浪漫主义理论作出了奠基性建构。本文就此作专题性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丛慧 《理论界》2007,(9):212-213
舒伯特作为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始人一生共创作了600多首这一风格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歌曲之王”。本文试图从思想内容的渗透、写作手法应用和音乐形式采纳三个主要方面对舒伯特这一极具浪漫主义音乐特质和个人风格之领域的创作特点做出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据央视报道,国人赴欧洲旅行若使用某些欧洲名牌产品一旦被查出是假冒品牌轻则没收、重则罚款30万欧元.乍一闻之,很是震惊.欧洲国家何以出此狠招对付知识产权被侵犯?或许可以套用时下一句话:你的地盘我鞭长莫及,但"我的地盘我做主".在体味欧洲人无奈和愤怒心情的同时,联想到了国内学术造假之怪人怪事.  相似文献   

12.
1956年的"双百方针"在创作、批评层面所许诺的独立和自由,让小说创作暂时解除了束缚而跃跃欲试,其中浪漫主义的爱情主题书写让小说中被淹没和打压的"人"和"个体"重新浮出,链接起文学史上"人"的形象建构.  相似文献   

13.
因为提出"回归自然"、"天才"等观点,卢梭与康德长期被奉为浪漫主义的鼻祖.但实际上,这是对他们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式的误读.与浪漫主义相对,卢梭的非浪漫主义和康德的反浪漫主义本质上都属于启蒙主义.尽管卢梭与康德的思想被误解为浪漫主义,却从反向推动了浪漫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女性的觉醒与解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霞 《东岳论丛》2004,25(6):141-144
明治维新拉开了日本近代社会的序幕,在人的解放、个性解放的西方潮流推动下,日本女性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口一叶是明治20年代浪漫主义小说家,与谢野晶子是明治3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浪漫诗人,二者被称为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双璧。她们二人虽然具有共同的创作风格,即融古典、写实与浪漫为一体,但由于她们所处时期不同,其文学创作活动分别代表了日本前期浪漫主义与中期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特色,从而体现了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5.
在可持续发展内涵中,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应该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前者被称为生态环境,后者被称为"人态环境"."人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存在着互动关系.法律与道德二重维度的统一,是"人态环境"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路径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菲利普·弗瑞诺对美国十八世纪诗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诗人”菲利普.弗瑞诺是美国18世纪最杰出的诗人,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一个重要过渡人物,他的作品具备了后半个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的某些特点,深深地影响后来兴起的浪漫派文人,这是他被称为“美国诗歌之父”的重要原因。本文简述了弗瑞诺生平及创作历程,并对他的创作风格和特色作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有关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风靡欧洲,波及世界,给后世文学以深远影响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及浪漫主义文学。在一些论著和高校教材中,有的把它分为消极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有的把它分为反动浪漫主义,进步浪漫主义。一言以蔽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及浪漫主义文学自身发展中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流派(或倾向)。但谈及浪漫主义文学特征时,往往在区别思想之后,归纳出的却是它们共同的艺术特征。一方面是对立的两个流派(或倾向),一方面是共同的艺术特征,是很难令人理解的。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诗性能否真实记述生活的羞涩,汪曾祺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汪曾祺对现实主义有着自己的看法,因为诗性书写的充分展开,表面看来近似于浪漫主义,这是他自己所说的"为人"的不说谎的"浪漫主义".单单把生活和情感诗化确实包含着一种危险,因为不论诗意由之出发的心灵历程怎样在文学经验和想象中得到扩充,诗情与诗怀终究只能包含在一个现实的事件中所能有的东西.汪曾祺朴实再现生活的艺术追求,对强烈的戏剧化情节的回避,或许我们可以将这些视为他不说谎的"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19.
人所共知,欧洲浪漫主义从根本上说是十八、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但到底是在何种意义上资本主义决定了浪漫主义,我的看法正与传统理论相反。传统理论认为:浪漫主义是资产阶级从封建体制的桎梏中苏醒的标志,是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主义的思想表现。《辞海》云:“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  相似文献   

20.
"文明"观念在欧洲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它源于中世纪宫廷社会的"宫廷礼仪",经文艺复兴时期的"礼貌",最终于18世纪中叶出现"文明"这一名词,到19世纪发展成为具有"现代"意涵的"文明"概念.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诩为"文明"群体的"自我"与被贬低为"野蛮"群体的"他者"之间的互动,欧洲人对"文明"的认知及自我"文明"的认同得到强化,并将"文明的阶梯"的空间序列时间化,以欧洲经验为基础的"文明"概念被建构起来.同时,"文明"观念由欧洲上层社会的自我意识,发展成为欧洲人表述自我的一种意识形态,最终随着欧洲霸权的确立而成为具有现代性、普世性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