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把好“用人关”人才,是兴邦之本。当今世界竞争最激烈的是人才竞争。古人云:得人才者得天下。振兴国有企业,实现“两大目标”,缺乏人才将一事无成。选用什么样的人才,坚持什么样的标准,是个重大原则问题。以往,一些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教训正是由于用人...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人幅度提高,特别是国际上异常激烈的经济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懂得了“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球“征才”,做进口“生意”,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增强国力的一大战略措施,其结果也是令人惊叹的。 美国是“借才”的最大收益者 早在30年代,美国就从欧洲迁入约2000名著名科学家。其中有相对论之父、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弗兰克·贝蒂,意大利著名核物理学家费米等人。战后,美国科技和工业迅速发展,人才严重不足。为此,他们进一步采取措施同其他西方国家进行人才竞争。  相似文献   

3.
李芳 《人才瞭望》2009,(4):58-59
企业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在当今人才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必须为人才创造成功的机会,提供成才的条件,才能防止其“移情别恋”。对于企业来说,首要的是把企业变成人力创业沃土和成就事业的乐园,才能使其对企业产生认同感、成就感、归宿感,创造“拴心留人”环境,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4.
“得人才者得天下”,人才是立国兴国之根本。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主体和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企业最富有挑战力和竞争力的资本,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微观基础,企业家是特殊的人力资本,是市场经济社会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企业家既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主导者、推动者、实践者,又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目前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家的竞争。河南省经济以及企业的快速发展,无不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企业家作为动力支持。“得人才者得天下”,造就一批卓越的企业家,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培育壮大河南省企业家队伍,打造和培育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市场经济特点、具有良好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敬业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对于实施河南省的“人才强省战略”,加快中原崛起、实现河南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新世纪伊始,城市之间的新一轮人才争夺战更加硝烟弥漫;北京降低门槛,开通绿色通道,招贤纳才,尽显大都市风采;上海也因实施人才战略,构筑新世纪的人才高地而熠熠生辉;深圳更是频抛绣球,筑巢引凤、像是镶嵌在南中国的璀璨明珠;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使人感受到春风已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有”故人的惬意…… 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前几年,郑州的商战已经让人们仔细地品味到中原大都市的魅力。而今,面对着愈演愈烈的城市人才争夺战,河南应该怎么办?在“东西夹击”中,怎么构筑好中部的桥头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自从我们开始走进现代社会激烈竞争时代,人才竞争、人才开发自然成了议论最多的话题。我们从汤锦森谈人才开发中,感受到的是生活的气息、时代前进的脚步声和人才开发的主旋律。 每一个事业成功的人都有其成功的道理,汤锦森也不例外。曾陪同邓小平同志、江总书记两次视察罗湖区工作的他,倍受两代领导人的教导,思维创新、勇于实践,在开发人才上确有独到之处:用竞争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用环境服务吸引高素质人才,有培养人才的科学规范、观点,又有方法,还有对罗湖的深情厚意。没有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罗湖区带来巨大的变化,是讲不出个道道来的。 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伟大事业呼唤人才,而人才脱颖而出,需要机遇与环境,并不都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许多事往往讲讲是简单的,而要真正做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汤锦森说,中国人讲发展,要靠天时、地利、人和。开发人才也是这样。首先,领导本身就应该是一个人才,“武大郎开店”,是容不了人才的;其次是要有爱才惜才之德,纳才用才之道;更重要的是要有创造人才成长的优质环境。汤锦森虽然讲的是罗湖区的人才开发问题,我们也许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张E 《人才瞭望》2008,(8):21-22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人类所有资源中最宝贵并且是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源。古人云:“得人才者得大下,失人才者失大下。”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以国家行政组织和相关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为主要对象,以社会公正和工作效率为目的,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以及工资、  相似文献   

9.
“不择手段”一词,一般多作贬义词用。然而,浙江省上虞市市长冯顺桥前不久在一次会议上谈及要用“不拘一格”、“不惜重金”、“不择手段”这“三不”精神引进人才时诠释:“‘不择手段’就是只要对企业有利.就要千方百计地引进.”这种不囿旧义、思想解放的提法,令人耳目一新。 发展市场经济,免不了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这已经成了有识之士的共识。因此,许多地区、部门,单位都开始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于是,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者有之,不惜重金筑“巢”引“风”者亦有之,甚至连循蹈“人才部门所有”这条老规矩几十年的人事部门,也纷纷摒弃旧制.为各类人才的流动创造起宽松的环境来了。不过,人们在颇感欣慰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总还有一些人在忙着  相似文献   

10.
叶庆 《人才开发》2006,(7):52-53
一尊崇人才、重用人才,似乎已蔚为社会风气。但身处基层,与那些为国争光、举足轻重的人才毕竟隔得太远。具体来说,究竟基层的“人才”为何物,虽年已近“耳顺”如我者,却至今依然迷惑得很。首先是觉得在基层,“人才”的概念应该更抽象、更空泛。若要具体裁量,难免就局限太大。既要将一些人指为“人  相似文献   

11.
面临日趋“白热化”的国际竞争,我国民营企业如何经营和管理人才呢?怎样才能挤身世界强手之林?笔者认为,民营企业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聚集各路人才于麾下,才能“得人才者得天下”。  相似文献   

12.
干部能上能下,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在“能者上,庸者下”、“优胜劣汰”逐渐成为共识的同时,不少人把“下”者当成了平庸、无能、不称职的代名词。这种偏见增加了“下”者的心理障碍,使“能下”者显得举步维艰。在此情况下,真正做到“能下”的干部实在难能可贵。 最近我们参与某部门中层干部的竞争上岗工作,一位较为出色的科长,在这次竞争中却落聘了。这位同志和我们谈心时恳切地说:“有能力更强的同志担任我过去的职务,把工作做得更好,我很高兴。我将不断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参加下一轮的竞争上岗。”简短几句话,令我…  相似文献   

13.
华羽 《人才瞭望》2010,(3):70-70
人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问题的关键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可能没有被用好。结果就是真正的人才被埋没,用人单位利益也相应受损。从这个意义上讲,用人者是否有发现金子的眼睛,是否有调兵遣将的艺术,是否把人才放在最适合、最能激发他潜力的岗位上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人才问题,现在社会上炒得实在很闹猛。不仅在每天的报纸上可以看到各类的招聘广告,而且在各种的会议上、领导的报告中都能频频听到,什么“竞争的核心是人才问题,谁争取到了人才,谁就争取到了成功;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事业的辉煌”……讲得最多的恐怕是一些经济圈内的人士。 我忽然萌发了一个想法,何不离开经济圈子去听听其他人对人才问题的看法和反映呢。于是我找到了上海市记者协会主席丁锡满。在市记协的办公室里,丁锡满接待了我,他十分坦率地陈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他认为,人才问题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非今之有,而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着的。可以这么说,凡在历史上铸就大业的,都存在着一个用人用才的问题。任何一个事业的成败得失都与人才有关。从历史上来讲,周武王用姜太公;刘邦用韩信、张良和萧何;刘备用诸葛亮等等。得天下治天  相似文献   

15.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培训员工、赢得竞争”已成为现代企业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6.
没有“名”而“买名”者,并不是真正的人才,真正的人才是人们公认的、具有真才实学之人,焉会请孔方兄出来帮忙走进“名人录”及各类“辞典”之中?君不见有些出版社广征名人,只要肯拿出票子来或愿意购买10本书,就可委你为“名人”,甚至一个字未写,只要肯包销几百册书,也可当上编委、乃至副  相似文献   

17.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力”的论断,已为世人所共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发现人才、吸引人才、更好地使用人才是谈何容易?几年来,吉林省柳河医院党委时刻注重打造“人才品牌”战略,加大投资引进人才、营造环境留住人才、搭建平台用好人才,靠人才推动医院迅速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崭露头角,一领风骚,正以雄壮整齐的步伐向“三级甲等”医院迈进。一、惜才爱才,垒筑人才高地柳河县医院有今天的成就,除了注  相似文献   

18.
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繁多,其中最不得人心的就是釜底抽薪、挖人家的人才。诚然竞争是严酷的,是不讲情面的,既可“明争”亦可“暗夺”,但不管怎么说,若不讲道德、不讲手段,黑着心地去整人,来个军中夺帅、先乱人阵脚,此类人物决不是光明磊落的企业家,倒象当年招兵买马的旧上海滩的“跑江湖”者;而跳来跳去永无定所的有一技之长的人,也决不是人们所称道的“人才”。人才应是有德有才之人,怎能哪里有钱就往哪里跑!为钱而“跳槽”,这还是人才吗?  相似文献   

19.
让人才进入市场,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必然要求。而人才市场的建立,又把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的才能,淋漓尽致地“解放”了出来。 今年9月,人事部副部长张汉夫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中国沈阳、中国北方(在天津)、中国上海三个人才市场将先后开业。 在现阶段的中国,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主要的问题是“安置”,由于我国人口压力大,各级政府面临的安置压力将明显大于劳动力需求,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我国人才的匮乏,有些专业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匱乏,因此,如何对人才这一“短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其合理流动,就显得格外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人才之争将会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谁掌握了最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必然会逼迫人们更加珍视人才,并把人才的吸纳、引进、用好、留住、视作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企业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在当今人才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必须为人才创造成功的机会,提供成才的条件,不断满足其成就欲望,才能防止其"移情别恋"。 今天,为了留住人才,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认为,对于企业来说,首要的是把企业变成人才创业沃土和成就事业的乐园,才能使其对企业产生认同感、成就感、归宿感,只有创造"拴心留人"环境,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