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3700多万海外华人群体的形成,与中国历史上长期持续的国际迁移历程分不开,特别是与近代大规模的国际迁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历史人口学的角度对1840—1949年间中国国际迁移的形成原因、演变过程、移民规模和流向分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供了近代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的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2.
利用世界银行全球双边迁移数据库和联合国国际移民数据库,本文分析了从1960-2020年在华国际移民存量和来源地的变化。发现在华国际移民的情况受到中国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管理政策的影响,经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变动阶段。目前,在华国际移民的相对存量仍然较小,但其绝对存量从1980年前后开始迅速增加,来源国也更加广泛。未来中国可能会迎来国际移民流入的大潮,需要尽快开展国际移民相关的研究,做好在华国际移民的信息采集、识别和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在华国际移民管理预案。  相似文献   

3.
民族人口迁移在中国封建社会移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王朝或政权所采取的民族人口迁移政策作了探讨。文章认为,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民族人口迁移政策主要有两种形式:强制性迁移和招抚性迁移;招抚性迁移是当时社会一种可称道的政策。不过从历史发展趋势上看,无论哪一种政策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世界银行全球双边迁移数据库和联合国全球移民存量数据库,对1960~2020年中国周边邻国国际移民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关注邻国国际移民的来华情况,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预判。研究发现,60年间,中国邻国国际移民存量与邻国来华移民存量均呈现先减后增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与此同时,中国邻国国际移民的目的地逐渐向欧美与海湾地区转移,不同邻国国际移民的目的地分布存在差异。在此期间,尽管邻国来华移民在全部在华国际移民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绝大多数邻国国际移民并未将中国大陆视为其主要目的地。结合中国未来发展前景与“一带一路”倡议等战略安排,可以预见中国今后将迎接更大规模的邻国国际移民。当前,需要在学术研究与相关政策制定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下的国际人口迁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型的国际人口迁移表现为:第一,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人口迁移成为移民主流;第二,虽然移民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劳动型移民是移民主体。这些过程反映了社会不断向着现代性的方向发展。社会的现代性是全球化和个体化的双重过程。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了有机的结构性链条,这些结构性链条以市场经济、劳动力市场以及制度要素为主要的纽带促进着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个体化过程具有的鲜明的个人主义取向正全面地取代传统社会的集体主义取向,时空重组和各种抽离化机制为国际人口迁移打开了新的社会空间。移民网络具有的社会资本的特征推动民间社会源源不断的迁移浪潮。新型的国际人口迁移蕴藏着各种危机与挑战,并建构着新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对迁入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都很大,因此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及海外华人的分布发展规律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专家的重视与关注。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大致分如下四个阶段:到鸦片战争为止的海外迁移常被称为“古代迁移”,迁移目的地常是周围亚洲国家,特别是南亚国家;鸦片战争到1949年是“劳力迁移”,其特点是双向迁移,有迁出中国、也有迁入中国;1950—1979年是“限制性迁移”,迁移人口受到中国政府的严格控制,迁移人口数量少、速度慢;1980年以后是“开放性迁移”,迁移人口主要受到迁…  相似文献   

7.
研究国际迁移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历史性的,二是经济上的。在历史上,中国人向海外迁移的很多,他们多流往东南亚各国,其次是美国、加拿大、欧洲…等。我出生在菲律宾,祖父是从广东迁入的移民,后来全家移往加拿大定居。我在加拿大住了15年之久,走遍了加拿大的各个地方,无论在大城市或是在小城市,甚至是在严寒零下15℃的地方,都可见到中国餐馆,中国移民把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简要介绍中国移民在菲律宾发展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以来欧盟国家国际迁移和国际迁移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欧盟国家90年代以来的人口国际迁移和国际迁移政策。讨论了造成90年代欧洲新的国际迁移浪潮的原因,尤其是对国际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人口国际迁移状况和基本特点;对国际迁移政策进行了模式分析和分类分析;讨论了欧盟国际迁移政策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台山、顺德两县女性人口国际迁移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自身境遇和生活水平,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谋生或与家人团聚,并期望长期定居者,被称为国际移民。本文研究对象为因私申请出境,已办接受国移民手续, 出境一年以上者。迁移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受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以及个人素质与心理状况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女性人口国际迁移是人类迁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迁移数量比男性少,特点不明显,未曾引起研究工作者的注意。本文的探索对丰富人口迁移史及人口国际迁移规律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试析1996年美国移民“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6年的美国大选中,美国政府进行了移民“改革”,其主要内容为:更严厉地防范和打击非法移民;对合法移民作出更加严格的限制;削减合法移民的社会福利。这次移民“改革”是美国国内反移民倾向的直接结果,必将对美国及国际移民运动产生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移民规模引力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评述西方人口迁移规模引力模型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移民规模的理论出发,结合中国贫困地区开发性扶贫移民的实际,不仅考虑到迁出地移民规模及其村庄发展问题;而且更注重迁入地的劳动力需求总是及农村或城市的人口环境容量、公共基础设施、住房、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的容纳能力。并构建了移民规模引力模型,便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及微观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非自愿性移民自愿迁移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愿性的人口迁移模型应用于农村非自愿性移民的研究,分析了中国农村非自愿性移民实现自愿迁移的机理.其关键在于一个合理的补偿价格。而要实现农村非自愿性移民自愿迁移,必须考虑农村非自愿性移民遭受的损失.包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损失。最后得出了在农业安置和非农业安置两种方式下,使得农村非自愿性移民自愿迁移的无差异点。只有当补偿标准达到该点时,才可以实现农村非自愿性移民向自愿性移民转变。  相似文献   

13.
借鉴布迪厄的人口迁移“惯习论”,从文化的视角分析移民惯习对迁移决策的影响。阐述了移民归属感、平衡感、公平感和安全感四种惯习,构建了移民迁移意愿框架。结合长期补偿机制,分析其与移民惯习的契合性,结论表明:长期补偿机制与移民惯习契合性程度较高,移民搬迁意愿程度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国际移民统计数据库中1990-2013年中国对143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存量数据,在修正移民零值基础上,采用国际移民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对外移民的区位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移民主要分布在距离较近和收入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影响中国对外移民的因素有移民输入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制度质量以及距离;移民输入国资源丰富程度和老龄化程度对中国移民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继续深化改革提高制度质量对减少人才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颖 《南方人口》2013,(6):44-53
本文使用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0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原始数据,对不同类型移民子女的家庭发展环境和状况进行考察.具体分析了我国移民子女全部随迁、全部留守和部分随迁家庭的规模、结构及迁移特点,各类家庭的收入与消费特征,从安居乐业的角度研究移民子女家庭的稳定性.最后针对移民子女家庭的主要发展问题与发展需求,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引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得到了很大发展,同时,有大批移民迁往小城镇,其中大多是农村移民。这些移民的素质是否与小城镇经济发展相适应?不同素质移民的迁移原因和迁移倾向如何?他们对迁移效果有什么评价?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经济学界和社会学  相似文献   

17.
国外移民模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学术界到目前为止对“迁移”这一概念仍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国内多数学者对它的定义是:跨越一定行政界限,并在目的地居住超过一定时间界限的行为。由于本章主要是对国外的移民模式进行分析,因此根据孟格莱姆(Mangalam)的定义,“迁移”是“一个人口群体,即移民群体,在经过反复思考,并根据一系列的价值判断作出改变居住地的决定后,从一个行政区域向另一个行政区域进行相对永久的移动,而且这种移动导致了移民人群中相互关系的改变。”(Mangalam,1968)这里所讨论的迁移包括了六个要素:迁移人群、时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关中国人口国际迁移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决策部门的关注和兴趣。但是,对生活在海外的中国女性状况的研究,却尚为鲜见。笔者去美一年,与在美的中国女性有较多的接触,现拟对她们的婚姻与家庭方面的状况作一分析与研究,介绍给关心这一问题的读者。 一、早期女移民的婚姻观念与家庭地位  相似文献   

19.
陈永山在《中国经济问题》1987年第4期发表文章说:60年代以来,台湾省人口国际迁移发展比较迅速。探讨台湾省人口国际迁移的特点、构成以及由此产生的人才外流问题,对我国大陆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国际迁移数量大、增长快。从1960年到1985年,总迁移数从 7252人增为 50157人,增长了5.92倍。1960—1985年累计,26年间总迁移量达到 63.74  相似文献   

20.
三峡移民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对三峡库区移民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首批移民的调查,比较了三峡移民搬迁前后经济状况的变化;通过了解发展经济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及发展家庭经济的投资意向,考察了三峡移民对经济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各方面适应性相关程度的统计,考察了移民其他各方面的适应性对经济发展适应性的替代效应;最后概括了移民经济发展适应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亦指出了三峡移民经济发展适应性问题的实质、基本特征以及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